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4-15 20:18
地下水 2018年6期
关键词:聊城市水资源文明

(山东省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处,山东 聊城 252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再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水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聊城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8 590 km2,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 km2的河道支流近200条,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面面积6.3 km2。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根据城区水系格局现状,因地制宜,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大力实施“五大工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水资源体系建设。通过建设东聊引水复线工程、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水源地保护等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扩大供水区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三条红线,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较为完备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控制指标体系。

2)水生态体系建设。依托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通过扩挖整治,建设了莲湖水利风景区等5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实施四新河、周公河、赵王河等建成区内河道进行水域环境治理,营造不同景观,建设生态景观河道,提升区域综合价值,实现防洪效益、供水效益、生态效益水文化效益等多重效益的和谐统一。

3)水景观体系建设。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突出“水城”特色,将城区内的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等水系连通,形成 “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布局。结合徒骇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滨水生态景观,以水景观建设为载体,展现当地独特文化底蕴,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游憩、文化熏陶和感知自然的场所。

4)水工程体系建设。通过对徒骇河、四新河、周公河、西新河等治理,防洪除涝、供水等标准基本达到设计标准。连续多年实施位山、陶城铺、彭楼、郭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灌区基础设施条件。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结合整体规划,创新设计理念,实现水利工程与周边高度融合。

5)水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构建起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逐步推进防洪、排涝、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涉水事务统一监管;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建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的水价机制和水利信息化支撑系统。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资源短缺,分配不均

聊城是一个资源性严重缺水的地市之一,降水资源呈递减趋势,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周期变化明显。地表水资源量较大幅度减少,超采区面积扩大,全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量的明显减少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聊城市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供水范围大幅度增加,用水量越来越大,城市供水水源日趋紧张。城市供水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浪费日益严重。

2.2 水生态保护意识亟需加强

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起步较晚,公民的水生态意识不强,生态责任意识欠缺。由于对水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人们有时会无意识地破坏生态环境。同时,由于大量基础设施、城市建筑物的建设,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剧及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得水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2.3 水景观项目较少

聊城境内河流众多,近年来实施了5条干渠清淤衬砌工程,建设了谭庄水库、中华电厂水库及徒骇河橡胶拦河坝等水利工程建设。但水景观生态建设目标不够明确,在城市化过程中忽略了水生态要求,建设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干扰与破坏时有发生。如河湖堤岸由自然土变成了混凝土包裹,自然植被破坏,把原本漂亮的自然河流掩埋,而把水道变成暗渠,原有空间变成了道路和建筑,致使城市水体不再有生态功能。

2.4 水工程标准偏低

聊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建设标准较低且年代较远,目前难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些中小河道防洪能力偏低,建成区中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整治,多数达不到防洪标准,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城市防洪能力普遍较低,防汛监控调度及抗洪抢险决策指挥信息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大,城市化改变了自然地形地貌,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2.5 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不够健全;水资源的科学配置问题十分突出;水生态修复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尚未落实,水功能区划目标实现难度大;城乡和水生态应急供水体系不够健全,应对突发水事矛盾和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能力还有待提高。

3 对策措施

3.1 提高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事关长远未来。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从保障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切实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加大推进力度,落实保障措施,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

3.2 全面实施河长制管理

推行河长制、维护河流健康生态,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要坚持把全面落实河长制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河长职责、部门职责、属地职责,要将市域内所有河道、水库、湿地等水域的整治任务,细化分解到市级、县级、乡级和部门负责人手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3 尽快推进全域水城建设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及201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以河代库、以堤代路、沿岸绿化、蓄水造景”,实现河湖相连、水系相通,打造全域水城。通过建设全域水城,重点实施漳卫河与马颊河水系连通工程,引漳卫河雨洪水补充马颊河水量,对满足沿线农田灌溉和运河补水意义重大;实施金堤河与徒骇河水系连通工程,调引金堤河雨洪水补充徒骇河水量,对减小金堤河洪涝灾害、满足沿线灌溉具有重要作用。

3.4 抓好洪雨水资源利用

要加大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力度,通过挖深拓宽河渠、建设水闸水库、河道槽蓄等手段,对自然降水进行有效收集和利用。要加快推进彭楼灌区扩建工程,改善莘县、冠县、临清三县(市)工农业用水条件,补充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要以建设海绵城市为契机,抓好城市雨污分流、水体治理、排水除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疏通乡村雨水排蓄沟渠坑塘,防止与污水混流,加大畜禽养殖排污治理,实现城乡水系管控一体化。

3.5 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坚持工程带科研、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开展水利科技创新平台、节水研发中心和科技研究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水利科技研发、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厅属科研单位和院校人才技术优势,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跟踪国内外水利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生态文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取得一大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强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先进智力、技术、设备和项目,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

4 结语

聊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任务艰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基础建设、投入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标本兼治、突出治本、攻坚克难,防止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聊城市水资源文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请文明演绎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漫说文明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对不文明说“不”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