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设中通信设备的选用以及核心技术分析

2018-04-12 11:45孟志伟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力通信变电站传输

孟志伟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襄阳 441000)

当前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有效实现自动化以及无人化管理,在电力环境中引入了通信系统。通信的参与,使得电力供配网络得以保持更为平稳的运行,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技术层面的挑战,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1 电力通信设备的选用

在电力系统中,用以将诸多设备工作状态以及相关计量信息输送到数据节点的通信网络,其建设的核心即在于实现数据采集和转发的诸多设备。依据电力网络中的实际情况,这些设备多放置于变电站以及诸多电力使用终端,尤其是对于变电站而言,相应的通信设备直接构成了智能变电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在变电站环境中工作的通信设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记载于是否能够承受起变电站环境中比较强烈的电磁干扰,而展开有效有序工作。毕竟变电站环境中强电、弱电处于同样的一个空间中,尤其是当前电网容量以及电压不断提升的整体背景,以及通信弱电设备本社易于受到电磁影响的工作特征,都给设备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电力系统通信设备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调度所与变电站之间实现调度电话、各种命令信号、计算机监控信息等信号的传输。对其应用环境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大体分为三类。I类主要包括专用、独立建筑或电力部门,此种环境通常处于城市中,省、地级的电力调度中心一般属于此类环境;II类则多指变电站环境,此类环境多表现为室内,包括有人或者无人变电站,尤其是比较偏远的乡村变电站,都属于此种环境;最后,II类则重点指无人值守的电力环境,比较强调埋于地下的供电环境。在电力体系中,比较常见的电力通信设备,以及其对应的应用环境类别参见表1。

表1 常用电力通信设备以及应用环境

2 智能变电站环境中的通信技术

在对电力系统的通信设备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展开对于核心技术的考察,对于加深该领域的认知有着积极意义。

2.1 虚专线技术

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端对端的二层以太网业务承载技术,其净荷附带接口专线信息在封装层上实现传输。其下的专线复用层负责对多根专线进行集结,并且为其分别分配标志,实现对多业务的并行传输。虚专线技术是打造了一个柔性的信息传输管道,并且支持端口带宽的统计复用,提升整个通信链路的利用率。除此以外,此种技术能够实现面向连接的通信,对于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实时特征有着积极价值。作为通信网络中的底层物理隔离技术,虚专线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设备数据传输的安全。

2.2 OAM技术

通信设备的OAM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对网络以及业务的支持和分层管理,推动网络环境中各个层面的传输实体均能够执行网络故障检测、定位和通知、网络性能在线测量和上报等功能,并且实现对于信息发送接收,以及信息通道具体状况的采集。除此以外,此种技术还能够实现对于网络工作状态的管理,依据管理需求提供不同发送频率。

2.3 端对端的QoS技术

此种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多业务实时可靠传输,通过支持包括流量分类、流量管理、流量整形、优先级标记、队列调度和拥塞控制等相关服务,来达成目标。此种技术主要是通过为不同业务需求划分不同等级,并且对其展开对应的资源分配,从而实现对于网络拥塞的有效控制,提升服务质量。

3 结束语

在电力通信环境中,设备的选择和技术的选用是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唯有不断深入研究,紧跟时代发展,才能实现具有针对性的引入,切实提升系统工作状态。

[1]黄益庄.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36(15).

[2]董彦涛.电子设备电缆布线的电磁兼容设计[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0(2).

猜你喜欢
电力通信变电站传输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冷接技术在电力通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