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8-04-19 08:42肖金凤邓攀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南华大学两翼电气工程

肖金凤 邓攀

摘 要 针对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缺乏现状,进行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探讨,推进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一体两翼”创新课程体系,“一体”指“电气主体”,“两翼”指“大数据信息技术翼”和“电气创新翼”。给出培养对象选择原则、考核淘汰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实践及推广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拔尖人才;电气工程;大数据;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2-0096-03

1 前言

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电气工程建设与管理,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及管理信息的监测,同时对电网的发展和运行控制进行科学决策[1-2]。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是当今电力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也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一些新要求[3]。

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即为大数据驱动下的少数电气工程优秀学生,他们既具有宽泛的电气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又具备大数据科学思维及创新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能为国家电力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国内外领先的高级技术人才。对他们的培养区别于“普通电气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大数据”和“拔尖”特色。

2 国内外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学者不断研究,积累了一些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4]:

1)强调学科交叉(特别是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学科);

2)强调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3)适合大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4)注重校企合作(如美国NSF的ERC Program等);

5)强调团队合作。

国内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在电气工程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如刘朝华等人进行了智能电网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校企合作探讨[3]。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时,并未完全突破学院和学科壁垒,计算机数据处理专业和电气专业隶属于两个学院,电气工程大数据处理方向的人才培养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机制滞后,不利于大数据时代电气拔尖人才的培养。

本项目试图通过探讨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电气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参照大数据背景下其他专业的培养机制[5],基于专家提出的电气拔尖人才培养成果[6],构建体现地方高校特色的电气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国内地方高校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分析:以南华大学为例 集成管理技术、分析处理技术和展现技术是通用的电力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技术。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既要具备电气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大数据平台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具备发挥电力大数据价值的能力。

与国家“985”“211”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南华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存在教育硬件及软件资源方面的劣势,同时由于生源限制,优秀学生相对较少。但南华大学也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電气大数据拔尖人才是跨学科人才(电气与计算机),学校办学规模相对于部分重点院校小,电气工程学院是1998年后从计算机学院独立出来的,目前两学院间学术交流密切,打破电气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学科壁垒更容易。

2)电气工程学院有培养电气拔尖人才的硬件和软件等资源。学院有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核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技术、核设施电子电气南华大学“十二五”重点实验室,西门子先进控制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训中心。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结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已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电气创新人才,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多项荣誉。例如:学生参加全国(湖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绩突出,2015年湖南省排名第一,2016年湖南省排名第二;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大赛中获奖。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为开展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3)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具备丰富的创新能力培养经验。近年来,学院学生获挑战杯、ACM程序设计、软件作品、信息安全技能、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几百项,涌现出一批如“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等知名校友;搭建了国际合作办学平台,现与美国哈町大学进行“3+3”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加拿大纪念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进行“2+2”合作办学,与美国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分校联合培养计算机信息系统学硕士研究生。

4)电气工程学院与衡阳市电业局、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耒阳分公司等地方电力系统密切结合,这也是本校电气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势。大数据时代需要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地方电力系统既可作为南华大学电气数据的主要来源,也可成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单位,构建南华大学电气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电气拔尖人才,可充分发挥其地方高校优势。

3 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一体两翼”创新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需将大数据分析思维贯穿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创新课程体系见图1。其中,“一体”指“电气主体”,“两翼”指“大数据信息技术翼”和“电气创新翼”。

拔尖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择及考核机制

1)选择原则。本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的选择原则: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刚由大一升为大二的学生中选拔,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工程数学基础等,电气工程系的全体教师参与选拔工作,课程学习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训项目情况作为拔尖人才选拔的依据。参加过挑战杯、数模竞赛、程序设计、软件作品、互联网+、节能减排、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并获奖的学生优先入选。考虑到电气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师资有限及创新实践条件限制,每年只能选拔20名左右学生为培养对象,组成一个小型实验班。

2)考核及淘汰机制。相对于传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创新课程体系将大数据分析思维贯穿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新增了“两翼”,即“大数据信息技术翼”和“电气创新翼”,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个别学生会对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学习生活不适应,难以达到培养目标。为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并对考核不达标学生实行淘汰,以此完善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考核及淘汰办法: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成绩由所有开设的课程成绩(占70%)和学生课外实践成绩(含竞赛、获批项目、参加教师项目、校外实训等,占30%)组成,实验班按总成绩进行排名,淘汰排名在后10%的学生。

培养实践及推广 下面介绍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及推广进程。

1)在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一个小型的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实验班(20人左右),以实验班学生为案例分析对象,按照提出的培养机制进行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

2)几年后对在校和已毕业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进行培养效果评价,总结人才培养经验,发现不足。在校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评价包括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满意度评价和教学情况评价。毕业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评价包括毕业学生自身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两部分。

3)检验并完善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归纳总结并在其他地方高校推广。

4 結语

针对大数据时代电气拔尖人才知识和能力要求,在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大数据理念。提出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创新课程体系,分析培养对象选择原则、考核及淘汰机制,给出人才培养的实践及推广建议,希望对提高地方高校培养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质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谭林海.大数据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1):232-233.

[2]胡丽娟,刁赢龙,刘科研,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7(1):265-271.

[3]刘朝华,李小花,肖小石,等.面向智能电网的电气专业大数据人才培养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7):69-71.

[4]张娟,郭炜煜,水志国.国外电气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3):70-72.

[5]鞠剑平,张秋生,韩桂华,等.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12):124-127.

[6]李文武,肖建修,李咸善.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项目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60-262.

猜你喜欢
南华大学两翼电气工程
南华大学召开学习丁德馨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获批57项!南华大学2021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好成绩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春 景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Wang Chuanshan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卫康 “一体两翼”促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