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研究

2018-04-19 08:13陈静宜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职工风险管理监督

陈静宜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各方面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基于风险管理视角探讨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结合当下高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高校应加强风险管理,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高校逐渐由服务型机构转变为自主办学型机构,从单一学科型大学向多学科综合型大学转变。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使高校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资金来源也由原来全部依赖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方筹措资金,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在此形势下,高校面临的财务环境日益复杂,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近年来的高校财务舞弊事件屡有发生就是例证。因此,为了确保高等学校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健康有序的进行,高校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公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至2014年,该规范已在全国执行,初步建立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框架,指导相关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这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为高校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风险管理思想出现在20世纪前半期的美国。风险管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以Mehr 和Hedges 的《企业风险管理》(1963)和 C.A.Williams和 Richard M. Heins《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出版为标志。Williams 和 Heins 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从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 [1]21世纪初,随着安然、世通等一连串财务舞弊事件的爆发,美国推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框架将“风险管理”定义为“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的过程,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运作的潜在事件,并将其控制在企业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帮助企业达成目标”。[2]

随着高等学校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和复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大,纵观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3]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环境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已建立了校长经济责任制,但没有将具体的经济责任细化落实到各部门及个人,这使得高校的决策机制缺乏一定的有效性,不利于高校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部分高校对总会计师的设置不够重视,未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决策影响力。二是,内部控制文化欠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高校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高校是非盈利组织,不存在任何风险,忽视风险管理,导致高校在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全员的参与度也不够。

二、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足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离不开有效的内外部监督。就外部监督而言,财政等监管部门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管职责,社会监督不到位或无效。就内部监督而言,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行政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能够保证,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真正有效的监督。此外,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较为落后,大多重视事后监督而忽略事前监督和事中控制,内部审计效力低下。

三、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不完善。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明确,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依据、标准等量化程度不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没有形成全员参与评价的机制,学校全体教职工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参与度较低,无法实现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导致内控制度的改进和优化难以实现。此外高校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没有结合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全面有效。

四、高等学校风险管理水平低

我国多数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况且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数的高校缺乏长期的历史数据的积累,也没有能够建立起符合高校自身的风险测量模型,风险测量和识别方法落后,对风险评估的准确度不高。

因此高校应该以控制风险为核心,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一是建设内部控制环境。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校园内控文化建设,提倡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文化,形成全员重视风险管理、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良好氛圍。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内控制度,提高全体教职工参与内控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全体教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内控文化。内控人员的应具有较高的道德和职业素养,参与内控的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定期培训活动予以提高。

二是完善内部控制监督。高校防范风险,强化内部控制,离不开内外部监督。外部政府作为高校的出资者,有义务对高校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政府对高校的科学有效的监督,是高校防范风险,内部控制良好实施的基础。高校应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确保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促使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加强与外部审计的交流与学习,改进内部审计方法,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的水平。

三是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高校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明确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针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和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可量化程度。详细规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格式等,避免评价工作的随意性。高校应树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理念,针对可能影响高校发展目标的风险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采取对策。

四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风险无处不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高校应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高校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教职工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高风险环节应特别重视与加强防范。通过梳理高校各项业务流程,识别存在风险的业务环节,并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设计控制程序应对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参考文献:

[1]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展望 王稳 王东《审计研究》2010年4期

[2]COSO.2004.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R].

[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 李维安、戴文涛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教职工风险管理监督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什么是四个监督?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