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传送网面向集客业务的策略研究

2018-04-12 11:45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城域纤芯配线

关 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 030032)

1 引言

随着业务规模和业务类型的不断增加,我公司城域网的建设从围绕基站接入向全业务综合接入演进,城域传送网要同时满足基站接入、WLAN接入、集团客户接入、家庭宽带接入等综合业务接入的需求。集团客户业务不但具有突发性强、开通时限短、对公司市场关系影响较大等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接入方式多样性,故集团客户业务给城域传送网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1.1 集团客户业务概述

集团客户专线分三种类型:语音专线:承载集团客户语音业务,集团客户侧增加PBX,通过传输网络接入2G/3G网络。互联网专线:承载集团客户互联网业务,集团客户侧增加IP设备,通过传输网络接入IP城域网。数据专线:依托丰富的传输网络资源,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电路的租用和维护服务,用于承载客户信息交互、VOIP语音、视频会议等业务。根据覆盖范围,分为跨省数据业务、省内数据业务、城域内数据业务。

网络服务等级分为客户服务等级和业务保障等级。客户服务等级分为金牌级服务、银牌级服务、铜牌级服务和标准级服务。业务保障等级主要依据客户服务等级和客户业务的重要程度,分为AAA级、AA级、A级和普通级四个级别。同一集团客户只对应一种客户服务等级,但其使用的业务可以对应不同的业务保障等级。

1.2 集团客户业务概述

集团客户传输接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光纤直联:点到点结构,通常采用LAN。

⊙ 光纤收发器:点到点结构,将以太网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长距离传输。

⊙ PON:点到多点结构,以太网作为载体,无源分光传输方式。

⊙ MSTP:在SDH系统增加IP等功能模块,可以解决语音、数据业务的接入。

⊙ PTN:环状或网状组网,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具备网络管理及保护性能。

⊙ MSAP:以SDH技术为基础,向用户提供E1/V.35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

⊙ OTN:提供GE以上大颗粒业务。

2 集客业务对城域传送网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集团客户业务接入方式多种多样,由于部分规划设计人员对有线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理解不透彻,或者明知接入方式不规范,但受限于覆盖不完善的网络现状以及紧迫的业务开通时限不得以而为之,从而导致了大量不规范接入的情况发生。集团客户业务对城域传送网造成的冲击可以从管线和传输系统两个方面来论述。

2.1 集团客户业务对城域传送网管线的影响和冲击

(1)对综合业务接入区分纤点的影响。集团客户业务未按规划要求,违规接入主干光交,造成主干光交接入能力下降;配线光交建设不到位,集团客户业务接入困难;集团客户业务占用分纤点端子过多,造成分纤设备容量不足;集团客户接入光缆纤芯过大,导致分纤点接入(成端)能力下降。

(2)对光缆纤芯的影响。集团客户引接方式不合理,导致跳点过多,浪费大量纤芯,业务开通困难;光线路终端OLT、分光器下沉不足,造成光交无收敛能力,主干光缆纤芯占用量大。

(3)对管道资源的影响。管道中敷设大量小芯数光缆,浪费管孔资源;管道引上不足,集团客户光缆接入难度高。

2.2 集团客户业务对城域传送网传输系统的影响和冲击

(1)对PTN接入系统的影响。将无后备电源的集团客户PTN设备纳入到接入环中,影响整个接入环的安全;集团客户接入技术使用不得当,浪费网络资源严重。

(2)业务等级设置不当对传输系统的影响。在接入业务时未考虑投入产出比,对于回报低的用户使用高级别保障网络(双路由、PTN等),过分强调安全性;错误理解客户带宽需求,造成传输系统资源浪费。

3 城域传送网应对集团客户业务冲击的解决方法

面对集团客户业务大量接入对城域传送网造成的冲击,除了要严格规范集团客户业务接入和承载方式外,还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城域传送网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域传送网的接入能力,变被动接入为主动应对。我们主要考虑从以下5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3.1 正确分析集团客户需求

3.1.1问题描述

问题1:接入业务时未考虑投入产出比

集团客户接入项目上报方案时,为利于管理部门批复,只考虑设备投资和本期光缆投资,未考虑对原有管道、光缆等原有资源的投资。例如采用一对光纤收发器,上报方案时投资较低,而不考虑原有管道、光缆等投资的占用。

问题2:客户需求分析有误

未深入沟通并分析客户的真实需求。集团客户市场人员对业务不清楚,设计人员不核实,如客户提出千兆端口理解为千兆带宽,进而选择错误的接入方式,造成资源浪费。

3.1.2解决方案

详细核实业务需求,正确区分集团客户等级。能采用现有设备解决的不新增设备。如必须使用设备解决的,按照GPON>PTN>MSAP>光电收发器来选择接入技术。

3.2 完善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建设

3.2.1问题描述

不完善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应对大量集团客户业务接入时力不从心。

如图1左侧图片所示。XX综合业务区目前仅有幸福路汇聚机房及J2-1幸福路、J2-2健康路、J2-3健康路等主干光交。这样在市场部门发展种子公司、XX水利厅等集团客户时,容易出现将这些集团客户违规接入主干光交等问题,导致分纤点和纤芯资源浪费。

