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与网络平台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2018-04-19 08:42高贤波曲雷张明傅琳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微课程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高贤波 曲雷 张明 傅琳洁

摘 要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微课程教学资源设计的流程与模式,方便学生既可以在移动端又能在PC端进行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 微信;网络平台;微课程;教学资源;BlackBoard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2-0067-02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系统化学习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学习正在相互融合,逐渐顺应了新形势下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它们融合的关键在于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势互补,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1]。

笔者多年讲授“计算机文化”课程,其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更新快、内容多、课时较少,加之学生的初始水平不同,想要做到真正的分层教学很难。如果能把移动学习资源与课堂进行有效整合,设计出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微课程资源建设方案,便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 调查分析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分析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微信作为新生事物,展现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通过问卷、访谈、体验等方式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使用微信,75%的学生一般会在晚上关注,每次关注微信的时长以10分钟左右居多。大多数学生对于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微课程都比较赞成,这样可以更合理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利用微信推送微课程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每次的推送时间最好是在晚上,以视频、图文为主,其中视频的时长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2],在微信平台中通过一个良好的知识导航来呈现。

天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使用BB平台的状况 天津中医药大学采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学习课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或者定期完成作业,或者在某一时段完成测验;不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教与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BB平台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校园网内部通过电脑访问BB平台,BB平台具有使用便利、上传文件迅速、互动性好、课程视频播放流畅等特点;但在校园网外部使用访问受限。

微信和BB平台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已有将微信和Moodle平台相结合的案例[3-4],基于学校使用的教学平台是BB平台,由于目前学校BB平台并没有相应的移动端,而微信具有普适性,因此将微信和BB平台相结合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也是有必要的。

3 系统设计

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及网络平台,创设一种微学习环境。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手段,提出一种适合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流程和方案,使学生通过移动端或PC端能很轻松地学习。

本系统主体由BB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后台服务器组成,通过电脑或手机平板进行访问,其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全部课程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程、课程作业、测验及学生作品赏析、课外知识等部分。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访问:

1)BB平台,更适合通过电脑进行访问;

2)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针对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型智能設备进行访问;同时,微信平台上提供互动交流空间,方便师生互动,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4 微课程资源设计方案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基于微信的微课程认知情况以及对微课程的学习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分析BB平台使用情况,力求探索出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基于微信与网络平台的微课程设计原则及设计开发方案。在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微信公众平台与网络平台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异同,特别是要充分考虑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移动学习的片段式特点[1]。

具体设计流程包括前期分析、内容设计、开发阶段、实施与评价[5],使学生通过移动端或PC端能很轻松地学习。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视频、图像和文字三种形式,这里主要研究的是视频,即微视频的设计和开发,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表现、学生知识结构等),发现学生学习时潜在的学习问题以及相应的学习需求,核实学生的学习环境(移动学习的支持情况),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及其微课的形式。

内容设计 通过前期分析,对可以制作微课的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划分,要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利用Xmind或MindMapper等思维导图软件绘制微课程地图。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微课教学设计(微课类型、微课内容、微课重点难点、学习情境、教学策略、教学互动及评价等),并制订开发计划。

开发阶段 在具体的开发阶段,首先要编写脚本(微课名称、类型、学习对象、微课程内容)、准备素材,通过PPT或Prezi等软件制作课件,根据不同的微课内容合理选择制作视频的方式(录屏、拍摄,或用Camtasia Studio、

Adobe Audition以及语音合成等软件合成)。然后进行后期编辑,制作一个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个微视频可以是演示型的,也可以是交互型的,设计者可以根据知识点自行选择。微视频制作好之后,可以配上合适的文字和图片,借助已有的BB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布和测试,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呈现设计 制作好微课程教学资源后,在微信公众平台的第二次开发中设置相关的学习功能模块,比如课程内容推送、关键词查询、微交流和学习资料分享等,甄选相应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课前预习、课后学习、课程考核及课外训练等功能[6]。

课程反馈 课下学生通过微信或者BB平台自主学习微课。学生学习结束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效果以及微视频课程质量的调查分析,对已有的微课程进行优化修正,这样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 总结

目前,笔者所教授的“计算机文化”课程正处在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开发阶段,希望通过这种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方案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师生间互动和交流不畅、微课程教学设计不统一等问题,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减小他们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汪涛,张秋东,李惠青,等.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105-112.

[2]高贤波,李潜,屠金莉,等.基于微信的微课程学习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29-30.

[3]白京.基于微信与Moodle的移动学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4]刘其礼,郑恒,李智高,等.基于微信和Moodle整合的移动学习平台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3):285-289.

[5]张静.基于微信的微课程设计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6]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等.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4):36-42,62,80.

猜你喜欢
微课程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