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昆“丝绸朋克”制造者

2018-04-14 05:04莫兰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朋克奇幻丝绸

莫兰

壹 科幻界素有“大刘小刘”的说法.“大刘”是指以《三体》闻名的刘慈欣.而“小刘”正是接连将《三体》《北京折叠》翻译介绍到西方的华裔作家刘字昆。

贰 除了众所周知的译者身份,刘宇昆也是名科幻作家。他凭借短篇小说《手中纸,心中爱》获得“星云类”和“雨果奖”。甚至有日本科幻作家认为日本科幻和中国科幻只差一个刘宇昆。

叁 刘宇昆在《蒲公英王朝》中结合了西方科幻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创了“丝绸朋克”这一全新的科幻概念。所谓丝绸朋克,就是将中国古代有趣的工程技术魔幻化、夸张化,他将东方古典美学与西方科学精神相结合,独创了自己的科幻流派。

那是2017年华语星云奖期间,常居国外的刘宇昆的出现对中国媒体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主办方安排的程序宛如“挑滑车”,媒体轮番上阵,每家半小时的轰炸式访问。即便如此,刘宇昆面前的好几盒薄荷糖丝毫未动,轮到我们时,他依旧声音洪亮,精力充沛。与记者想象中腼腆的文弱书生的样子相反,他很健谈,中文水平也好得出乎意料。

多数中文读者熟悉的是译者刘宇昆——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即由他翻译、推荐,并先后获得科幻小说界的最高奖项“雨果奖”,他也因此被誉为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的引路人。日本科幻作家立原透耶甚至“眼红”地说:“在世界范围,我们不如中国科幻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刘宇昆。”

作为译者的刘宇昆已声名在“中”,作为一名作家,他的长篇作品比他的名声到来的晚一些。

幼时在兰州生活时,刘宇昆就接受了文学的启蒙——他经常和奶奶一起听广播评书,因此11岁后移民美国,中国的历史传奇故事也没有从他的脑海中脱离。在美国生活期间,他曾在哈佛大学主修英美文学,辅修计算机编程,毕业后又考取哈佛法学院,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后来他就职于波士顿一家大型法律事务所。然而即便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刘宇昆仍利用业余从事科幻小说与诗歌的写作,他希望能赋予记忆里那些古老的故事全新的生命,《蒲公英王朝》就是他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献给奶奶的作品。他将故事设定在一个幻想的达拉群岛上,在这里神祗与人类共存,海底修建有连通各岛屿的隧道,有用来运输作战的热气球、飞船、潜艇,战士乘着风筝战斗……

他还独创了“丝绸朋克”的概念,故事里既有西方的科幻元素,也不乏中国色彩的科幻装置。或許这也是他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广受欢迎的原因。

刘宇昆不仅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其科幻作品也成绩斐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手中纸,心中爱》获得世界幻想文学大奖星云奖和雨果奖,其他作品也曾获得轨迹奖、世界奇幻奖、法国科幻大奖等世界科幻文坛重磅大奖。

刘宇昆常被评价为一名“中间人”:东方与西方之间,译者与作者之间,业余作家与专业成就之间……但或许正因为这种特殊的角色才使他能在传达和创作之间游刃有余。正如刘慈欣说的那样:在中文与英文这两个遥远的文化星球之间,有一艘飞船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那就是刘宇昆。

丝绸朋克

刘宇昆在《蒲公英王朝》中结合了西方科幻精神秘中传统文化,开创了“丝绸朋克”这一全新的科幻概念。他用“丝绸朋克”一词指代这本小说里试国营造的一种美感。和“蒸汽朋克”一样,丝绸朋克着迷手未被选择的科技发展之路。

谈及“丝绸朋克”的创意来源,刘宇昆表示:“为了讲述一个英雄和背叛的故事,我想创造一种新的审美,一些很酷的机械。它们像是古代的活字印刷术、鲁班发明的军事侦察风筝、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比如说有一架用竹子和丝绸搭建的飞艇通过不断给气囊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飞行高度,还可以靠划桨驱动。当晚上点起灯的时候,可以看到它在天空中律动,像水母一样在天穹的海洋里移动……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刘宇昆

Q:30年之后希望大家记住刘宇昆的什么身份?

A:我希望他们想到的是写小说的刘宇昆,我写的小说是奇幻,或者一点幻想色彩都没有。我其实不太注重这种类型的分别,因为我小时候看书的时候也不太在意是科幻还是奇幻还是其他,所以我写书的时候也不是刻意在写科幻之类的。写完之后有科幻的读者喜欢、说它是科幻我很高兴,如果有其他的读者喜欢但觉得它不是科幻我也很高兴。有读者喜欢就好。

Q:你选择翻译的作品有什么条件吗?

