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城东新区水生态治理思路探析

2018-04-15 20:18
地下水 2018年6期
关键词:石梯汉江滨水

(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

1 区域概况

安康市汉滨区位于陕南东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东邻旬阳,南接平利、岚皋,西连汉阴、紫阳,北邻宁陕、镇安。南北山区以高中低山的渐降趋势与中部月河丘陵川道衔接。全区国土面积3 645 km2,其中:南北山区沟壑纵横,山峦叠嶂,海拔在450~2 138 m之间,地面坡度较陡,耕地分布零星,人户居住分散,水利条件差;川道丘陵区地势较为平坦,海拔在450 m以下,地面坡度较缓。耕地连片集中,以潮土、水稻土和黄褐土为主,土层肥厚。人口居住密集,水利条件相对较好,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区内水系发达涉及汉江干流以及支流吉河、月河、黄洋河。

安康市城东新区主要位于汉滨老城区以东,黄洋河与汉江干流交汇口东侧,主要包括张滩镇和石堤镇两大镇区。

2 水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同样也引发了保护开发治理过程中的出现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较脆弱。安康北属秦岭南麓低山浅丘,南为巴山浅高山,山高沟深,垂直分布和水平差异大,且地区内岩石层分布较多,土壤层较薄,遇降雨天气,地表水土流失严重,使得这里的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当地农业长期垦荒种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使这里的生态异常脆弱。

2)生态植被破碎化程度较高。安康山地占其总面积的93%以上,山地植被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因区域范围内农业工业用地多在原山区林地内开垦,零星分散,多具自发性,缺乏规划,造成生态植被景观多呈不连续的镶嵌斑块化格局,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差,较小格局内植被景观的孤岛效应不断加深。

3)滨水空间定位缺失,水生态功能与特色不鲜明。山和水是安康地区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安康城区建设改造步伐的加快,老城区的滨水空间特色渐渐溶蚀,其滨水过度空间缺失,开敞度不够等问题日渐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要求,此外,城区整体滨水空间的利用缺乏主题定位和分析,滨水建筑与水环境的邻里关系不紧密,与城市文化特色不呼应,特色不突出。

3 水生态规划思路及布局

本次安康市城东新区水生态规划围绕张滩镇和石梯镇两片区重点展开,充分发挥片区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以生态环保为前提,以避暑休闲为主线,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汉水文化、巴蜀文化、休闲养生等特色,集中规划了石梯古渡景区、张滩黄洋河沿岸城区特色风情休闲带、二郎庙景区,规划对片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带动城市整体功能。

3.1 石梯片区规划思路

石梯片区随着石梯大桥的完工,石梯镇的发展条件明显提升,区域吸引力得到改善,规划以石梯印象为原型,建桥头文化广场,以古十六铺商街为模,以本地特色的“片石山房”为范,打造依山傍水的古渡小镇。

规划布局包括:一心、三带、五纵、八景四部分组成。

一心:以石梯古镇为核心

三带:汉江风情休闲带、室外桃园产业带、后山村居体验带

五纵:五条纵向的山谷作为景观连接的通道及走廊,因地制宜,借势造景,最终形成五个别具汉水文化特色的产业园。五纵具体包括:红柿谷(事事如意、本土休闲特色)、养生谷(食药同源:医道一家特色)、百花谷(厚德载物:经典儒家文化)、养心谷(物我两忘:浪漫驿旅特色)、桃花谷(鸡犬桑麻:陕南农家特色)。

八景:保留王庙,修复戏楼,重建祠堂,恢复古街。将石梯步道依据规划及游览需要进行上下关联,以五条主题山谷纵横对接,把汉江十六铺穿插安置在古镇街道之中,使其不但能够铺铺都是博物馆、展览馆,能将汉江流域久远浓厚的历史记忆带给人们,使古镇更能显出浓浓的古味和深厚的文化气息。在满足小镇基本生活、旅游接待及异地扶贫移民搬运需要基础上,为了凸显石梯远渡,汉江记忆的规划主题,规划共突出了八大景观节点,即:码头文化、驿站文化、桥头广场、旧房改造、水上集散、滨水美食、片石山房、望江台。

