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通道规划与设计

2018-04-20 11:50
四川水泥 2018年4期
关键词:泰禾人行联通

赵 芳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1 工程实例

1.1 规模及概况:

图1 区位图

本工程位于东二环泰禾城市广场潭桥路下,地下两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656.6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为东二环泰禾城市广场人行地道,通道的东西两端连接东二环泰禾城市广场的2个下沉广场,其建筑面积为786.8平方米;地下二层为东二环泰禾城市广场地下二层机动车库联通车道,其建筑面积为869.8平方米。

图2 总平面图

通道长约64m,宽9m,地下一层层高5.4m(装修完成后最低处净高3.0m),地下二层层高3.4m(装修完成后最低处净高2.8m)。

图3 地下一层平面图

图4 地下二层平面图

图5 剖面图

1.2 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2)耐火等级:本工程为地下两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3)防火分区: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1)地下一层为东二环泰禾城市广场下沉广场之间的人行通道,单独设为一个防火分区;

2)地下二层为东二环泰禾城市广场地下二层机动车库联通车道,单独设为一个防火分区;两个防火分区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

(4)防火分隔:

1)地下一层人行地道与相邻的B地块和C地块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3小时的防火墙分隔,防火墙砌至顶板底,墙上所开门洞均常开式(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甲级防火门。

2)地下二层机动车库联通车道与相邻的B地块和C地块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隔,其防火卷帘耐火极限同防火墙.

(5)安全疏散:

1)地下一层为人行地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5.5.21.1条规定,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H≤10m,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每层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为0.75m/百人。地下第一层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为0.6人/平方米.计算公式为789.0X0.6X0.75÷100,根据计算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为3.55m。人行通道两侧均通过下沉广场进行疏散,两侧下沉广场应预留3.55m疏散宽度专供本通道使用.通道最远点至安全出口距离小于37.5m,满足规范要求.

2)地下二层为机动车库联通车道,设置两部疏散楼梯,通至地下一层下沉广场,楼梯间的疏散宽度和距离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6)通道内所有设备间的门均采用防火门。

(7)通道内墙、地、顶的装修材料均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建筑材料,或燃烧性能等级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要求的建筑装饰材料。

1.3 结构体系及抗震等级

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结构抗震等级为七度。

1.4 防排水设计

防水:本工程防水等级一级,外围护结构均采用二道防水设防。

排水:地下一层设有排水沟,排水经排水沟汇集后设地漏及立管排至地下二层排水沟;地下二层通道内设有集水坑,排水经排水沟汇集后流至集水坑,经潜污泵提升后接入市政雨水管内。

1.5 无障碍设计

出入口通道:在B地块就近处设置通往地面的无障碍电梯;人行地道设无障碍坡道、扶手及轮椅通行的平台。

1.6 设备与管线:

本工程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均为独立的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均设有配套的设备用房。

1.6.1 电气:电源就近引自B地块分配电室;计量表统一安装在B地块分配电室内。

1.6.2 给排水:设有室内排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6.3 暖通:主要设计消防排烟。

2 地下通道的作用

2.1 人车分流

地下通道的设置,将行人与机动车分流,降低行人过街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机动车提高车速,减少道路的通行压力和减少交通事故。

2.2 环境影响小

地下通道设置在地面以下,仅有出入口冒出地面,对城市景观影响小,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噪声污染。

2.3 商业回报

地下通道可与地下商城联通,增加地下商城的人流量,提高经济效益,且通道内可投放广告等,回收投资。

地下通道作为行人穿越道路的一种交通设施,其优势在于有效解决交通问题、对环境无影响,使用周期长等。

3 地下通道存在的弊端

3.1 渗水问题

地下通道由于设置在地面以下,常年受到地下水和地表下渗水的作用,若防水施工处理不当,导致地下水渗漏到建筑工程内部,将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此类问题难以修复;影响地下通道正常的使用功能[1]。

3.2 防火救援问题

地下通道由于深埋在地下,发生火灾后,热量不易散失,温度高、烟雾大,光线视线差,燃烧时间长,疏散和扑救难度大[2]。

3.3 环境问题

地下通道由于深埋在地下,室内采光、通风等无法自然调节,通常给人有阴暗潮湿的感受,湿气和异味难以消散,必须依靠人工、设备进行控制。

总之,地下通道在建设阶段,存在投资大、造价高、周期长,管理难等弊端。

4 城市地下通道合理规划、集约利用

地下通道的布局应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设计,适应道路交通流向的需求,并应考虑附近人行因增加地下通道后交通行为所发生的变化,同时对产生变化后的步行交通流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3]。地下通道布局不仅应结合当地交通状况、人流集散方向和环境特征等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外,还应结合特定的行政文化、体育娱乐、现有人防工程、商业活动地域等因素综合考虑,为远期逐步形成地下步行体系留有余地[3]。

5 结束语

开发城市地下通道是现如今城市中解决道路交通拥挤的常用方案,但是城市地下通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优缺点,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一定的规划设计原则,在兼顾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开发,避免盲目过度性。为城市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环境氛围,极大地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猜你喜欢
泰禾人行联通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完美 慈善万人行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东二环泰禾广场
东二环泰禾广场
山区旅游大跨人行索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东二环泰禾广场
东二环泰禾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