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腐蹄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8-04-18 02:21张海成张玉青
中国兽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链霉素土霉素肌肉注射

张海成 , 张玉青

(1.青海省门源县泉口镇兽医站 , 青海 门源 810399 ; 2.青海省门源县浩门镇兽医站 , 青海 门源 810300)

羊腐蹄病一般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坏死性炎症。多在舍饲饲养环境下,饲喂精料过多以及地面过度潮湿的圈舍及草场上放牧所引起。笔者通过近几年对302只患腐蹄病成年病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以便于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治疗方法用于羊腐蹄病的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青链霉素合剂:每毫升含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30万IU,硫酸链霉素25万μg;长效土霉素合剂:每毫升含土霉素0.3 g、甲氧苄氨嘧啶0.06 g;土霉素多粘菌素油膏:每500 g油膏含土霉素5 g,多粘菌素500万单位;5%福尔马林药液;4%硫酸铜药液;中药雄黄散:雄黄、龙骨、大黄、白芨各1 000 g,研磨成粉,装瓶备用;乳没儿枯散:乳香、没药、儿茶、枯矾各等份,研磨成粉,装瓶备用。

1.2 方法 先将患绵羊腐蹄病的羊只分成6个组,前5个组在治疗前,先将病羊的患病蹄趾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蹄,然后再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第一组:每只羊肌肉注射青链霉素合剂10 mL,每天两次;第二组:每只羊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合剂10 mL,每天1次,连用7 d,同时每个患病蹄趾用土霉素多粘菌素油膏25 g涂抹,每5天1次,连用3次;第三组用5%福尔马林药液蹄浴患病羊只,用4%硫酸铜药液蹄浴健康羊只,每5天1次,连续蹄浴6次;第四组:先用中药雄黄散25 g,用凡士林拌匀后涂抹病羊的患蹄,3 d后用乳没儿枯散30 g用凡士林拌匀后进行涂抹,一直交替使用;第五组: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羊腐蹄病的患病蹄部经过修蹄并尽可能的除去污物,然后用中药乳没儿枯散进行涂抹,每5天1次;同时用青链霉素合剂进行肌肉注射,每只羊每次10 mL(μg),每天两次;第六组,治疗方法同第五组,但不进行修蹄治疗,也不把化脓感染的组织和角质剔除,只是除去污物。

2 结果

2.1 从表1可以看出,治后7 d作第一次治疗效果观察,第一组病羊未愈32只,未愈率52%;病蹄未愈

5 感染原因分析

鉴于发病部位为胸腔内的脊柱,而正常情况下细菌很难直接感染该部位,除非是有神经部位的感染。对发病之前的饲养管理情况的分析推测,断尾后消毒不严,细菌由尾部神经侵入向前扩散感染脊柱引起发病的可能性最大。

6 采取措施及效果

因发病原因为断尾消毒不当,故在控制措施中加强对断尾后的消毒处理,改用2%碘伏进行局部浸泡消毒。发病猪采用头孢噻呋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10 mg/kg体重,每天两次,连用3 d。

处理1周后,猪群未出现相似症状的病猪,已发病猪的症状得到控制,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恢复,说明最初的判断正确,采取的措施得当。

链球菌引起猪关节、组织脓肿的情况比较多见[1],而引起脊柱间隙脓肿的情况尚未见报道,但在人上已经出现了症状相近的报道[2]。该病例的诊断对于加强消毒处理,控制链球菌感染,指导生产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建成. 猪链球菌病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J]. 现代畜牧科技, 2016(01): 67.

[2] Renoux M C, Guyon G, Rodière M.[Paravertebral streptococcal myositis complicated by an epidural abscess in a 5-year-old girl]. Arch Pediatr, 2006,13(3): 273-275.

37只,未愈率51%;第二组病羊未愈20只,未愈率43%;病蹄未愈24只,未愈率44%;第三组病羊未愈25只,未愈率64%;病蹄未愈25只,未愈率60%;第四组病羊未愈40只,未愈率77%;病蹄未愈44只,未愈率68%;第五组病羊未愈29只,未愈率45%;病蹄未愈35只,未愈率43%。

2.2 14 d后作第二次治疗效果观察,第一组病羊未愈19只,未愈率31%;病蹄未愈25只,未愈率35%;第二组病羊未愈16只,未愈率36%;病蹄未愈18只,未愈率33%;第三组病羊未愈27只,未愈率69%;病蹄未愈27只,未愈率64%;第四组病羊未愈34只,未愈率65%;病蹄未愈37只,未愈率57%;第五组病羊未愈6只,未愈率9%;病蹄未愈8只,未愈率10%。

2.3 28 d后作第三次治疗效果观察,第一组病羊未愈12只,未愈率20%;病蹄未愈14只,未愈率19%;第二组病羊未愈7只,未愈率16%;病蹄未愈8只,未愈率15%;第三组病羊未愈17只,未愈率43%;病蹄未愈17只,未愈率40%;第四组病羊未愈17只,未愈率33%;病蹄未愈20只,未愈率31%;第五组病羊未愈0只,未愈率0%;病蹄未愈0只,未愈率0%。

2.4 从表二可以看出,患腐蹄病的羊只,7 d后作第一次治疗效果观察,修蹄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羊未愈29只,未愈率45%;病蹄未愈35只,未愈率43%;未修蹄只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羊未愈20只,未愈率48%;病蹄未愈24只,未愈率50%。

2.5 14 d后作第二次治疗效果观察,修蹄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羊未愈6只,未愈率9%;病蹄未愈8只,未愈率10%;未修蹄只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羊未愈8只,未愈率19%;病蹄未愈11只,未愈率22%。

2.6 28 d后作第三次治疗效果观察,修蹄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羊未愈0只,未愈率0%;病蹄未愈0只,未愈率0%;未修蹄只经过联合药物结合治疗的病羊未愈3只,未愈率7%;病蹄未愈3只,未愈率6%。

表1 羊腐蹄病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

表2 修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 小结

3.1 通过前五组羊腐蹄病治疗效果对比,第五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最好;第二组经过土霉素治疗的羊只和第三组经过青链霉素合剂治疗的羊只治疗效果较好,说明用坏死杆菌敏感的抗菌素治疗羊腐蹄病疗效确实可靠;第三组用5%福尔马林、4%硫酸铜药液间歇蹄浴其疗效较差,但此组疗法简便易行,劳动强度低,也有一定的优点;第四组只是用两种中药散剂交替涂抹治疗羊腐蹄病的效果较为一般。

3.2 通过对羊只患腐蹄病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观察,第五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先修蹄并尽可能的除去污物,然后蹄部涂抹中药乳没儿枯散,同时肌肉注射青链霉素合剂10 mL,其治疗效果最好,效果最显著,说明了修蹄后经过中西药结合治疗羊腐蹄病,其治疗效果最好,值得在以后羊腐蹄病的治疗中推广。

3.3 通过第五组和第六组的比较,发现修蹄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腐蹄病的羊只,其疗效明显的比未经修蹄的羊只要好。说明经过适当修蹄然后再结合药物治疗对促进患羊及早的痊愈,恢复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链霉素土霉素肌肉注射
治猪流感有妙招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1 株耐铜、锌离子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
不同硫酸链霉素浓度对烟草夏枯病防治效果探究
体外诱导禽巴氏杆菌链霉素耐药株及耐药机制的初步分析
阳离子强度及类型对生物质炭吸附土霉素的影响
Genome Shuffling选育普那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