“白凤仙子”泰和乌鸡

2018-04-11 16:10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泰和县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以及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世界。

保护乌鸡品种,确保性能稳定

在泰和县,泰和乌鸡又被称作“白凤仙子”。在泰和,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世传,恰逢重阳佳节,武山处处丹桂飘香、金菊怒放,一派祥和景象,仙人吕洞宾等“八仙”便乘兴登临武山,饮酒论道,赏景赋诗。武山的风景使“八仙”深深陶醉,“八仙”便相约500年后的重阳节再游武山。殊不知,500年后“八仙”故地重游,但见武山一带瘟疫流行、民不聊生、颓废不堪。吕洞宾遂与诸仙商定,择武山武叠峰北岩开坛炼丹,以济苍生。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炼,丹药炼成,正待出炉,忽然天昏地暗,妖风大作。“八仙”一面合力与妖魔斗法,一面急向王母娘娘求援。王母娘娘速派身边的侍女——两位白凤仙子携带瑶池琼浆玉液置于炼丹炉中,“八仙”顿时功力大增,将妖魔降除。两位仙女却被妖风卷入炼丹池,忍受烈焰锻炼,皮肉、内脏、骨头俱被烧得焦黑。丹药出炉后,两位仙女化成了一对白凤乌鸡,为防止妖魔再次兴风作浪,白凤仙子便留在了人间,为百姓祛病驱邪,造福天下。这就是“白凤仙子”泰和乌鸡的传说。

据《泰和县志》记载,泰和乌鸡始于唐宋,兴于康乾,盛于当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567年,泰和乌鸡的药用功效还被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泰和乌鸡是中国特有的禽类种质资源,除西藏自治区外,各地都有一定规模的饲养。泰和乌鸡性情温顺、体躯短矮、骨骼纤细、头长且小、颈短,具有显著而独特的外貌特征,极易与其他品种区别。但是由于泰和乌鸡质弱体轻,胆小怕惊,喜走善动,就巢性强,繁殖能力较低,因此,离开原产地饲养,便易产生变异、退化。

然而,20世纪中叶,为了提高泰和乌鸡的产量,一些地区出现盲目杂交的现象,导致泰和乌鸡品质下降,丢失了许多优良特性。

为还乌鸡本来面目,20世纪80年代,泰和乌鸡保护工作被国家列入农业系统的星火计划,设立了专门的原种乌鸡种鸡场,开展了长期的乌鸡品种保护工作。1999年10月,泰和建立了第一个乌骨鸡生态保护区,开始了原种乌鸡的“提纯复壮”工作,接着,泰和县政府注册了“泰和乌鸡”商标,为泰和乌鸡领到了合法的“身份证”。

在此过程中,泰和乌鸡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和关注。早在1915年,泰和乌鸡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观赏鸡种”金奖。2000年,农业部将泰和乌鸡定为首批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2002年,泰和乌鸡蛋搭乘“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进行了太空生命科学试验。2004年,泰和乌鸡还成了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对原产地进行了界定,获得了原产地保护。2007年6月,泰和乌鸡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展览被列入世界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2016年,泰和县“泰和乌鸡养殖系统”成为农业部公布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6年,泰和县印发《关于加快泰和乌鸡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重点工作的第一项便是抓好种源保护,确保性能稳定。按照国家制定的泰和乌鸡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标准和质量标准,明确各级保种繁育场业务范围和职责要求,建立层次分明、分工明确、衔接紧密的“保种场—一级扩繁场—二级扩繁场—商品场”的四级保种繁育体系。对现有原种场、扩繁场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品种分布、数量和性能表现等数据库资料。在此基础上,协调各级繁育场,建立全县统一的泰和乌鸡子代系谱,按照“统一供种、分散饲养”的原则,对现有的泰和乌鸡种鸡场和商品场进行规范管理与科学布局。

两种方式提升育种水平。一是抓好泰和鸡原种场育种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专业育种人才与管理人才。二是采取以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入股等方式,由保种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或龙头企业联合组建专业化的泰和乌鸡育种公司,深入开展泰和乌鸡保种繁育体系的现代化管理、生产工艺、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和利用好泰和乌鸡品种遗传资源,走“科研、培育、生产”一体化的路子,推进泰和乌鸡品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开发。

实施标准化养殖,壮大产业龙头

泰和县有着悠久的乌鸡饲养传统和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1992年,该县质监部门与泰和乌鸡原种场科技人员共同制定了《泰和乌鸡》省级地方标准,有效推进了泰和乌鸡产业的发展。到21世纪初,泰和乌鸡已成为当地人民致富的重要产业。

