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老师就是这样让学习真正发生了

2018-04-12 09:20王林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途径

王林

摘 要:长期以来,教师总是努力追求成为好老师,坏老师不是教师的选项。但是,如果学生对你嗔怪道:“您真壞!”那是一种幸福。如果成为学生口中这样的“坏”老师,则是教师的荣幸。如何做一个“坏”老师呢?途径是多样的,但大体可以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品质和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几方面入手,在学生“不知深浅、认为不可能、懵懂、以为无懈可击、得意忘形”处适时介入,巧妙地“坏”一下,带着学生进入更高一层的“修炼”,师生其乐融融。如此的“坏”是有价值的,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坏”中,学生悄悄走向了学习的前台,“教师教着教着不见了”,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坏老师;教师不见了;最近发展区;让学习真正发生;途径

“数学就是游戏,数学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华应龙语。

一、“坏”老师的要义与界定

前不久,听了刘德武、吴正宪、华应龙等名师的课。课上精彩纷呈自不必说,其中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大师的神来之笔,而是一个女孩的话语。在课要结束的时候,这个孩子对着华老师嗔怪道:“您真坏!”此言一出,欢呼声一片。华大师憨憨地笑,听课的教师也乐不可支。我们知道,这个“您真坏”是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喜爱、尊敬,是豁然开朗的一种喜悦的表达。

“好教学是培养完整的、有智慧的人的教学。”“经由好教学培养出的人会拥有一颗丰富情感的心灵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体会到学习是自己内心真正渴望做的事情。”“坏”老师就是这样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了。

二、“坏”老师的教学之道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也“坏”起来呢?

1. 在学生不知深浅处——“坏”

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多数一开始处于肤浅阶段,往往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在这里做足文章,“坏”一下,请君入瓮,当学生顺着这根杆子爬上去后会发现——“哦,怎么会是这样呀?”。此刻,学生会开动“所有的机器”,积极思考、求证,这样得来的知识会深入学生的骨子里,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带得走”,且终身受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在引入“平均数”一课时是这么说的(凭记忆记录):

师:我今年70岁了,前几天看了一则报道,说中国男性的平均年龄是73.8岁。我看完挺郁闷的。哪位同学知道我郁闷什么吗?

生1:您就要死了。

(众生哄笑。)

(教师看着学生,停了停,皱了皱眉头,一脸痛苦状。)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来安慰一下老师呀?

(课堂沉寂下来,一会儿便有人发言了。)

生2:老师,其实您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3.8岁,那也不代表您只能活到73.8岁呀。

生3:对,说不定您还可以活到九十多岁、一百岁呢。

……

至此,平均数的意义呼之欲出。教师没有强迫学生去理解平均数,生1那句不知深浅的冒失话——“您就要死了”,是没有接触过平均数的人的正常反应,也是认识平均数的一个误区。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直接影响着他们教什么、怎么教。”刘老师巧妙地在这里“坏”了一下,让学生获益匪浅,终生难忘。

2. 在学生认为不可能处——“坏”

对于自己的身体,一般人都自认为是了解的、熟悉的,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摸得着、看得见的事情更是信心满满。比如,自己两条腿的长度与自己一步的关系,学生自认为“清楚得很”。

下面是四川的沈勇老师面对全国教师上的公开课。

师:同学们,你们班谁的腿最长?

(学生推选出腿最长的A同学。)

师:A同学,你好!请问你的左腿有多长?

生A:大约1米吧。

师:不能确定。这样吧,有愿意来帮忙的吗?量一下这位同学的左腿长度,好吗?

(生B带着尺子走上讲台,测量生A的左腿长度,差不多1米。)

师:好吧,就算是1米吧。A同学,你的右腿多长呢?

(生B要测量生A的右腿,生A不让测。)

生A:老师,右腿不用测量了,肯定也是1米长。

师:确定吗?

生A:确定。如果右腿不是1米长,那么,走路就会这样了……

(学生演示走路一跛一跛的样子,全场哄堂大笑。)

师:好的。A同学,你左腿长1米,右腿长1米,那么,你一步可以走多远呢?

生A(不假思索):一步可以走2米。

师:你确定?

生A:确定。

师:那好。你现在走一步我们看看。为了表示公正,请B同学帮忙测量A同学的一步长度。开始!

(生A使劲地跨出一步。生B用尺子量,不停地小声提醒生A不够2米。生A努力下压大腿,可还是不够2米。因为腿疼,生A龇牙咧嘴,不能做“一字马”的动作,最后只好作罢,仍然不够2米。)

师:一步跨出2米了没有?

(生A、生B同时摇头说没有。)

生A:我如果能下“一字马”就可以达到2米。

众生(摇头):那样就不是一步了,也不能走路了呀。

(师微笑,让生A、生B回到自己的座位。)

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板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看到学生傻傻的样子,可能大家也会和笔者一样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心里面多多少少会有些埋怨老师的“坏”。

“就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容易‘就事论事,教什么就练什么,缺少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抽象概括。”

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坏”,才有了后来生A的努力,才有了后来烙在学生心里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也才有了后来学生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的发生——一步咋就跨不出2米呢?这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这是一个“积极心理学”,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后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在学生懵懂处——“坏”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是,即便是小学数学,依然少不了抽象,“没有抽象就没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小学遇到抽象一点的问题往往犯迷糊。比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我先提个问题,妈妈有四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几块月饼呢?你们用击掌的声音告诉大家,可以吗?

生:可以。

师:预备,开始!

学生击掌两下。

师:妈妈有两块月饼也想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块?预备,开始!

学生击掌一下。

师:妈妈就剩下一块月饼了,也想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可得到几块?预备,开始!

