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8-04-16 07:30钟建芳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3期
关键词:通病工程质量监理

钟建芳

(百色田阳供电局 广西田阳 5336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工业已经渗透得非常深。电力基础工程情况复杂,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作为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1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

管理人员存在管理资质与管理经验不足的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施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上不到位,没有很好的责任分工和责任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质量。

1.2 成本控制效率不高

在电力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存在过度投资问题,预算超支使企业背负严重的债务压力,甚至出现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出现。由于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价值观难以维持,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大大减少,为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埋下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1.3 管理机制落后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不够深入,企业内部原有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大型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也在进行,建立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1.4 施工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

由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影响是广泛的,在施工过程中专业人才数量较多,施工人员的不具备安全意识,建设和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将大大增加。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对整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严重不足,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刚到现场时他们的履行能力弱,再加上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施工设备条件差,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差,流动性强,再加上现场施工监督人员的素质较低,持证率明显较低从而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技术满足要求。

1.5 质量通病防治薄弱

由于分包施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各有不同导致在施工质量中控制性差,个别施工管理人员对于质量通病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但实际施工的工作人员不明确作业的实际,执行的质量通病难以解决。

1.6 标准工艺深化应用不足

设计单位在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时,不能严格执行“三通一标”的变电站以及“两型三新”的线路设计要求,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没有考虑在设计阶段和过程标准的新要求。对于质量管理现场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根本改变旧习惯的思维模式,没有建立标准化流程的思路,对于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缺乏主动性。

1.7 监理单位管理不到位

在电力基建项目施工现场,存在检查监督不严格的问题,许多安全施工管理体系不可行。许多设施施工单位并没有落实好监理计划,导致施工现场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基建安全方面投入的经济成本较少,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电力建设工程中存在很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目标、安全责任书和标题都雷同的现象,对于不同工作岗位的安全描述不具备针对性,很容易导致责任制度形式化,安全措施和责任制无法落实。此外,也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现象。在安全工具、安全标签和其他管理方面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2 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及标准贯彻培训力度

进一步加强体系学习和落实执行工作的标准,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不断地提高,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措施的开展,要求员工提高思想意识,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地把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强化责任意识,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将工程的质量管理落实到实处,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水平,加强质量管理措施。

2.2 狠抓现场施工分包质量管理不动摇

严格执行分包商准入和审查资格,特别是分包商及其特殊任务和特殊类型的工作人员资格审核。除重点交代的安全风险外,应采用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程序。在签订分包合同明确安全协议后进行质量分包管理责任,制定分包队伍质量处罚措施并严格实施,从而达到分包管理的合法合规、质量管理达标,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水平。

2.3 充分发挥监理的现场管理、控制、协调作用

加强质量监督责任落实,运用见证、旁站等质量控制手段,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控制和准备,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对质量问题的监督和提出意见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对各监管部门开展综合评价,加强现场监督,并评估资源和质量控制能力的分配,评价结果与工程结算,从而实现项目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建基建工程项目的监督工作水平。

2.4 提升施工质量验收、回访管理水平

严格执行“四级验收”制度,坚持边建设、边记录,做好隐蔽工程、中间验收,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和参数管理的质量问题,做到内容真实、准确的数据,并与工程进度保持同步,以确保符合工程质量。特别是加强原材料,接受覆盖工程验收和见证取样工作,并确保原材料按规定比例进行抽样检验,提供全程现场录像资料。

2.5 坚持开展工程质量例会制度

坚持每月组织参建单位召开建设质量会议,研究和协调设计,材料,施工和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提高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履行到岗的情况,督促执行质量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宣贯工作,提高工程安全质量的整体管理水平。

2.6 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

组织参建单位要经常回顾标准工艺实施以来的情况,清楚地认识实施过程中的差距,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于标准程序实施情况的评估不断进行加强,不断对标准过程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化,确保实施“标准工艺”的应用规划、实施和检验。

2.7 质量通病整治常抓不懈

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和标准工艺应用的要求,对施工单位质量主体责任进行落实,认真落实省公司质量的通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要求和技术措施,并结合实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计划下发各个参建单位,督促承包商进一步落实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措施,增加对同类质量通病复发单位的考核力度,实行“四不两直”原则每个月都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查工作,并发出整改通知书,通报有关质量问题。

2.8 正确处理安全、质量与工期的关系

全面开展“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活动,严格落实“五方责任”的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具体责任的操作过程进行预警,将质量责任安排到具体的人。现场施工进度必须符合安全、质量、施工进度。计划要与综合、前期、物资计划有效衔接,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施工保证措施,认真分析人员素质、施工机械、安装环境等因素,杜绝发生因为盲目施工、抢进度而影响工程质量。

2.9 提高监理单位的管理

监理项目部需要积极履行有关危险位置的预控工作,以及慢性违反规则的工作活动。同时,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缺陷,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并提供实时操作,以促进现场施工的规范化。如监理人员应时刻督促施工人员戴头盔,对于坑槽位置必须及时设置安全标志、安全围栏、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等,在施工现场使用电气箱后需要及时锁定,并确保其充分接触地面。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巡视工作,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特别是对于那些特殊的重要节点要进行全过程的巡视考察。

3 结束语

基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近年来电力基础设施项目仍处于建设高峰期,掌握先进的管理机制,在建设纳入科学的管理工作,对施工细节进行合理优化,寻求最佳的质量控制计划,是电力建设项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力工程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国民经济能源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使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不断提高,做好电力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1]马志文.论述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J].通讯世界,2014(02):36~38.

[2]冯 波.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研究[M].低碳世界,2014(58):51~52.

[3]高 飞.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3(23):150.

[4]董浙江.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4):180.

猜你喜欢
通病工程质量监理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