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实践需求的小学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合肥实验学校为例

2018-04-16 07:30周瑶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3期
关键词:实验学校庭院合肥

周瑶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合肥 230022)

1 活动实践需求与小学校园室外空间景观的关系

1.1 满足学生活动实践需求的意义

校园的室外空间景观满足学生活动实践的需求,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即考虑学生的需求[1],考虑学生行为受所在空间的环境影响,真正体现景观设计为人服务的思想。满足学生活动实践需求的校园室外空间景观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

(1)符合学生生理发育的需求。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精力旺盛,长时间的保持不动会使学生多余的精力无法得到发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负担。丰富的活动实践可以吸引学生进入校园室外空间,充分的发泄旺盛的精力,激发身体的潜能。

(2)提高学生交流、创新能力。校园的实践活动多以团体式的形式开展,在往来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与同学交流的机会。一旦在学习过程遇到不懂得问题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就会和身边的人进行自由的沟通交流,围绕某些话题与他人展开直接的交流,我们在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中要多营造出一些供学生交流的空间“角落”,方便学生“直抒心怀”。学生在校园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总结、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良好的校园室外空间景观环境可以潜移默化激发学生不拘一格、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校园集体实践活动主张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责任,比如在学校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校园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利用校园的绿化景观让学生们感受到美好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自我责任感,即达到“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的效果。

1.2 小学生活动实践需求与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的协同

伴随学生成长的校园室外空间景观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学生的活动实践体验需求与校园景观元素营造的环境属性相互契合时,就会激发起学生与校园室外空间景观环境之间的情感共鸣,景观设计师应把握好学生活动实践需求与校园景观设计的协同[2]。

作为景观设计师,需使学生从感知上认为“景”舒适,从行为上认为“景”能激发学生活动实践的兴趣,这样的校园景观与学生活动实践才是契合的。最重要的是,就是让学生成为校园室外空间景观实践意义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当前小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注重的是校园室外空间景观的观赏性设计,却忽略了学生活动实践的需求,未能引导学生融入到校园室外空间中,激发其在室外空间活动行为的产生。

2 基于活动实践需求的小学室外空间景观设计

2.1 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首要原则,这是学生的基本需求。从整体空间布局上,需要考虑空间大小关系的合理性,学生人数与空间适用的合理性,空间内部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是否可能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在景观要素设计上应考虑地形、植物、水景、地面铺装材质、设施等安全,对于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项目,要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如铺设防摔垫、系挂安全绳等。

(2)寓教于乐原则。小学校园是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初场所,学习知识是学校的主要功能。小学校园室外空间景观应在基于学生活动实践需求下具有教育功能,让孩子在室外活动空间通过个人活动或与他人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丰富孩子学习、获取知识的途经。

(3)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景观设计的美,本源于对自然美的雕琢,而在校园实践活动区域景观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原有的自然布局,打造美而协调的景观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的景观设计要基于学生审美需求,要把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相结合。

2.2 合肥实验学校室外空间景观设计

2.2.1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定位

基于上述的分析,以合肥实验学校室外空间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如何体现活动实践性。实验小学的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主要有三个:

(1)活动实践性的景观设计要具有引导学生学习和规范自身行为的空间环境。这些内容也是少儿在学习期间必然要遵遁的行为准则,所以小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中要处处体现这些思想。通过设置景观小品、雕塑方面来加以体现,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2)活动实践性的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要拥有舒适、安全以及美感的空间环境。小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学习或者娱乐,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人身安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然后才是能够舒适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时还要有满足美的即视感。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可以提高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愉悦心情,激发学习热情。

(3)最为重要的要有激发小学生活动的空间氛围。创造一个运动、欢快的空间氛围,能够积极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身体也得到运动,让身心同时得到锻炼。这就需要在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上多费心思,设计出一个符合小学生活动实践的空间环境。

2.2.2合肥实验学校室外空间景观设设计构思

根据上述三点目标,合肥实验学校的校园室外景观设计主要是以“实践性”与“教学性”为前提的设计构思。在合肥实验学校室外空间景观设计中,核心就是把景观设计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构建“实践性”景观。现阶段,实验小学内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较单一,主要为校园的庭院空间与运动场周边的场地,通过“实践性”设计,增加学生与景观之间的互动,把室外空间景观的功能发挥到最佳,这也是小学校园室外景观设计的一条最佳准则。而“教学性”则是在实验学校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构思上,应考虑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空间,对比传统课堂式“教与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空间应该能够给予学生和老师更多的课堂灵活组合[3~4]。

合肥实验学校室外空间景观设计,设置了多个景观节点,通过物种丰富的植物、色彩亮丽的地面铺装,以及空间的功能互相协调等设计,营造出了富有节奏感、层次感的室外空间景观。整个区域的设施齐全、场地布局合理、景观效果层次分明,学生可在各个景观节点中进行各类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景观节点(图1)。

图1 合肥实验学校平面图

(1)多功能活动庭院空间

对合肥实验学校原有的两个庭院空间景观进行改造,设立多功能的活动庭院空间,学生可以在此进行课外娱乐活动,老师也可把课堂搬到此,配合“实践课程”,做相关主题的教学。在地面铺装上,场地中间采用塑胶地垫,颜色艳丽,材质较软,有缓冲和保护的功能。庭院1中间设置一个喷泉水景,吸引课间学生进入室外活动,旁边有多人合作的一些游戏设施,学生通过游戏过程学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庭院2中主要是提供一种户外教学空间,通过对庭院中四季变换的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接近自然,课间学生也可以在庭院中休息,观赏庭院中的景色。

(2)活力园

在运动场旁边设置一个有多种游戏设施的“活力园”,增加学校运动设施的种类,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的运动需求。在庭院1中设立的游戏设施多需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但是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活动需求,有的喜欢群体活动,有的喜欢单独活动,喜欢通过与他人竞技的过程。“活力园”的游戏设施主要是供学生单独玩耍的,满足学生个人竞技能力得到展示的机会。

(3)交友园

在运动场旁边设置一个相对较为安静的场所,供学生课间或放学后在此休闲、交友使用,交往活动是学生的基本需求,按照学生的活动动静可以将学生的交往分为动态交往与静态交往[5],动态交往过程中身体活动较为激烈,如游戏、运动等,静态交往是指交往过程中相对较为温和、安静,如聊天、散步等。交友园满足了学生人数较少的、要求环境较为安静的学生行为的交往需求。

3 结束语

文章探讨了小学校园活动实践性的景观设计,并结合合肥实验学校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学生需求与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的协同,意在将小学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室外空间景观设计相结合,为小学校园室外空间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考价值。

[1]王玮.基于儿童参与的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以日本福冈壱岐南小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5(3):108~111.

[2]黄婷婷.基于环境行为的小学校园室外空间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7.

[3]秦兴静.浅谈“小空间大意境”的设计构思——以某小学景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5):282~285.

[4]刘叶.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5.

[5]庹 量.基于交往行为模式下的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实验学校庭院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浙江省杭州春芽实验学校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回到庭院
庭院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庭院中的童年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