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态原型

2018-04-13 09:18邓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乡村景观无锡

摘 要:以无锡地区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寻乡村景观文化生态方面的原型,基于地理生态及人文背景对其进行阐述分析,剖析当地农村居民与自然、文化和人的互动关系,阐述其景观要素组织、空间形态和序列性以及影响表层形态构成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美学意向等深层结构,从而把握其地域特征。

关键词:无锡;乡村景观;文化生态;原型

无锡是苏南的一个典型城市,以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闻名全国。无锡地区的乡村也不落后,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且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无锡地区的乡村景观为对象,从空间布局、空间类型和要素等层面出发,进而分析物质空间形式背后所蕴藏的乡村文化传统、审美意象等深层内容,研究其文化生态原型,有利于在当前的新农村景观设计中,从根本上把握无锡地区乡村的地域特征,延续文化生态,实现新农村景观设计实践的良性发展。

一、文化生态原型解读

文化生态是各地区各民族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是原生性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包括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和生动的意态[1]。由此可将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态原型大致分成物质文化原型和非物质文化原型两类。

物质文化原型是具体的、有形的文化遗产,是地区百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物质财富。具体而言,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物质文化原型主要指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空间总体格局、乡村街道等公共空间、乡村民居建筑。而非物质文化原型是指无锡地区乡村居民习以为常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等,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是精神财富的载体,物质文化原型是非物质文化原型的具象表征。两者难以明确区分清界限,都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共同作用于无锡地区乡村独特的地域特性。

本文以乡村聚落空间的外部景观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布局方式、组织形态及外部景观特征等内容,不包括建筑实体的室内空间。通过研究以上要素,探寻无锡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肌理及内在人文历史因素,进而把握其生态文化原型的具体特征。

二、乡村聚落空间总体布局特征

无锡地区乡村水网密布,内河溪沟渠纵横交织,密集如网,水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受到平坦地势的影响,水体流速较缓,水量较稳定,水系的连续性较强[2]。传统乡村聚落依水系为脉络,水域自然环境与村落实体环境曲折交错。整个村落的生活、生产活动以水系网络为基础,临水而居,依水为市,因水成街,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独特历史风貌。水系网络是乡村街巷形成的骨架,也成为了主要的交通运输要道。作为无锡地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构成要素,水系网络也是乡村空间总体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其周边临水而建的乡村聚落紧密交织,形成了以“小桥、流水、人家”为显著特征的水网空间,这也是当地乡村景观文化生态原型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农田、果园、林地等自然生态要素是当地乡村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与水域一起构成了当地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当地乡村稻文化、茶文化、丝文化和渔文化形成的基石。

当地乡村聚落空间传统格局以依水而居、临水而建、水网街巷、沟渠阡陌为典型特征,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则在于乡村聚落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自然生长,也体现出“万物与我为一”的传統精神向往。

三、乡村聚落空间类型及特征

无锡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依照村民的行为活动轨迹,从空间性质上可以分为社会生活空间与个人生活空间,根据具体功能又主要分成交通空间、贸易空间、劳作空间、民俗文化空间、居住空间几种类型。乡村承载着村民们生活、学习、社交、生产等各项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内容本身是交互交融的,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因此各功能空间相互掺杂、功能复合非常常见,之间也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一)交通空间

民居建筑是构成乡村聚落的基本单元要素,而交通空间则是连接各个基本单元要素的系带。无锡地区乡村的街巷是村落的主要交通空间,因为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丰富的水网系统成为了道路建设的依据。村落中的街巷常与河道相邻而建,形成了“民居——街巷——河道”的空间格局(图1、图2)。水网密布的自然条件也影响了乡村街巷的空间尺度,街巷的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并不追求宽阔气派。村落中最繁忙的街道宽度也控制在3~4米左右,有的次要道路仅1~2米,依地势时宽时窄曲折前行,以能满足传统劳作形式、乡村产业内容及交通方式为基准,可以说是一种恰当且不过分的设置。村落中的主要道路依河道的走向顺势而设,陆上交通与水上交通有效衔接,便利通顺。河道上架石拱桥或平桥,将道路联系成一个四通八达的路网。

无锡地区乡村的街巷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交通这个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交往功能。村民们历来都将自家门前的街道空间视为私有,这一块区域成了村民们纳凉、闲聊、游戏的固定场所,这个习俗也是组成当地乡村民俗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另外,主要街巷还承担着贸易交流的作用,小卖店、理发店、面馆等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常设于街巷两侧。无锡地区的乡村村民常常同姓,以姓氏来命名村落的也不在少数,如朱村、许村等。相同姓氏意味着村民们彼此间熟悉程度高,也意味着相同的家规、家训,因此街巷空间也起到了信息交流和自然监督的重要作用。

河网密布的乡村,在过去河道也是重要的交通渠道。大户人家的住宅往往前街后河,前街进人,河道走货。民居常在河道边设私用码头,可停船、取水、洗衣等,是重要的生活和交流场所(图3)。

(二)贸易空间

无锡地区自古以来乡村经济富足,被誉为“鱼米之乡”,农业、手工业等都很发达,且人口稠密,逐渐形成了繁荣的乡村贸易。过去河道是重要交通要道,大宗货物的往来运输主要通过船只,河道两侧自然而然形成了乡村贸易的主要场所。随着交通方式发生转变,陆上交通更为便利,主要贸易空间也由河道转换成街巷。乡村中的贸易形式是自由集市的方式,人们自发地聚集在村口、桥头等标志性空间进行物质交换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小型的古村商业街巷或专门的农贸市场。乡村贸易空间是对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生活水平的侧面反映,也是村落中重要的社会交往空间。

