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中的治疗效果对比

2018-04-17 08:59陈宇罗小玲陈怀良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4期
关键词:根管口牙髓炎患牙

陈宇 罗小玲 陈怀良

618400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1

四川省什邡方亭罗小玲口腔诊所2

四川省什邡方亭陈怀良口腔诊所3

目前根管治疗(RCT)是牙髓炎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根管机械清理、化学消毒和物理充填3个过程,常规RCT多需要2~4次就诊,分次完成治疗;随着口腔器械的发展和RCT技术的普及,一次性RCT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次研究针对106例牙髓炎患者分别应用两种治疗方式,旨在选择更佳的治疗方案,具体阐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牙髓炎患者106例,按照患者的门诊就诊顺序依次编号(1~106号),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10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3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31.3±1.3)岁。常规组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32.1±1.2)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确认通过,所有入组病例,患牙均为首次进行牙髓治疗,经医生检查符合根管治疗术适应证,患牙牙周组织健康;排除过细、过度弯曲和钙化不通畅的根管,以及存在严重全身疾病和不能配合治疗者。所有患者均已经RCT治疗过程完全知晓并自愿加入。

治疗方法:在开始正式治疗前,首先根据X线片对患牙的根管系统结构进行了解,主要包括根管的数目、大概长度、弯曲方向和程度、侧副根管及根管形态、根管的通畅程度、髓室顶与髓室底之间的距离等,以及牙周支持组织健康情况进行掌握。然后根据患牙的位置和牙髓状态选择是否需要进行麻醉,如需麻醉则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或传导阻滞麻醉。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分次根管治疗术,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开髓与髓室预备:使用高速和低速手机,裂钻和球钻进行开髓,暴露髓角,然后将髓室顶完全揭去,并对髓室洞型进行制备,祛除感染物质和倒凹区,完全暴露髓室底;然后使用根管探针对根管口进行探查,确定根管数目和根管口位置,并使用拔髓针将根管内残留的牙髓组织和感染物质祛除。②根管预备:使用小号不锈钢K锉或先锋锉进行根管探查,并使用根管长度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注意参照点的记录;然后使用K3机用根管扩大系统进行冠向下预备,首先进行根管口的敞开与成形,然后对根管中上段进行初步成形,之后根据根管的原始直径情况进行根管的最后清理成形;整个过程中应配合使用17%的EDTA进行根管润滑,既可以软化牙本质玷污层,又可以减少器械损耗;同时应用2.5%的NaClO aq和3%H2O2aq大量交替冲洗根管,避免冲洗针头位置过深或加压冲洗,避免出现皮下气肿[1]。③根管消毒:在完成制备后,使用吸潮指尖干燥各个根管,然后使用螺旋输送器将调好的氢氧化钙糊剂导入根管内,随室内封棉球,冠方进行严密暂封,1周后复诊。④根管充填:复诊时如患牙无明显自觉症状,叩诊无明显不适,根管无严重气味,无大量渗出液和无急性根尖周炎症,即可进行根管充填。如不能满足以上指征,则重复根管消毒过程。选择使用牙胶尖和碘仿根充糊剂进行垂直加压热牙胶充填,热牙胶应用SybronEndo热牙胶充填系统,首先应按照之前预备的根管大小选择合适型号和锥度的牙胶尖作为主牙胶尖,然后进行试尖,恰好合适后使用螺旋输送器导入根充糊剂,然后放入主尖,并将携热头加热至200℃,然后进行垂直向下加压,并使用垂直加压器将牙胶压至根尖;然后使用牙胶枪进行根管充填,并进行垂直加压,一直充填到根管口下1 mm处。然后常规进行垫底,充填或修复。

表1 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常规组与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对比[n(%)]

观察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将根管预备、消毒和根管充填1次完成,在根管预备完成后,干燥根管,然后直接进行根管充填,操作过程同常规组。

观察指标和具体评价标准:治疗完成后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组间对比,同时在治疗完成后两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⑴疼痛程度评价分为3级:①Ⅰ度疼痛:术后有轻微不适,但不需要服药治疗;②Ⅱ度疼痛:术后患者有明显疼痛,但可以耐受,服用止疼和消炎药物后疼痛程度明显缓解;③Ⅲ度疼痛:术后出现剧烈疼痛,且服药也不能有所改善。⑵治疗效果评价:①显效:患牙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可以正常进食,咀嚼功能基本恢复,X线未见异常,根管充填到位且致密;②有效:患牙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基本恢复正常,进食可有轻微不适感,牙龈健康,X线见原有炎症明显恢复,根管充填到位但可能不够致密;③无效:原有症状未见好转,疼痛程度和炎性反应均加重,即为治疗无效。①+②=治疗总有效。

结 果

治疗2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Ⅲ度疼痛发生率1.89%,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讨 论

牙髓炎主要是由于龋坏、外伤等因素导致的牙髓组织炎性反应,临床症状主要以疼痛为主,且疼痛多较为剧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口腔咀嚼功能都产生较大的影响[2]。目前临床治疗以根管治疗术为主,通过机械清创和化学消毒的方法预备根管,将存在于牙髓腔内已经出现不可复性损害的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病的病原刺激物全部清除,经过对根管的清理、成形,以及必要的药物消毒和严密充填,从而达到消除感染源、堵塞、封闭根管空腔,防止再次感染的目的[3-5]。常规根管治疗术将三大主要过程分次进行,治疗周期一般0.5个月,导致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较差,且反复开放根管也增加了根管治疗的难度,影响远期治疗效果[6,7]。目前口腔材料和器械迅速发展,对于根管治疗中感染物质的清理更加彻底,大锥度根管预备器械对根管成形作用更好,同时更利于后期进行根管充填[8-10];同时配合冠向下预备根管,有效地减少了对根尖组织的刺激,术后出现疼痛概率更低;加之配合橡皮障隔离技术,使治疗过程更加无菌化,从而极大地简化了治疗过程,医生工作效率明显提高[11,12]。

由此可见,在牙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临床效果确切,术后疼痛程度较低,且治疗周期短,患者对治疗配合度高,同时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医疗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根管口牙髓炎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锥形束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根管口分布状况的价值应用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根管口直径及纤维桩长度对纤维桩振动频率和抗折性的影响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显微超声技术在老年人磨牙疑难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