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2018-04-19 01:22高巍
记者观察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语文

高巍

01

1962年,21岁的陶本一先生,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山西师范学院从事教育工作。他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育风格,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以及个人魅力,对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也深受大家喜爱。

1978年,陶本一先生率山西师范学院的部分老师创办了《语文教学通讯》。1993年7月,《语文教学通讯》成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1998年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来源期刊,同时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1981年10月5日,他带领一批志同道合、有共同信仰的教学专家,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专门为语文学习和教育服务的报纸——《语文报》。这份面向中学生的,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结合。陶本一也认为:“《语文报》为发展中国的语文教学事业做了点事。”《语文报》的编辑理念是“大语文”,倡导“大语文”,推广“大语文”,多年来,这份报纸扎扎实实为推进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起到了独有的作用,对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青少年人文思想、人格精神的塑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1年《语文报》创刊后的第四期,发行量达200万份。

1989年1月《语文报》成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报。

2000年9月,《语文报》被誉为“中华语文第一报”。

2006年10月,“语文报”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国媒体界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中学生文学》是陶本一先生推出的另一份优秀刊物。1986年1月,陶本一先生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中学生文学》杂志。这是全国第一份专门发表中学生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文学期刊。如其创刊词中“这是一个摇篮,养育着文坛上新的一代;这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祖国文学的未来”所说,《中学生文学》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学创作环境,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创刊不久,《中学生文学》就获得了“中国校园文学第一刊”的美誉。

1988年1月,他亲自指导、部署了《语文报·小学版》即《小学语文报》的创刊。冰心先生还为此题写了“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语文”的题词。《小学语文报》1989年被列为“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报”。

2000年7月,《语文报·海外版》创刊,其中包括《语文报·大洋洲版》、《语文报·北美月刊》,面向海外的汉语初学者,为国际中文教学服务,传递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让海外读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经济、生活等。

2001年9月,《语文报》旗下的“语文天地网”正式上线开通,该网被誉为“中华语文网”。

截止2018年初,拥有《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华语文网三大优秀文化品牌的语文报社,报刊发行总量高达500多万份,发行网络遍及全国。

《语文报》已成为一个在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品牌。

1993年,陶本一先生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提名为1992-1993年度国际名人。

陶本一先生常年从事教学研究,编著有《语文学科教育学》《中学语文备课手册》《应用语文》《中国新时期语文教育》等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教育教学著作,可谓著作等身。他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如今已77岁高龄,膝下无子,与老伴相依相伴。

陶本一先生对教育的信仰,对人生的信仰,对文化的信仰,成为一生自觉的精神追求。

02

孔子的思想千古流芳,影响不仅在当时,也在后世,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他是至圣先师。

在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既是哲学家,也是教育家。这样的教育家寥若晨星,但他们的影响源远流长。

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如蔡元培,他任北大校长时,提倡兼容并包,造就了北大气象,直接影响了北大的未来、中国的教育。我们熟悉的胡适、梁启超、王国维、马寅初、陶行知等,思想深邃、学问深厚,他们的杰出教育思想、实践,影响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这样一个教育家的群体,推动了中华名族前进的步伐,因此,“教育是民族的未来”。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老师、设备、教育思想和著作,更不缺先进的教学方法,唯独缺少具有精神引领的教育家,缺少有灵魂的教育。

陶本一先生无论是在当老师时的教育实践中,还是在创办各类教育报刊中,亦或是近二十多年的大学校长岗位上,一直都在寻找并构建有灵魂的教育。

1984年,我从五寨县考入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进校仅一个月,作为新生的我,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师大校报》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写给校长的一封信》。经陶本一校长特批后,不加删减地全文发出,在师大广大师生中引发了热烈讨论。倒不是这篇文章有多大的文学价值,主要是文章內容直指当时高校教与学、分与能等尖锐的现实问题,将恢复高考以来,高校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加掩饰地批评了一番,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意见,期望陶本一校长解决。文章发表几日后,陶本一先生把我请到了他的办公室,解答了我提出的问题并对我的文章给予了充分认可。那是我第一次从他的口中,听到了“有灵魂的教育”这个词。

在校担任校学生会秘书长后,我和陶本一先生有了更多的接触。他的许多工作方法、思想成为我一生学习的典范。1988年大学毕业后,在陶本一校长的说服下,我留在了《语文报》编辑部工作。

后来,我离开语文报社到太原工作,但陶本一先生与我还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他时常鼓励我,也会针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与我进行讨论。

在我看来,陶先生不仅仅是大学教授、《语文报》创办者、山西师大校长、上海师大校长等等,他的思想、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格才是我们应当铭记的——那是一种光芒,引导着我们,让我们永远走在正确的路上,使我们卸下无穷的重担,昂首前行。

陶本一先生对教育的热爱与渴望,成为他生命的动力。他对教育的认知特别敏感,而且有自己十分独到的理解,并由此升华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做“有灵魂的教育”。

他对教育实践充满激情,体现在他的教学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诗样般的鼓舞和激励。不仅有教育的智慧,更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他善于学习新知识,更善于将新知识的传授与人的发展相结合,接受一切可能的,改变一切不可能的。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勇气,令人羡佩。他的教育情感、教育理想、教育实践、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改革等均成为他在大学校长岗位上期望实现的蓝图。

他在《语文报》等报刊的创办中,体现了他教育实践的勇气和思想。对他而言,教育是挚爱、教育是智慧、教育是追求、教育是信仰。在他身上着实体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

他是一个情感丰富、儒雅智慧、朴实善良、人格完善、高尚无私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留给人们的是思想,更是人格。许多精神性、思想性的影响,我们现在可能还远远没有体会到,我想,那种力量将会对更多的人在无法估量的时段产生影响。他的品质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

如今,陶本一先生躺在医院的病房,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精神财富的他,手术的费用是大家自发筹集的。此刻满眼泪水的我,真的不知该做些什么?只能祈祷:我最敬重的老师,一切安好!

亦长亦师亦兄亦友难忘您的教诲,为政为学为人为道无愧您的人生。您虽如此平易近人,却总是让我们心生敬仰!

陶本一先生,我最想当着您的面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都是您的学生,

我们都是您的儿女!

猜你喜欢
中学生思想语文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