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凯 区块链投资逐步回归商业本质

2018-04-20 05:20宁新燕
创业邦 2018年4期
关键词:区块价值

宁新燕

启赋资本是业内较早关注区块链的投资机构。通过投资布比和巴比特等知名区块链公司实现在行业内的资源辐射,启赋资本不仅储备了大量的备选项目,也成为为数不多对区块链理解较深的机构。

近日,启赋资本合伙人顾凯接受了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的专访,就币圈与链圈的关系、区块链与互联网的价值联结、股权投资与区块链投资异同等话题分享了心得。

顾凯认为,区块链时代的经济模型让用户真正掌握了自己数据的所有权,从而使得整个生态体系内的参与者都可以受益,这将会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一次革命。但就目前区块链的技术成熟度和应用落地效果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投资的基本面上看,经历过2017年下半年的火热,区块链领域投资在整体上正逐渐趋于理性,并越来越回归商业本质。只有那些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落地并形成业务闭环,并且团队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业公司才能得到资本的青睐。

随着中国国内全面禁止ICO,大量“空气币”遭遇破发,仅靠一份白皮书就能融到很多钱的泡沫时代已经过去了。

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访谈实录,有删减。

创业邦:您2016年开始布局区块链,是什么引发您了对区块链的关注?

顾凯:我们一直关注对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区块链技术出现后,我们认真做了研究,认为它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就开始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标的。

创业邦:对比之前的行业情况,现在的市场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顾凯:当时大部分人把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应用,并没有意识到Token(通证)在这个体系里起到的催化剂作用;现在基本达成的共识是,没有Token的润滑或激励作用,可能区块链的价值就无法得到最好的释放。打个比方:区块链就像一个动力系统,通证就是因为这个系统而形成的交通工具。没有交通工具,动力系统就是一个虚的概念,所以是先有比特币才有了区块链这个概念。

创业邦:当时选择投资布比、巴比特,如今看来都是非常有远见的投资决策,能聊聊其中的故事吗?

顾凯:我们一直在找优秀的区块链技术公司,投到布比和巴比特也是机缘巧合:在一个论坛上,我们的投资经理听到布比创始人蒋海的演讲后马上约他见面,我们几个合伙人见完迅速形成决策,成为布比Pre-A轮的领投方。在做布比尽调的时候,我们发现70%?80%的区块链资讯都来自巴比特,于是顺藤摸瓜,主动找到了巴比特,然后就两个项目一起投了。

创业邦:当时的投资节奏跟现在相比有何不同?评判一个项目的标准有没有不一样?

顾凯:基金的投资节奏一直都非常平稳,每年四五十个项目,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区块链火热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圈子的行动力。在那拨概念红利里,我们还是在以价值投资的理念来看待,因此觉得很多项目的Token被炒那么高是完全不正常的。

等到年后回来,市场冷下来之后,我们发现,区块链的投资也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投资,还是要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能够落地,形成业务闭环的创业公司,同时其团队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仅靠一份白皮书就能融到很多钱的时代过去了。

创业邦:股权投资的方法适用于区块链项目的投资吗?

顾凯:其实很多逻辑是相通的,我们主要还是看未来大的方向,以及创业团队、技术、商业模式等,在这方面“古典投资人”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我们沉淀了这么多年的资源和经验,而且我们有专业的团队、系统的打法,跟一般的机构突然进来看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

创业邦:您对陈伟星“有时候甚至不看白皮书,跟人聊完就直接投了”的投资方式有何看法?

顾凯: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们跟陈伟星合投了巴比特,我觉得这种方式在产业爆发期有它的道理,这是为了抓住行业早期的红利。但我们作为一家专业的机构,是不能这么做的。而且陈伟星是通证投资,ICO后马上就有流动性;我们以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去后还要陪伴企业成长,帮助它做大,所以相对更慎重。

创业邦:有观点认为区块链项目现在谈应用还早,产业还在基础建设期。

顾凯:基础设施是一块,但应用我们也在看。基础设施最终能跑出来的公鏈是屈指可数的。另外我们投的非区块链项目本身有自己的客户、应用场景,也会考虑跟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当年愤怒的小鸟让大家一下子知道了触屏手机怎么玩,现阶段可能区块链缺乏的就是一个爆款产品。我们相信,未来区块链的内涵和外延会不断地被挖掘、被拓展。

创业邦:您觉得一个真正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应该包括哪几个条件?