2007年9月,泰和乌鸡国家标准发布,并于当年10月1日起实施,这为泰和乌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泰和县以泰和乌鸡发源地武山为中心,澄江、塘洲、冠朝、马市、南溪、沿溪等乡镇为重点,规划建立泰和乌鸡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壮大汪陂途都市农场、汉君雄、西昌凤翔、和太乐、榕泰养殖场、禽仙子等一批泰和乌鸡规模化养殖企业,其他乡镇各建设一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实现泰和乌鸡养殖由零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当地按照區域规划,在重点乡镇培育发展泰和乌鸡专业合作社、专业养殖大户,并借鉴海南文昌鸡产业发展经验,引导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实行订单生产,统一原料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统一资金结算。使之既有利于规范化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品种质量、减少饲养成本,又能降低泰和乌鸡养殖和加工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实现各经营主体间的共赢。

除此之外,泰和乌鸡在养殖上追赶时代潮流,加快智能养殖,在全县泰和乌鸡规模养殖企业建立物联网,建立集环境信息采集、无线传输、自动控制、视频监控和信息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对鸡舍内光照、温湿度、饲料添加、疫病防控等功能的控制,并通过软件系统实现专家远程协助和消费者远程查询功能。通过试点,引导泰和乌鸡养殖由传统型向智能化转变。

泰和乌鸡在发展中,借鉴山东东阿县“把驴当药材养”的成功范例,鼓励加工龙头企业开展泰和乌鸡研发工作,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科研技术和人才,充分挖掘泰和乌鸡滋补等功效,研究泰和乌鸡加工新工艺、新技术,重点开发泰和乌鸡药品、食品、乌鸡酒、高端营养保健品、美容产品等系列主导产品,提升泰和乌鸡产品附加值。

当地欲建立泰和乌鸡产业园,引导全县泰和乌鸡加工企业入园,并在资金、技术、用水、用电以及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工商总局的支持,加强与国内重点加工龙头企业的联系洽谈,力争引进一批年加工泰和乌鸡300万羽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开发泰和乌鸡系列产品,打开国内国际市场。

借鉴中储粮、东阿集团的成功经验,当地欲引进国内外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参与泰和乌鸡产品研发生产,或依托现有泰和乌鸡加工企业“半边天”药业等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组建集团公司或产业联盟,打造集泰和乌鸡种源培育、饲料加工、规模化养殖、精深加工、物流销售、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为一体、上下游结合、产业链打通、可持续发展的“全产业链”,提升泰和乌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泰和乌鸡加工开发力度上,江西生物谷食品科技等企业陆续开发了白凤春酒、白凤仙酒、白凤乌鸡口服液等18种新产品,以泰和乌鸡入药的中成药有几十种。乌鸡系列产品共有8大类130多个品种。

泰和乌鸡与旅游有着天生融合的“姻缘”,其食购、赏娱、文创、养生、研学等产品特性,非常适宜“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健康养生、旅游+食品工业”等多产业整合、多途径发展,提升泰和乌鸡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间互融共生。

树好品牌形象,加大品牌宣傳

“好酒也怕巷子深”。品牌是泰和乌鸡能够走出去并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在发展泰和乌鸡品牌上,当地首先做好基础性工作——规范泰和乌鸡品牌标志标识。对泰和乌鸡统一品牌名称、标志、造型、标准字、标准色、标准图片、卡通图案、宣传用语等,做到风格统一,强化视觉冲击,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店面装修、陈列展示以及印刷出版等领域广泛应用,助推泰和乌鸡品牌成长,累积品牌资产。

第二,统一共享泰和乌鸡品牌资源。制定泰和乌鸡品牌共享准入规则,凡符合准入条件,经核实批准的泰和乌鸡养殖、加工、销售企业,都可申请使用“泰和乌鸡”商标品牌、二维码标识和科研成果。同时,规范“泰和乌鸡”商标的使用和建立严格的“泰和乌鸡”品牌监管保护措施及“四统一”运行机制,即统一商标名称,采取母子商标制,企业在统一证明商标下加注自有商标;统一质量标准,按泰和乌鸡国家质量标准开展养殖加工和产品检测;统一标志标识,企业按照泰和乌鸡VI设计规范使用商标标识,根据泰和乌鸡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管理办法使用二维码标识,做到商标标识和二维码标识标准、形象、美观。

第三,加大品牌宣传,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实行统一策划、协同推进。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泰和乌鸡的“原产性” “正宗性”和“生态性”,充分发挥泰和乌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全国首例活体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优势。此外,为扩大泰和乌鸡品牌影响力,当地举办泰和乌鸡文化节,每年确定一个产业融合主题,采取“泰和乌鸡+乡村旅游节”“泰和乌鸡+美食文化节”“泰和乌鸡+摄影采风节”“泰和乌鸡+电商特惠节”“泰和乌鸡+创意文化节”等形式,有重点、有节奏地开展泰和乌鸡品牌宣传。

猜你喜欢
泰和县泰和乌鸡
泰和至远 仁爱至深
——记深州市深州泰和医院
乌鸡的保健价值
乌鸡的养殖技巧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乌鸡高效益饲养技巧
湖南石门县泰和合茶号调查研究
泰和源珠宝
泰和源/手工类饰品
饮水添加硼不影响乌鸡骨骼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