图1 综合业务接入区应对集团客户接入示意图

3.2.2解决方案

业务必须发展,网络也要建设完善。面对集团客户的大量接入,我们不能简单地禁止规范接入方式,而是要积极应对。

如图1右侧图片所示,我们的规划建设目标是对综合业务接入区进行完善,加大分纤点建设力度,使其尽量靠近用户。具体措施如下:

(1)细化综合业务接入区:按照用户类型划分网格,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型采用不同的规划思路。按目标用户类别细化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大力建设二级分纤点/配线光缆,缩短用户引接距离,增强接入能力;

(2)主干光交与配线分纤点数量之比为1∶3及以上,综合业务接入区中心城市配线光交覆盖面积0.16平方千米,县城及市郊配线光交平均覆盖面积0.36平方千米;

(3)规范使用分纤点:各类业务(包括集团客户业务)必须从配线层分纤点(配线光交、基站分纤点、分纤箱)进行引接;

(4)一次投入配线资源,长期使用:一次性投入配线层光缆及分纤点,减少管道、纤芯资源浪费。

3.3 完善并合理使用管道资源

3.3.1问题描述

集团客户业务对管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因管理部门不同,接入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统筹考量多专业协调。集团客户业务、家客业务、2G/3G基站、WLAN业务各自为政,穿放了多条12-24芯的小芯数光缆,消耗了大量宝贵的管孔资源。

(2)因缺少二级光交接箱或者分纤箱,集团客户光缆为了接入到一级光交接箱而在管道中来回穿缆造成管孔资源的浪费。

(3)管道资源不完善,例如引上不足、过路太少,交接箱布置不合理(如布放在商业楼宇路对面),在无法过路的情况下,光缆绕行会造成管孔资源浪费。

3.3.2解决方案

(1)一次性布放72芯/144芯配线层大芯数光缆,可减少管道资源浪费。

(2)在集团客户业务较多,占用大量纤芯的商务楼宇,应布置分纤箱或者二级交接箱,避免在管道中来回穿缆造成管孔资源的浪费。

(3)加强管道出土引上点的建设,着重优化跨路管道资源少、重点段落资源匮乏、覆盖深度不足等问题,盘活现有管道资源。

3.4 集团客户接入光缆选用适宜的芯数

3.4.1问题描述

部分集团客户项目光缆纤芯规格大,占用了分纤设备大量端口,导致光缆网分纤点接入能力急剧下降。但实际使用中纤芯需求很少。例如有些集团客户到光交箱的光缆纤芯选择48芯,实际开通业务只需要2芯、4芯,并且开通多年后也没有增加纤芯使用。

3.4.2解决方案

在没有明确的大芯数光缆需求情况下,集团客户到二级光交箱的光缆纤芯选择12-24芯为宜。

3.5 传输系统承载解决方案

3.5.1问题描述

集团客户业务接入采用的传输系统主要有GPON和PTN。在业务接入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1)采用PON开通的节点:分光器在汇聚机房或者一级交接箱内,未下沉到用户或者二级交接箱,造成用PON开通的集团客户大量跳纤,占用主干光缆纤芯。

(2)采用PTN开通的节点:集团客户上联基站未开通PTN,通过多节点跳纤到相邻基站开通,占用大量主干光缆纤芯。

(3)采用PTN开通业务时,误将集团客户PTN纳入接入环网。

3.5.2解决方案

(1)分光器下沉到二级交接箱内或用户侧分纤分光箱,减少主干光缆纤芯的占用。

(2)集团客户业务可以就近从配线光交或者基站分纤点进行引接,无PTN设备的基站应安装PTN设备,除满足集团客户业务需求之外,还可满足3G/4G业务承载,同时应充分考虑该上联站PTN的安全性和环路容量。

(3)集团客户PTN不允许纳入基站环网,应以支链形式接入。重要集团客户PTN设备可以单独成环。

4 结束语

集团客户接入应综合考虑收益、重要性,采用投资收益最大的接入方式和保护策略,避免出现投入和产出不匹配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集团客户业务接入对城域传送网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对集团客户业务接入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对有线接入网、综合业务接入区、城域网管道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建议。有利于促进城域传送网承载能力和用户接入能力的协调发展,对提升电信运营商传送网承载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有线接入网建设场景模型方案汇编(2013版),2013-02.

[2]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业务方案及验收测试方案,2012-11.

[3]唐雄燕.面向新型业务的宽带接入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01.

[4]史训礼.大客户专线接入组网探讨[J].电信科学,2016.

猜你喜欢
城域纤芯配线
多芯激励下实际多芯光纤芯间串扰特性研究
低串扰低弯曲损耗环形芯少模多芯光纤的设计
一种沟槽辅助气孔隔离的低串扰高密度异质多芯少模光纤*
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思路解析
基于网格化的主干光缆纤芯配置模型
关于无配线车站码序设计方案优化研究
ZD6型道岔转辙机配线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城域波分新技术部署策略研究
50Hz轨道电路配线测试工装技术探讨
城域光缆网的分层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