顾凯:区块链技术作为承载价值互联的基石,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开放环境中的信任问题。因此,凡是有多方参与且建立信任的成本过高的领域,都非常适合区块链技术落地。同时,还要在当前环境中进一步思考去中心化的目的为何,为什么在这些场景下中心化的思路行不通。

目前来看,线下资产登记上链的数据的真实性其实并不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还需要用传统的技术手段来确保这一过程不会作弊,否则,一开始登记的就是虚假的信息,那就没有意义了。相较而言,金融、跨境支付、保险、游戏等领域则非常适合利用区块链的思维方式进行改造。

我们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业务场景都可以被区块链改造。但是不管技术的发展到了何种地步,最终还是要看创业项目是否真正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只有真正提升行业价值的项目才有可能借助区块链技术获得倍增效应。

创业邦:您曾说用投资“+互联网”的思路投资区块链,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关系?行业内有观点认为区块链的价值百倍于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提升的是信息流通的效率,而区块链变革和传递的是价值层面,对此您怎么看?

顾凯: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是基于互联网之上的一次升级和迭代。互联网的最大作用是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而区块链则是叠加在互联网之上,实现了价值的传递。因此,如果某些场景在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后能够大幅降低获取信任的成本,提升价值传递的效率,就非常适合“+区块链”。

其实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变革意义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很多行业在“+互联网”还没有落地的情况下就直接去“+区块链”也是不现实的。区块链技术未来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区块链引发的通证经济使得整个游戏规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用户本身作为数据和信息的提供者在互联网时代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激励,而区块链时代的经济模型使得用户真正掌握了自己数据的所有权,从而使得整个生态体系内的参与者都可以受益,这将会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一次革命。但就目前区块链的技术成熟度和应用落地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业邦:有人说互联网思维越重越看不懂区块链的商业逻辑,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顾凯:关于互联网与区块链的关系,其实巴比特的创始人长铗发表过很有启发意义的看法,他认为区块链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互成镜像,两种思维背后的逻辑也是一以贯之的,根本上还是需要考虑待解决问题的类型。

一般來说,对于独占性和竞争性的资源,适合用区块链的技术来进行资产或权益的登记、确权、分割、流通、交易等,因为区块链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可信环境;反之,如果是可复制、非竞争性的资源,则非常适合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解构。

两种思维方式的本质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用户的参与,得到他们最大程度的认可,构建更为强大的生态体系,从而使得整个体系的价值最大化。不管是Google、Facebook,还是比特币、以太坊,都代表了一种价值认同,只不过之前更多是对于其提供的效用和品牌的认可,现在是基于对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体系的信任。

创业邦:现在公认以太坊是区块链2.0,很多创业者,包括巴比特的长铗都声称要做区块链3.0,您认为区块链3.0会是什么样子?

顾凯:其实不管1.0、2.0还是3.0,都是目前大家基于区块链发展阶段的设想。这些设想一方面取决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区块链技术引发的认知革命,特别是结合Token引入的激励机制打开了各种新的可能性。

我们对于总体趋势的判断是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资产和权益登记上链,特别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资产。短期来看,很多现实资产的登记上链过程涉及到很多线上和线下桥接的环节,这是目前区块链无法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慎重选择业务场景和区块链技术的结合;长期来看,确保各类资产和权益的发行和流转处于合规、可控、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将成为区块链能够真正深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标志。

猜你喜欢
区块价值
蚂蚁区块链已落地超过40个场景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2027年全球GDP的10%将被存储在区块链上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