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量发展现状看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2018-04-21 04:53张欣竹
祖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信誉产品质量消费

张欣竹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的重大课题,不仅需要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质量发展的现状,更需要深刻分析经济发展质量不平衡、补充分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解决好“不平衡不发展”这个主要矛盾。

关键词:质量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不平衡 不充分

一、质量发展的基本状况

质量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读。狭义的质量发展,是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等实体方面的质量;广义的质量发展,则是指覆盖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程度。本文对质量发展状况的分析,是建立在狭义质量与广义质量结合基础上的质量状况。

(一)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主要体现在新兴产业和新产品持续增长,利润增加。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新产品产量平均增长16.1%,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比去年同期提高0.45%,单位GDP能耗下降3.8%。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能耗指标、投入产出比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根据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30个发达国家的评估结果,我国能耗指标平均比发达国家高出20%,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与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广泛存在。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发展,我国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制造”助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从一个侧面已经说明,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具有价格优势,而且质量水平已经得到全球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6年,10类重点消费品总体合格率提升5.2个百分点,达到90.3%。但是,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今年初发生的西安地铁事件,突出反映了我国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质量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质量作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在不平衡、不充分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

(一)质量获得感不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不仅包括就业、收入、养老等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方面,也包括消费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阶层的个性化需求等方面;不仅包括对宏观与微观质量需求方面,也包括对质量的实际感受方面。在新的时代,只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质量红利,才是实实在在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引导整个社会关注质量、重视质量。

(二)生产体系滞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成为时代特征。我们早已经过了“生产什么消费什么”的时代,今后再也不是生产企业主导消费,而是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决定消费的时代。“看消费者脸色”生产和消费,将成为今后社会生产的主流。海尔等企业推行的“订单式”生产,已经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三)服务领域的质量水平普遍不高。我国服务业创造的GDP已经占到全国GDP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大标志。但是发生在旅游、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认可程度。在新时代,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提升服务领域的整体质量水平。

(四)社会信誉普遍不足。当今时代,追求信誉与信誉不足同时存在。一方面人民群众消费习惯已经转向以信誉评价企业,信誉好的企业更加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厂家、商家不讲信誉,导致“傍名牌”、“假冒伪劣”等现象屡打不绝,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直接导致我国产品信誉下降。近年来兴起的“海淘”现象,足以说明国内消费者对我国产品质量缺乏信心,两者之间的“鸿沟”需要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中得到解决。

三、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需要大力提升质量水平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解决质量方面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赖于大力提高质量整体水平。

(一)提高供给质量水平。主要出路就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仅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什么是高端产品?不仅是利用高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包括传统产业依靠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生产出来的产品。我国消费市场的广阔性与消费群體的多元性,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要满足高端消费群体,更要满足低端群体;不仅要满足个性化需求,更要满足普通大众日常需求。只有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才能真正优化和提高供给质量水平,也才能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力提高社会信誉水平。社会信誉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目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一味指责企业不讲信誉,更应该重视政府的信誉问题。提高社会信誉,政府要带好头,只有政府把信誉放在第一位,才能向社会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政府的示范作用是其他组织和机构做不到的,政府要牵头构建包括行政许可、政府资助和招投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干部任用等多方面在内的信用审核机制,逐步实现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三)着力提高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只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质量获得感,才会不断感受到“美好生活”,才能更好激发群众追求质量的热情,反过来推动我国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价指数(CPI)、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等指标已经有切实的感受,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生态质量在内的质量也应当如此,通过定期发布质量指数,增强人民群众对质量提升的切实感受,增强群众的质量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

[2]白景明.砥砺奋进的五年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辉煌[N].经济日报,2017-9-26.

[3]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N].中国质量新闻网,2015-3-28.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猜你喜欢
信誉产品质量消费
以质量求发展 以信誉赢市场
国内消费
信誉如“金”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新消费ABC
江苏德盛德旺食品:信誉为翅飞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