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精品课程之饼干DIY

2018-04-16 09:02管佳玮陈文奇
早期教育(家庭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共育饼干

管佳玮?陈文奇

我们班的主题活动“周围的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在班级区域里设置了“宝贝点心屋”,孩子们自由扮演点心师或者顾客,进行角色游戏。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宸宸小朋友的妈妈擅长制作西点,经常在家里烘焙小饼干。我们觉得可以邀请宸宸妈妈进我班,为大家介绍如何做饼干。活动前,我们与宸宸妈妈电话沟通,说明了我们活动的目标,宸宸妈妈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深入幼儿园的课堂。在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下,我们通过“互动—拓宽—打磨”三步走策略,生成了一系列家园互动精品课程。

一、互动:提升幼儿经验,

拓宽幼儿视野,增强幼儿能力

这次的饼干DIY互动活动,让幼儿家长走入课堂,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不同的职业。家长发挥特长,丰富了我们的课程内容,更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看到小朋友(自己)的妈妈进入教室,宝贝们既兴奋又光荣,知道爸爸妈妈本领大,他们特别自豪。

(一)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幼儿能够近距离地看到制作饼干的整个过程,了解了原来小小的一块饼干的制作,要经历揉面、搓团、切团、加馅料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才能完成。

宝贝们参与到制作饼干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完成了饼干,有趣又好玩,尤其是品尝环节,能够吃到自己制作的饼干孩子们特别兴奋。此次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制作的乐趣,还让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制作饼干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了合作。活动结束后,宝贝们意犹未尽,他们把活动体验带到了游戏中,提高了他们的游戏水平。

二、拓宽:运用家长资源,

发挥家长特长,形成家园共育

我们寻常的活动课程主要来源于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在课程中我们的家长更多处于被动参与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做小调查、亲子小制作等对于一些家长来说是孩子带回家的任务,他们并不清楚或理解老师布置小任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发展孩子們的哪些能力、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小活动可以增强亲子互动,增进自己对幼儿园活动的了解。

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家长来到班级为孩子们进行生动的现场展示。活动前的沟通让家长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到幼儿园的班级后,“妈妈老师”了解到老师的工作,看到活泼聪明有礼貌的孩子们,“妈妈老师”非常高兴。当家长作为主动者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时,他们成为了活动的主动发起者和参与者,他们会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活动的主题,并且会观察询问孩子们的需要。他们走进课堂,形成角色的转换,由家长成为家长教师,会更加主动地观察孩子们,感受孩子们真实活动的场景,倾听了解孩子们的内心诉求,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对孩子们的发展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样的参与真正形成了家长-幼儿-教师三者的互动,促成了家园共育,构成了家园合力。

三、打磨:拓展课程主题,

丰富课程形式内容,打磨精品课程

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学习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每个主题下由一个个独立而又相关联的子主题交织成了主题网,主题式的学习赋予了教师很大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生成的空间。我们的课程主要来源于二期课改教材,但是我们并不拘泥于教材。如何拓宽课程,丰富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成为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一次的妈妈老师进我班之饼干DIY活动不仅得到了幼儿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教研组活动的时候,被作为家园共育课程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全园的分享,也得到了其他班级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被大家推荐为校级家园互动的精品课程,并准备进一步地打磨,成熟后将作为精品课程在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推介。

家园共育应该从形式共育向内容共育推进,这可能需要更多的家长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相信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园、家庭、孩子都会有很多收获。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共育饼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送饼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软塌塌的饼干
饼干喂鸟
《饼干拼图》等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