有的学生击掌一下,有的刚要击掌却停下了。

师(指着一个小朋友):你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的手掌没有击下去,在中途停住了)

有的学生说表示一半,有的说表示切开。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你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一半呢?

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1/2”。

师:这个是什么意思?你能给我们解释解释吗?

生:这个是二分之一,就是把1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二分之一。

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数?

有的学生说是爸爸告诉自己的,有的说在学琴的时候见过,有的说在自然课上见过。

教师结合月饼图和学生一起说出1/2的含义,并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做动作。

师:我们知道了1/2的意思,那怎样写呢?刚才这个同学写了1/2,应该先写“—”表示平均分的意思,下面写个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想要表示这样的一份,就在上面写1。读作二分之一。

师:这个1/2是一个数,在数的大家族中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分数。

……

吴老师从月饼开始,调动平均分的已有知识经验,从整数向分数过渡。由“能够平均分”到“得不到整数平均分”的情况,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每个小朋友得到几块月饼呢?你们用击掌的声音告诉大家”,此处已经孕育了老师的“坏”,已经知道会有学生的“手掌在中途停住”,这是学生这节课的第一个“懵懂”处。

本来1/2这种表示方法是这节课的新知,也是重点,没有想到有学生直接写了出来,本来学生打乱了教师的“教学预案”,但是吴老师一点也不慌乱,而是再次巧妙地“坏”了一下。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让这个学生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由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是“懵懂的”,虽然能写出分数,但对分数的意义并不理解。此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月饼图理解1/2的含义。教师充分把握“1/2”这个生成资源,因势导“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水到渠成。

4. 在学生认为无懈可击处——“坏”

“自以为是”常常也是学生的可爱之处。由于所见有限,有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是真理,是“无懈可击”的,所以坚决捍卫,绝不动摇。比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在引导学生学完“规律的规律”后,又一起回顾已经学过的一些规律。

师:五年级学了三角形内角和180°,当时我们是怎么研究的?

(师生看着课件,共同回答:量角或撕角。)

师:三角形内角和一定是180°。将来你们就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或小于180°。(突然轻声)

(生吃惊,静悄悄,一脸愕然。)

师(顿了顿):四年级学“平行”,两条直线平行的话,它们就永不相交。將来你们再学两条平行直线,它们一定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相交于一点。

(生再次被惊着了,有人嘀咕“画歪了”。)

师(笑着摇头):不是画歪了。好玩吧?华老师今天是不是让大家不相信小学学的东西?留点悬念吧,就像刚开始大家问我的问题一样,我没有回答你们。

(师板书:哈哈,不都是这样……)

女生A:您真坏!

(哄堂大笑,听课的老师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华老师憨憨地笑着,师生其乐融融。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铁定的常识,不会有错。同一个平面内,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这是真理中的真理,也不会错。可是,华老师却告诉学生这二者有了问题,自然让学生吃惊不小。就连下面听课的老师也吃惊不小:啊,怎么会这样呀?

华老师在学生认为无懈可击处“坏”,让学生“生疑”,为学生知识的持续生长“埋下种子”。如果当年陈景润的老师不为“小景润”埋下“猜想”的种子,或许后来也不会有“哥德巴赫猜想”的辉煌。

在无疑处设疑,在“无懈可击”处“坏”,原来复习课还可以这样上。发动学生思维的引擎,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思维之路,唤醒旧知,自己去“复习”、去发现规律,“教是为了不教”。

5. 在学生得意忘形处——“坏”

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总是在一定的区间里,规律也是有“国界”的。学生容易知足,常常认为知道了“一”,就一定知道了“二”。

请看华应龙“规律中规律”片段:

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142857×5=714285;142857×6=857142。

至此,学生发现142857是个“走马灯数”,积出现的规律是看一位数与142857个位数乘积的个位数,比如142857×6,7×6=42,那么积的个位数就是2,于是142857×6=857142。

学生很是兴奋,张口就来,基本是“得意忘形”。

华老师不动声色,接着出示:

142857×7=

学生傻眼了,7×7=49,按照规律,积的个位应该是9,可是这个“走马灯数”中没有9呀。但是,学生还是很快发现,142857×7=999999,大家十分吃惊。

“啊,怎么会这样啊?”

华老师悄悄出示:“规律王国也是有国界的。”

学生的思维来个急刹车,在思考中螺旋上升。

学生正享受着发现规律的乐趣,不曾想却被华老师“摆了一道”,华老师的“坏”暴露无遗,却也“坏”得是时候。它带给学生生理、心理、思维上的冲击,或许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总之,“坏老师”在学生“山重水复”时不直接指明道路,也不直接给出确切的方向,只是交给方法。学生带着疑惑,带着不确定性上路,沿着教师指点的若有若无的“印迹”,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柳暗花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如此的“坏”,让人惦记,让人难以忘怀。我们的课堂如果能多一些这样的“坏”,如果能因此而多带出些这样的“坏”学生,那岂不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

当然,真想“坏起来”并不容易。首先,要有一颗对学生敬畏的心。只有心中有学生,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对教育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把教书育人当成事业来做,“痛并快乐着”,才会静下心来,为教育捧上一颗纯净的赤诚之心。其次,要有一颗对教育的痴迷之心。“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只有迷上了教育这个事业,才会全身心投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如果能把这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某个事业,其产出的能量也是惊人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痴迷”以后,才会真正体验教育是件快乐的事情,无论再苦再累,也感觉不到累。不光自己快乐,还想办法让学生也快乐。在“坏”中让学生快乐,便是快乐教育中的一招。再次,吃透教材和熟悉学生,熟练运用教育规律。有了前两项基础,“坏”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此时再加上“吃透”教材和学生,巧妙运用教育规律,“坏”出水准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如此,岂不快哉?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从最近发展区理论看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