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技期刊新服务

2018-04-15 18:27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科学学报编辑部
电子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投稿人科技期刊公众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电波科学学报》编辑部 赵 佳

0 引言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数字化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期刊编辑的青睐。在微信上搜索 “学报”的公众号,目前有183个学报类的公众服务号[1]。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手机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普及加速了编辑、审稿人、作者、读者等期刊参与者行为模式的转变。构建新的科技期刊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上基于Web页面的投审稿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用户使用习惯及读者的阅读偏好。而手机APP模式搭建在技术层面要求较高且更新与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其更新缓慢、用户体验差强人意。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开始搭建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以满足期刊投稿人的使用需求。

1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困境

目前,有很多期刊都已经搭建了微信公众平台。然而,这些平台大多仅作为新的投审稿通道和文章阅读器,并没有发挥微信的新功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1)信息推送缺乏及时性和吸引力。

目前,微信手机日活跃用户突破9亿。微信阅读也成为国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科技期刊为了方便服务投审稿人和读者,为其提供实时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大多使用的微信服务号而非订阅号。每个月只能推送四次消息,对行业内的研究热点及动态、刊物亮点等信息无法及时有效推送。很多微信公众号在推送时只是将本刊物的文章摘要进行简单罗列或转载相关的专业信息,缺乏自己的原创作品和对刊物文章的有效整合和重点推介,不仅无法给阅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还使得读者对推送消息产生逆反心理。

(2)栏目设置不合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常规菜单和特色菜单名称都清晰易懂, 然而却极其普通, 这也致使菜单名称雷同[2]。调查统计,60%的期刊设置栏目很少,仅仅设置与阅读和投稿相关的栏目。这种结构性的缺失导致订阅用户无法获取和本刊相关的特色信息,也无法帮助他们在信息过剩的时代高效而又有针对性地选择、吸收、利用和发挥知识的价值,有悖于科技期刊读者订阅期刊公众号的心理预期。

2 科技期刊的微服务创新

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宣传方式的多样化。科技期刊必须改进微信服务号的服务方式,适应新的宣传模式,创新科技期刊的服务方式。

2.1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定位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本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应该紧密围绕期刊服务,报道专业技术及最新科研成果。

作为服务包括投稿人在内的期刊使用者的综合服务平台,科技期刊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方便用户发表学术成果。微信平台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用快捷的方式让用户进行投稿操作。其次是本刊的过刊获取,通过输入关键字或者作者姓名,可以获取该作者在本刊发表过的论文。公众平台是同方向作者交流学术的平台,平台的推送消息要及时准确。同时要有一个集合所有投稿人的微信群,方便投稿人的交流互动。

2.2 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

(1)读者使用端栏目设置

根据读者的使用习惯设置栏目是平台设置的基本要求。栏目设置首先要满足投稿人的需求,投稿人可以进行投稿、稿件进度查询、优先出版、专业文献查询等。其次,栏目设置需要提供专业相关的延伸服务,如会议报名、会议抽奖、信息发布、业界动态和期刊订购服务。最后,栏目设置满足本刊推广和增强粘性的需求。如专家访谈、科学普及等。

(2)管理平台设置

科技期刊的微信平台在设计时往往重视前台的细节处理,忽略了后台的精细化设置。后台管理的合理化设置不仅仅方便管理员对数据进行处理,更是提高期刊粘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基础。对本刊投稿人根据专业方向和使用习惯精细化分组、对原有文章根据学科分类和对产生数据精细化管理,是对用户分析和专业分析的大数据基础。也是为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及时调整微信平台服务内容。

2.3 及时的信息发布

微信平台作为移动阅读的重要方式,具备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性。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的编辑及时准确的将信息传递给用户。

(1)已收录文献的及时上传。

目前,很多优秀期刊已经做到在向作者发送收录通知时,文章已经可以在各大论文查询平台可以检索到。及时将已收录的稿件上传到微信平台,并发送推送通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告知广大用户。在加速整个学科研究进度的同时,更有利于本期刊学术论文的传播和引用。

(2)专业相关热点信息的及时推送。

推送热点信息是扩大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热点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和消失速度快的特点。跟进热点信息,从专业的角度对热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将信息以人性化的方式向读者进行推送。可以有效提高平台用户活跃度和增强平台粘性。

2.4 科技期刊的内容加工

移动端的阅读方式不同于纸质化阅读,也不同于使用电脑屏幕的阅读。移动阅读是碎片化和浅层次阅读,读者在使用移动端接受信息是,更倾向于简练的文字和图片。编辑在对推送论文进行二次加工时,要在保持信息正确的基础上,使用简练活泼的文字和图片来阐述文章内容。

(1)简练的文字。移动端的浅阅读方式要求用少量的文字提供丰富的信息。文字的色彩和字体决定了受众的接受程度。无关主体的内容尽量精简,重要的信息要使用醒目的颜色进行标注。在此基础上,推送内容的整体颜色和字体保持协调一致。

(2)生动的图片。不同于严谨的纸质期刊,微信平台的内容编辑可以使用风格活泼的彩图。严肃的专业内容使用生动活泼的图片来描述,是的枯燥的学术论文变得直观有趣。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接受程度。

2.5 服务方式的创新

微信平台内置的强大功给予了期刊更丰富的服务方式。基于微信后台的二次开发,给使用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

(1)会议服务。作为学术性期刊,不定期召开会议是促进专家交流、扩大期刊影响力和推广新产品的重要方式。基于微信开发的会议报名、会议签到、会议抽奖、会议群等功能可以极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让使用者及时方便的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2)在线支付。传统的期刊订购手续繁琐,特别是对于个人用户,订购和接收期刊都很不方便。微信支付可以让使用者一键购买、续订期刊。科技期刊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如版面费收取、稿费支付和会议费收取等。都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实现,方便快捷的同时,还会保留电子版的记录。

2.6 宣传模式创新

专业期刊的论文来源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传统的实体宣传方式的效果越来越趋于弱势,多种宣传手段结合的方式成为必然。微信用户在2018年达到了10亿,微信也成为投稿人最经常使用的沟通平台。微信平台可以在投稿过程中吸引投稿人关注本刊的微信公众号,通过推送消息的过程宣传本刊;微信公众号导出的二维码可以方便的投放到本刊的网站和宣传材料中,通过不同的渠道推荐给投稿人。

3 结语

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深刻影响了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人对科技期刊有了更多的选择,保持科技期刊对投稿人的粘性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很多科技期刊仅仅将微信公众平台当做一个新的渠道,没有认识到微信平台的重要性。随着更多的科技期刊投入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新的服务模式必将更快的进入到科技期刊领域。本文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新服务的全方位探讨,从后台的部署到前台的设计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本文能给科技期刊社的微信平台建设提供帮助,让微信公众平台在科技期刊的创新服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搜狗微信公众号检索. http∶//weixin.sogou.com/weixin?type=1&s_from=input&query=%E5%AD%A6%E6%8A%A5&ie=utf8&_sug_=n&_sug_type_=

[2]湛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多类出版物微信公众号的比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88-92.

猜你喜欢
投稿人科技期刊公众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公众号3月热榜
科技期刊”
严正声明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