石梯片区水生态规划以汉江流域依山傍水的古镇、古渡、古驿站的独特文化现象,将整个石梯古镇的脉络相连接,使汉江文化与古镇旅游有效的结合,来做为展示汉江石梯远渡的窗口,让石梯码头及驿站再现辉煌,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汉江记忆。

3.2 张滩片区规划思路

张滩片区因安康中心城区发展受限,月河川道基本饱和,城市建设东移,张滩将是环中心区压力的首选区域,本次张滩片区以张滩黄洋河沿岸和二郎庙景区为规划区域,其中张滩黄洋河沿岸区域未来融入城市扩展建设之中,沿河岸线一定范围内区域将作为未来城中公共绿地,承担新建城区的休闲旅游、河段生态修复功能和缓解城市环境压力的功能;二郎庙景区依托张滩二郎庙、鸡公岩、龙头山水电站以及该地区河道上游峡谷地段等现状资源整体进行打造,形成集宗教、民俗、休闲、农业、野营、漂流等多位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1)张滩黄洋河沿岸城区特色风情休闲带:因规划区域处于河道漫滩区,结合河道自然风景,以景观林、生态林、现代经济农业示范区,形成以田园特色为主的休闲城区地带。

规划布局包括:一区、两横、两纵三部分组成。

一区:现代经济农业示范区;两横:生态林业带、河滨景观休闲带;两纵:河滨景观休闲带、生态林业带。

规划遵循自然田园特色的布置手法,保留河道自然景色,部分河道区域进行疏浚,形成河水或深或浅、河道或宽或窄、有岸滩、有水面的自然式河流,同时对两侧河岸进行修筑,在靠近林区地带以自然式岸坡为主,配以廊桥、滨水休闲平台;在河岸沿城区一侧可修建人工自然式岸坡或人工岸坡,局部点缀特色亲水平台,靠近居民区的沿河路也可设置运动设施,或建设小型社区休闲场地。游人沿河岸栈道漫步于两侧高低错落的各色植物之间,或驻足于林内纳凉,或沿河近岸观光,或沿两侧栈道运动休闲,构成河岸景区特色休闲区域。

2)二郎庙景区:规划以二郎庙及鸡公岩为核心,将周边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及水利设施进行整合,发挥组团效应,构建汉江文化、特色古迹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养生文化等多文化交融的景区。

规划布局包括:一心、一谷、三带三部分组成。

一心:景观核心区,区包括二郎庙寺院、寺前广场、周边商业建筑、民俗人家院落等。

一谷:峡谷漂流(黄金峡),利用区域黄洋河黄金峡段河道自然现状,人工对两侧河道按地势疏浚整理,使河谷可安全漂流,并于沿二郎庙一侧河岸修建木质栈道,供游人欣赏黄洋河两岸峡谷风光。

三带:河滨景观林带、生态林带、经济林带。

规划在发展古迹文化、文化广场、民俗人家的同时,依据当地山水地貌,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优化绿化空间,在靠山谷河岸两侧设置了河滨景观林带、生态林带、经济作物林带等各色林带,为景区的优美环境和生态安全提供保证,此外也增添融入了悬山滨水步道、森林木栈道、登山步道、峡谷漂流等具高山野外趣味的项目。以此,使二郎庙成为靠近安康城区作为展示汉水地区多文化融合的窗口,为汉江记忆旅游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4 结语

通过水生态治理的实施,将达到水资源配置格局更加优化,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更加深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更加完善。通过安康城东新区水生态治理,必将促进促进安康城东新区水生态状况改善,水生态系统结构更趋合理,人民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猜你喜欢
石梯汉江滨水
汉江春晓
石梯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磨溪——高石梯区块断层对裂缝分布的控制作用
汉江之歌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