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贸易摩擦50年,中国能学点啥

2018-04-14 04:15岳光
环球时报 2018-04-14
关键词:贸易赤字建厂摩擦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岳光

4月13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特朗普已指示贸易部门“研究美国重新参加TPP谈判的条件”。华盛顿突如其来的“示好”让日本的境遇变得尴尬。回顾过去50年,贸易摩擦问题始终是日美两国关系的主线。结构性的对美贸易顺差让日本经济经常笼罩在制裁的阴影下,日本真的有可能“一劳永逸”获得“解脱”吗?

上世纪60年代,日美间发生了“纺织品摩擦”;70年代是“钢铁摩擦”;80年代摩擦进一步扩展到从彩电、录像机到汽车、半导体等领域;90年代在通讯等高科技领域两国企业又碰撞出“火花”。美国政府认为,日本采取的“企业政府一体”的“国家资本主义”式产业政策是造成美国“自由主义”市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故美方强烈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启动内需。2000年以后,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当地销售。同时泡沫经济的破裂使日本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过去的“强势产业”风光不再。即便如此,两国间的贸易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2016年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为689亿美元,仅次于中国位居第二。美国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门槛依然较高,特朗普上台后,首先将解决贸易赤字问题拿上桌面。

事实上,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和日美贸易摩擦非常相似。一方面,美国的经济政策导致本国财政及贸易赤字高企。另一方面,中日两国都采取技术立国战略,经济各领域发展较为全面,对美贸易顺差不可避免。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外相大来佐武郎来华向中国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秘诀时提到,当一国强化某一优势产业时,会发生导致整个经济失衡的危险,因为一旦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或不可预见的国际动荡,该国经济将遭受重大打击。中国当时不仅经济落后,还成为被封锁的对象。因此,中国企业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市场进行技术开发,今天中国的产业结构非常齐全。正如李光耀曾经说的,“不要只看到中国企业能大量生产衬衣,中国的大学还正在大量‘生产工程师。”

那么,如何解决中美、日美之间的结构性贸易摩擦问题?刚从美国考察回国的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总监瀬口清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中国可以通过向美国企业提供技术或资金、单独建厂等方式,积极扩大在美国的事业,减少贸易出超。同时,美国应自己想办法重振经济。首先,美国应放开对中日的高科技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其次,美国的地方政府应参考中国经验,比如,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开展竞争,以“二免三减”等优惠措施吸引企业落地,以优惠的法人税率吸引中日企业在美建厂。鉴于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有许多低收入产业工人,如果地方政府能大力支援,在重工业集中的地区通过引进资金及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就业、提高低收入者的雇佣水平等,都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贸易赤字建厂摩擦
试论在山地建厂总图设计中竖向设计的重要性
摩擦是个好帮手
特斯拉中国建厂推迟3年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澳大利亚10月份贸易赤字15.41亿澳元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