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春景描写之艺术探析

2018-04-19 08:20张杰
东方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描写春景探析

摘要:古代诗词中对春景描写的很多,或润雨无声,或灿烂如火,或萋萋别离,或春愁无限,或春恨悲伤,我们可以看到春草绵绵,春柳依依,春鸟啼鸣,春思辗转。诗人的情感大多都是通过春的颜色、声音、形态、触感描写,借助春草、春啼、春柳这些特定意象,来抒发春喜、春愁、春伤和春恨的丰富情感。本文主要从古代诗词中对春景描写的表现手法上进行艺术分析,着重探索抒发诗人内心丰富情感的路径。

关键词:诗词;春景;描写;探析

古代诗词中描写春秋的诗句很多,诗人也大多喜欢用春、秋之间的景色变化来形容时间的流转。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名句“春风桃李花开时,秋雨梧桐叶落时”,就写出了时间流转给人带来的物是人非,离开前和归来后强烈对比的心灵之感。相比而言,古代诗人更注重对春景的描写,通过春的颜色、声音、形态、触感描写,借助春草、春啼、春柳这些特定意象,来抒发春喜、春愁、春伤和春恨的丰富情感。

一、用色彩变化来表现春之美妙

春天,色彩既淡雅又多彩,总是给诗人悄无声息中的一丝惊叹和了无颜色中的一抹亮色,季节变化的对比往往最能激发起诗人内心丰富情感。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连片的草地远远看去似乎已经绿意葱葱,但近看却好像没有了。但这种浅浅淡淡、朦朦胧胧几近透明的绿却胜过满城柳丝的浓春景色,多么娇嫩撩人、初初萌动的早春景色!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更是写出了春天繁花竞相开放的盛景。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花、江南的水如此明艳,红得比火还亮,绿的比蓝还要浓。多么灿烂的春光!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颜色如水彩般晕染开来,清丽广润!再看杜甫另一首《绝句两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绿、鸟白、山青、花红,多么鲜亮的一个春天!对春天描写最细腻的就是女词人李清照,她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么形象地描绘出了风雨过后,叶多花少的一番景象,体现出了词人心细如发的心境。

二、用声音变化来表现春之静谧

春天不是喧闹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悄然无息,人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初春已经进入盛夏。诗人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敏感,能感知春季来临声息细微的变化。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听到春鸟的鸣叫、春风和春雨的声音,诗人更能感觉到春花盛开的景象。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然之间春雨来临,淅淅沥沥无声无息滋润万物。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还有李华的《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更是用鸟鸣声反衬出了春日里山涧中四周的寂静无声。

三、用形态变化来表现春之苏醒

在古代诗人眼中往往能捕捉到春季来临时天地万物形态细节的变化,在诗词中用精彩的诗句描绘出春季万物复苏美轮美奂的形态之美。词人冯延巳的一首小词《玉楼春》中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写出了残冬进入早春时天空的变化,描绘出了春天的云像一朵一朵花,忽然爆出来,蓬勃烂漫地绽放着。他的另一首词《谒金门》,开头就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用水中淡淡的波纹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柔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样的诗句,写出了早春时景象的变化,“早莺”和“新燕”雨霖铃开始行动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花逐渐开得茂盛了,让人迷离沉醉;而萌生的小草刚刚长起,仅能没了马蹄。多么蓬勃的早春气象!我们熟知的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風一缕一缕地像剪刀一般把柳枝裁成了婀娜多姿的形态,多么传神,多么生动,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来到我们身边。

四、用触感变化来表现春之温润

春季的到来,诗人往往会用触觉感知,体味春之柔美温润。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酥软细腻,令人感知到如丝袅袅袭来的春天。张旭的《山中留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更是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季里山中云雾缭绕、氤氲之境。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人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风和煦的景象。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更是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感觉写出了春水的温暖。

五、用意象不同来表现春之情感

诗人往往借助一些意象来表现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意象一:春草。李白在《霸陵行送别》中写道“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诗人内心的伤感跃然纸上。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树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样年年生发、岁岁茂盛的春草,都是萋萋别情。草色萋萋,寄寓了他无穷的心事,尤其是别恨离愁。秦观在《八六子》中开头就写“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表现出他的恨像茂盛的芳草,因为他心藏无法释怀的忧伤。意象二:春啼。春天是杜鹃的季节,我们常说“子规啼血”,春啼也就蕴含着一种伤感。范仲淹在《越上闻子规》写道“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写出了诗人春光再好,不如归去的内心情感。贺铸在《忆秦娥》写道:“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这样的啼鸣,让人内心挣扎、纠结。秦观在《踏莎行》写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诗人客途羁旅,不胜春寒,蓦然听到杜鹃声声,内心流露出几多悔意和惆怅。意向三:春柳。春天是人们上路外出的季节,“灞桥折柳”,多为送别。李商隐在《离亭赋得折杨柳》写道:“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一半的柳丝寄托送别的心绪,一半的柳丝迎着旅人的归来。《诗经·小雅·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年走的时候杨柳依依,现在归来,雨雪霏霏,内心的哀伤谁人能知?郑谷在《淮上与友人别》写道:“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天美好的时光里,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诗词,用他们独特的艺术视角给我们展现不一样的春景,不一样的内心世界,更能让我们从中领略到古代诗词隽永不息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作者简介:张杰,高级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中职语文教学及应用文写作方面。

猜你喜欢
描写春景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春景
鹿泉岸下石窑小镇
春景
春上行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金仁顺短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