(三)劳作空间

无锡乡村地区依靠自然的土质和水文条件,形成了内容多样的生产方式。除了传统的耕作业之外,林果业、水产业、养蚕业、养畜业等副业也发展良好,如马山的杨梅、阳山的水蜜桃、锡山的梨等,在当地甚至全国都极富盛名。以单纯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独立、分散式生产方式形成了当地乡村聚落规模较小且分散的布局模式[3]。各个村落经济生产方式方面存在着的差别直接反映在布局上。在以耕作业为主的村落,如鸿山高家湾村等,晒谷场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劳作空间,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交往功能,除了满足村民们的基本劳动作业之外,清洗、晾晒、制作香肠、乘凉、聊天、运动等日常活动也在此进行。晒谷场位于成排而列的民居建筑南侧,以获取充足的阳光,彼此首尾相连,形成线性的空间形态,也兼具交通功能。晒谷场另一侧常与河道相邻,河岸采用当地石材或砖块砌筑台阶,且搭建清洗码头,满足日常清洗的需要。村落中的水井是重要的公共取水基础设施,公共井台也是村落文化和历史的集中展现地点,如雪浪山许舍村村口的公共井台,置于风雨亭内。风雨亭的风格颇具传统气息,亭内立石碑,碑文记载着村落的文化和历史。

(四)民俗文化空间

不同的乡村在经济生产方式上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乡村的文化习俗却大致相同。总体看来,水乡泽国的文化环境铸就了当地居民勤劳、聪慧、好学、上进的地域性格,这与乡村村民们历来重视教育、文化生活丰富息息相关。多数乡村中至今仍留存着祠堂、庙宇、牌坊、戏台等,这些民俗文化空间是极具“草根”性质的乡村公共空间。随着时代潮流的演变,这些传统色彩浓郁的空间也承载了新的社会功能。如祠堂曾是执行家规家训,记载乡村历史的重要场所,在集体生产时代,则成了各种行政性集会和乡村文艺活动的空间。礼舍村戏台前的广场如今成了村民体育锻炼、跳广场舞的场所(图4)。现如今,这些集体活动共同形成的特殊空间体验,凝聚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4],是乡村共同社会文化的标识。

(五)居住空间

无锡地区的乡村传统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将传统文化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为应对江南地区气候条件所带来的雨量充沛、梅雨季节潮湿闷热等问题,传统民居建筑集中展现出了民间朴素的智慧和思想。在布局方式上,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而建,如建设用地受到河道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尽可能朝南建造,不拘于定式。由于无锡乡村地区河网密布,自古以来繁荣拥挤,宽敞的宅地较为少见,当地传统民居都具有“狭长而幽深”的显著特点。这种面宽有限而进深较长的空间形式,有效地解决了用地紧张和安全防盗的问题。民居左右以分火山墙作为隔断又彼此邻接。平房和楼房高低交错,形成错落有致的整体外观形象。

纵长的民居序列间常留出狭窄的避弄,以作交通、巡逻、通风和消防之用,因进深较长,传统民居前后均设置出入口。大多民居包含天井,约占全宅用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天井高深,在保证采光效果良好情况下又能有效降低太阳辐射,夏季凉爽宜人。天井将民居建筑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天井内常置水缸,作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储备,也种花养草等,是家庭内部的开放区域。有的民居还设有后院,人们在这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

无锡地区乡村民居多采用“黑、白、灰”的淡雅色彩,呈现出粉墙黛瓦的显著特征,多采用具有乡土特色的当地建筑材料来建造,如青砖、石板、石砖等。这种古老的居住空间模式,是无锡地区乡村文化原型的一大特色。

四、结语

近年来,从国家政策到社会关注程度,乡村的保护与重建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无锡地区的乡村同样面临这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转折。在乡村的保护与发展过程发展中,我们要正视乡村生态环境的脆弱和乡村物质文化空间的残破,更不能忽视其背后传统伦理生活的瓦解等现实问题。

与城市相比,乡村的发展转变比较缓慢,承载着更为丰富的自然生境条件和传统人文信息。乡村的空间格局形态和特征是地域气候、水文、村民活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5],展现了乡村物质文明与自然文明和谐共生的相处模式。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态原型是村民们智慧和思想的集中呈现,是老百姓们千百年来对家园、对土地的情感表征。乡村的发展和建设应明确乡村真正的使用主体,充分尊重乡村主人的意向,把握乡村文化生态原型,遵循乡村聚落空间肌理特征,从根本上延续乡村的血脉。乡村的保护与发展要从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层面去考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不破坏整个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基础上,传承原有乡村文化特色[6],杜绝模仿和照搬。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无锡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生态原型的研究仅是一个开始。乡村文化生态的研究是个综合而复杂的课题,但是对于当前举国上下如火如荼的“乡建热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乡村文化生态原型的研究及其作用,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和重视,使其研究工作不流于表面、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建明,所萌,岳凤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基础与规划特征[J].城市规划,2014,(z2):50.

[2]邓慧.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型[J].美與时代(城市版),2017,(12):53.

[3] [5]丁金华. 生态文明视阈下苏南乡村空间重组调控策略探析[J].生态经济,2015,(02):177,180.

[4]王勇,李广斌.裂变与再生: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07):114.

[6]肖振宇.基于地域特色的苏南乡村文化景观营造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5,(03):41.

作者单位:

无锡太湖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乡村景观无锡
无锡一棉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