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2018-04-15 18:27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吴志强
电子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优化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 吴志强

1.前言

由于我国进入科技化时代的起步较晚,对电力系统的研究还不完善,尤其是对于弱电系统的措施优化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要求,需要对我国的弱点系统进行优化,一般是在科技手段的帮助下,采取智能化的优化,来健全和完善整个系统的运行水平。因此,本文结合弱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结合科技水平和人才设计能力等多个方向发展,完善智能化弱电系统,提升工作效率。

2.有关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概念解析

在对智能化弱电系统进行概念解析之前,首先应该明白的就是弱电的节本概念。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其基本是运行方式是通过电力的运输实现电能的全区域覆盖,在这一主要的工作过程中对于电力运输的依据就是要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来进行分配,一般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弱电,一种是强电[1]。强电的主要使用方面在于家庭和工作的照明,工厂机器的运转等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的用电量大的企业或者单位,例如学校、医院、大型工厂等, 整体的利用率较高,工作效率也很高,具有明显的作用。而弱电的主要运用是在酒店、住宅区这种需要系统性的供电系统中。对于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计算机局域网系统功能强化、保安监控系统强化、进出口出入控制强化以及有线电视的信号分配系统等都具有明显的作用[2]。

在智能化弱电化系统中,计算机局域网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仅仅要实现办公室的自动化、工作和生活中的数字信号传输、还要求对居民生活环境的营造做出重要的优化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在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成为能够及时发布信息和通知的枢纽。因此,智能化弱电系统作为联系人们日常生活中通信管理、部门管理和工作联系的主要途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而且智能化弱电系统在现阶段的社会建设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了从市政基础建设角度出发的一个城市现代化衡量标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对整体环境的优化,并且能够有效的节省资源,使得城市的发展能够真正的走向一条环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这也要求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建设是在以建筑为基本载体的空间上,进行功能的布置,从而投资建设一个合理、舒适的空间环境,以此来提升整个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3]。

3.在建设智能化弱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1 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评判标准

由于我国对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整个智能化弱电系统在建设阶段的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还不够完善,这就很容易使得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技术评判不同意,整体的工作层次难以分出上下和优劣,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系统的设计水平,最终导致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难度大,影响生活质量和办公效率。

3.2 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设计者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于一个公司或者某一行业的发展都具有致命的危害,在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优化过程中,由于专业素质的不具备,对通信、计算机局域网、各部门管理之间的知识做不到完全的掌握,技术手段的完善程度不够,就会从根本上影响工程的实施,还会对以后的保护维修工作留下较多的安全隐患[4]。

3.3 建设目标和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优化过程会涉及到很多个部门的相互合作,例如施工企业、招标单位、设计部门等。在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当做到对实际状况的基本调研工作,确保工作效率。但是实际的过程中,各部门各抒己见,导致与实际状况不符合,最终造成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差。

4.优化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标准

4.1 完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的技术规范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阶段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运行效果,因此对于设计阶段的技术规范要做到极其明确才可以。整个设计方案需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并且要追求整体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从而指导整个规划系统的稳定运行。另外,对于设计好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要经常调试检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问题,影响人民的生活财产安全。

4.2 引入专业化、高素质的行业人才

在技术层面来说,要有效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的学习和实施还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实现。因此,我国在教育阶段就应当学会重视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结合知识竞赛,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有效提升实际操作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弹性调整[5]。

4.3 谨慎的选择合作单位

对于智能化弱电系统来说,其最主要的工作模式就是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来完成,再结合着业主的要求,实现对于整个系统的管理控制。因此,对于整个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到的施工、设计、协调、安全维护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控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作单位,从而提升工程质量的高效性和安全性[6]。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我国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现在来说,及时优化整个智能化弱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量实践资料的总结,对于智能化弱电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在设计、管理、维护等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技术和建设的难点。因此,就需要相关的企业和技术人员能够详细研究问题发生的关键,通过提升行业人才素质,助先进的国内外经验,来确保我国智能化弱电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性。

[1]李营.基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19(23)∶82.

[2]马董礼.智能化建筑施工中弱电系统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81.

[3]申杨捷.试析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8)∶139-140.

[4]张洪.论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J].广东科技,2007(S1)∶274-275.

[5]刘卡丁.弱电系统后备电源整合与智能化计时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6(06)∶69-71.

[6]姚东峰.浅议弱电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2006(18)∶34.

猜你喜欢
弱电智能化优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
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