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对比分析

2018-04-11 02:03李育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李育平

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对比,揭示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下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上升的客观趋势。面对现实,如何保留和发扬传统图书馆学中的宝贵精华,建设以传统图书馆为主,数字图书馆为辅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得两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提出了见解和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2.006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2-0024-04

Abstract: Given the comparison of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ibraries and digital libraries, this article revealed the objective trend that information resources utilization ratio decreased in traditional libraries and that of the digital libraries increased. Faced with the reality, some useful ideas and thoughts were proposed:, How do people keep and develop the precious essence of traditional libraries; construct the library service model which digital libraries support traditional libraries to make the two kinds of libraries promo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 words: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ditional libraries; digit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建设包括场地建设、环境建设、馆藏资源建设等,馆藏资源建设中,高校图书馆除有固定的纸质资源外,还应该配置合理的数字资源用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过去的几十年,高校图书馆基本上是以传统图书馆为主,近些年,随着信息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需求,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快速检索和便捷使用已提上日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利用差异,这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必须正视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1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差异

1.1 馆藏介质的不同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类实体文献的总和,是独立的物理馆藏[1]。传统图书馆以图书、期刊、报纸等印刷型纸质载体为主,其他载体并存,提供静态纸质文献等服务,信息资源主要存储于固定的场所。数字图书馆以计算机设备为终端,以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型载体为主,提供动态的数字文献服务,信息资源主要存储于图书馆服务器云网络中。

1.2 数据更新时间不同

传统图书馆每年都会购置一定比例的纸质资源用以充实馆藏数量,满足读者阅读检索需求,信息数据更新时间慢,纸质期刊一般按月更新,纸质图书一般按年更新。数字图书馆中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源更新时间快,一般每天都会更新,以保持数字化资源的连续性和实时性。特别是医学院校,对于资源的最新性要求高,医学信息资源必须保持最新、最前沿。

1.3 阅读方式不同

传统阅读的载体单一,纸质书方便涂写、阅读舒适、有真实感,但是,不便于携带和整理。而数字阅读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读者可以根据需求和习惯进行选择,既可以在公共空间进行阅读,也可以随身携带,体现了数字阅读的空间移动化特点[2],并且可以随时登录信息资源系统,检索所需的信息资源。

1.4 场所要求不同

传统图书馆需要读者到指定的场所——图书馆、资料室、阅读室等去查找书籍阅读,而且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往往不能得到便捷的需求。数字图书馆没有场所限制,只要读者身处有网络信号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检索,极大地节省了图书馆的空间。

1.5 人力资源要求不同

传统图书馆对人力资源要求较大,图书馆必须配备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对图书采购、分编、入库、上下架,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必须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数字图书馆对信息化技术要求高,除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要求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正确引导、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资料查询和资源访问,能够保障设备维修[3]。

2 信息资源利用分析

长治医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起步晚,2004年开始购进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品种少、资源单一,仅满足学校部分人群的教学和科研需求。2010年以后,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数字资源需求不断增大,学校加大了数字资源的采购比例,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模,逐年添置必要的数据库资源,电子资源全天候为学院师生开放,基本能够满足学院师生的教学、科研、医疗需求。

2.1 图书借阅量分析

2013-2015年长治医学院图书馆图书借阅量逐年减少, 2014年较2013年借阅量减少8 787册,2015年比2014年减少4 923册;而电子阅览室使用人数却是逐年增加,2014年比2013年增加323人次,2015年比2014年增加254人次(见表1)。由此看出,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图书馆的地位,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电子阅览室在近三年的使用率升高,说明广大师生对数字化信息资源使用意識已经明显增强,数字图书馆的高效便捷深受广大师生的拥护。

2.2 代表性专业和图书类别分析

表2中,2013-2015年各专业使用电子阅览室的师生都在增多,尤其以临床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增长最为显著,这跟学校临床专业师生所占基数较大以及近三年生工专业学生参加华北赛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屡创佳绩、使用数据库人数增多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是各类图书借阅量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各专业师生在电子阅览室的使用人次的显著增长,说明数字图书馆正逐渐被师生接受并利用。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仍在逐步发展阶段,其发展地位和前景不容忽视,学校在注重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充分看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形成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平衡发展。