A:我选翻译的作品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太一样,所以最好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爱的作品。所以我选择翻译的小说都是那种看了以后几天之内都在想的小说,这种小说肯定有过人之处,那我就会觉得值得推荐。《三体》绝对是这样的。

Q:看别人翻译你的作品会对你自身有影响吗?

A:我比较喜欢译者有自己的创意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我是比较喜欢译者能够想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比如我看到一些翻译我作品的人用一些成语来表达,或者一个我没想到的典故,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对我来说的启发就是怎么样有创意的来翻译。但对我的写作没有太大影响,我的写作和翻译工作是分得很开的。

Q:如何描述科幻的“美”?

A:科幻其实没有一种美,不同的科幻作品给你的美是不一样的。有些科幻是把工程和科技这种数学化的事情用一种诗意的美感表达出来,所以在这些小说里头,工程师和科学家就是史诗的诗人,是魔法师。这种小说对热爱科技和工程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看的,因为你可以换不同视角来看你喜欢做的技术工作。另外一种科幻是解决问题类型的科幻,比如看《火星人》那个电影,一个人在你面前不断的会有难题,他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往下走,这样你看了也很高兴,因为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脑子解决问题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其他的科幻有在讲人性和人情的,他只是用科幻来作为一种设定、背景,但是真正探讨的是在这种背景下人性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引申。或者其他的科幻就像是太空歌曲一样,其实并没有什么科技在里头,只是用科技的语言来讲一个奇幻的故事。这种小说也很吸引人。总而言之科幻是个很大很大的世界,有数不清的星球,你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属于自己的那颗星球。

Q:楚汉战争是国内读者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为什么会选择这段历史来创作?

A:当我决定要写一本小说时,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写过的最喜欢的故事的清单,我注意到有一个主题贯穿始终:跨国界的想法,比如在不同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之间进行转换,在一个参照系中拆解文学作品,并在另一个参照系中进行重组。我妻子丽莎(中文名:邓启怡)对我说:“你和我都是在中国历史传奇中长大的,在你的写作中,可以不时听到这些故事的回响。为什么不在这方面写作,赋予古老的故事全新的生命呢?”我脑海中灵光一闪。我找到了我要写的小说,我想重新想象楚汉之争的故事。

Q:你在《蒲公英王朝》里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丝绸朋克”,为什么会想到另造一个概念呢?到底什么是“丝绸朋克”?

A:我想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学。本质上,我是个技术人员,所以即使是在史诗奇幻故事中,我也想加入酷炫的机械,创造出让人目瞪口呆的发明。科幻小说中,创造出一个被技术支配的世界十分常见,定义这类小说时,往往会加上“朋克”这个后缀,因而有了蒸汽朋克、柴油朋克、发条朋克、生化朋克等等。起初,我不确定是否要把这本书也写成“朋克”,后来我明确下来了,至少我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小说中的“朋克”部分:《七王之战》并不是对黄金时代的缅怀,而是讲述反叛,对于既定规矩的挑战和革命。每一类“朋克”都是由它自己独特的技术语言定义的。我需要做的是定义一种新的、能够达到我理想效果的技术语言。这种语言强调的是设计上的审美,而非力量或技术,因此我决定称它为“丝绸朋克”。“丝绸朋克”这种语言中的“名词”基于历史上对于东亚(蚕丝、牛筋、纸、竹……)和太平洋航海文化(羽毛、黑曜石、贝壳、椰子、珊瑚)而言重要的有机材料。“动词”——即能量来源,则是肌腱(和动物制品,如牛筋)、风、水,以及以原始状态存在的蒸汽。而它的“文法”取自生物力学原理、中国古典哲学和工程实例。丝绸朋克的语言系统是灵活的、返璞归真的、生动的,从视觉或机制上都区别与“蒸汽朋克”黄铜——玻璃的刚性语言。

Q:这本书里有你特别的个人经历吗?

A:我曾在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当他们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他们通常会问我曾从事过哪个领域。我通常都會说:税收。我看得出来,他们这时候往往目光呆滞,迫切的希望赶紧结束这段对话。或许他们是希望我能背诵一段关于他们税收的代码,或者是其他一些东西。考虑到我对税收的痴迷,税收在这本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本奇幻史诗能像《蒲公英王朝》这样关心税收问题:一名税务大臣发现自己被提升为将军,并将他所知道的有关税法的一切都运用到领导军队中去;聪明的行政人员会搞乱税收系统,就像干扰民众心理一样来支持革命。在我的书中,统治者的智慧是由他的税收政策来衡量的,我认为关注税收对世界的建设也是最为有利的。我在推特上最喜欢的评论是这样说的:《蒲公英王朝》“让你觉得在美国国税局等待2小时,仿佛只是等了20分钟”。

猜你喜欢
朋克奇幻丝绸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朋克态度
赛博朋克
PUNK SCIENCE
遥望“丝绸路”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路上丝绸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
丝绸情调
朋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