对借阅图书进行分析,显示师生们对医药卫生和文学这两类图书的借阅量是最多的,但是对比2013-2015年的变化,师生们对这两大类图书的借阅总量也在减少(见表3)。

2.3 电子阅览室使用情况分析

数字图书馆正在飞速发展,其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解决。首先是电子阅览室的使用人次较少,学校在校学生10 632人,专任教师488人,临床教师566人。相对于庞大的师生群体基数,电子阅览室的使用人次只占其大约10%左右。

表4中,学生及教师电子阅览室使用人次增长明显,但对比学校师生群体基数,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率还是很低,有待提高。学生对电子阅览室数据库认识不足,目前还停留在完成检索作业和毕业论文查找文献资源的层面,教师们则可能是发表论文或者搞科研才会上机检索,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资源的强大功能和作用。

2013-2015年各月师生使用电子阅览室人次数据分析显示,4、5、9、10、11月份的使用率相对较高,而2、8月份的使用率却为0,其他月相对较少(见表5)。这是因为4月和5月接近毕业季,学生们忙于毕业论文撰写,去电子阅览室检索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9、10、11月学生们为完成检索作业需要去收集各方面的资料,而电子阅览室的快速检索成为最佳选择,故使用率明显增多。2月和8月为学校师生放假时间,使用人次为0。由此看出,学生对电子阅览室数据库的使用尚停留在完成单一检索作业或者毕业论文撰写的层面,没有充分利用或者意识到数字图书馆的强大功能,数字图书馆存在投资建设不足、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另外电子阅览室的设备相对于学生和教职工群体基数严重短缺,电子阅览室开放至今,对师生们影响力度还是不够深刻,没有激发出师生去探索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导致数字化资源的浪费。

3 解决途径

3.1 加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

学校应该加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更多的检索设备和更加全面实用的数据库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的需求。图书馆邀请数据库开发商开展特色数据库讲座,讲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检索功能,加大宣传力度,让师生们在学习检索的过程中,认识到知识数据库的强大功能,激发师生们的求知欲,使学校购买的数据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图书馆员也应该提升业务水平,注重自身信息素质的培养,既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维护等知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作用。

3.2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众所周知,学术在不断的进步,如果单纯依靠在课本的所学和传统图书馆的有限资源,不去深入了解学科本身,不去充分了解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就是与时代脱节。学校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检索渠道和检索环境,广大师生应努力学习和搞好教学、科研,应该积极学习检索方法,深入了解学校数据库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3.3 搞好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资源平衡

在重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图书馆的作用。数字图书馆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在网络信息查询、访问和获取等信息服务的同时,仍需要传统图书馆所具备的而且仍然是社会所需求的图书馆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长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信息用户的评价并得到认可,即需要让信息用户真正将数字图书馆作为其信息空间的一部分[4]。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和完善,越来越多高校对图书馆的建设采用了一种新的战略:在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资料,传统图书馆将不再收藏印刷版图书,对二者要进行互补,避免重复资源投入。传统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状下,仍然不可能被数字图书馆所替代,其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仍旧很大,只有充分发掘传统图书馆的潜在优势,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服务,实现文献资源的整合,才能使传统图书馆取得长远稳固的发展。因此,继续做好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好数字图书馆,增加经费投入,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文献信息的日新月异,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小结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一方面要应对数字化图书馆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倡导图书馆员学习新技术,另一方面应强调传统图书馆学的重要性和恒久性。图书馆只有建立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类型结构,完善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和媒介形态,才能满足读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5]。保留和发扬传统图书馆学中的宝贵精华,建设以传统图书馆为主、数字图书馆为辅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两者应互为促进,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参考文献

[1] 丑楚.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融合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6,28(9):99-102.

[2] 肖希明,曾粤亮.数字阅读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2):2-8.

[3] 罗桂莲.由传统图书馆走向数字图书馆的构思——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图书馆为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2):323-324.

[4] 郑建明,钱鹏.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与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41-46.

[5] 许莉.全媒体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初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4):38-41.

(收稿日期:2017-10-18)

(修回日期:2017-11-06;編辑:魏民)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大数据时代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