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2018-04-22 01:33单海荣刘怡文闵志刚吉爱兵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真腔假腔轴位

严 肃,单海荣,刘怡文,闵志刚,吉爱兵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是指夹层仅发生于肠系膜上动脉而无主动脉及其它分支动脉受累,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疾病,文献报道较少[1-3]。近几年,随着MSCTA广泛应用于腹痛患者的诊治,SISMAD的检出率有所增高[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6例SISMA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MSCTA在SISMAD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10月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46例SISMAD患者资料,其中男45例,女2例;年龄40~87岁,中位年龄58岁。首发症状均为腹痛,时间从0.5小时~1周不等,部分伴有恶心、呕吐。体格检查均有腹部压痛,部分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未见异常。2例经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余均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或消失,后期随访夹层未见进展。

1.2 检查方法

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先行常规平扫;嘱患者仰卧位平静呼吸,扫描时屏气,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或肘静脉留置套管针团注对比剂碘普胺(含碘 370 mg/mL)80~100 mL,注射速率 3.5~4.0 mL/s,注射完毕加注20 mL生理盐水;采用主动脉对比剂监测智能触发扫描,触发阈值设置为100HU,延迟5~6 s触发动脉期。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240 mA;图像重建层厚5 mm,标准算法重建(B30f),回顾性薄层重建(层厚 0.75mm,间隔 0.5mm),均重建MPR、CPR、MIP及VR图像。

1.3 图像分析

由两名高级职称影像医师独立阅片,对46例SISMAD患者的MSCTA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评价并参照Sakamoto分型。平扫图像观察指标包括肠系膜上动脉(SMA)管径是否增粗、管壁是否钙化、管腔内密度是否增高、SMA周围脂肪密度是否增高;增强观察指标包括夹层破口位置、夹层范围,真腔是否狭窄、假腔有无血栓形成、是否合并假性动脉瘤、分支血管有无受累、肠管有无缺血;MPR图像观察腹腔干起始部有无狭窄,腹腔干与腹主动脉夹角。当两名医师诊断有差异时,相互讨论并得出统一意见,并将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2 结果

2.1 SISMAD 的临床表现

46例SISM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6例,动脉粥样硬化9例,有腹部肿瘤手术史5例,腹部外伤1例。主要症状均为腹痛,突然发病36例,潜伏发病10例,其中上腹痛14例,脐周痛7例,定位模糊25例;恶心4例,呕吐4例。

2.2 MSCTA及三维重建图像表现

按Sakamoto分型[6]标准,本组病例分为:Ⅰ型11例,Ⅱ型4例,Ⅲ型26例,Ⅳ型5例;MSCT平扫显示SMA管径增粗45例,管壁钙化9例,管腔内密度增高36例,SMA周围脂肪密度增高32例。增强显示夹层破口距离 SMA 起始部(25.2±6.5)mm,夹层范围(75.4±4.3)mm,真腔狭窄 42 例,假腔血栓形成31例,远端分支闭塞2例,肠缺血1例。MPR图像显示腹腔干起始部狭窄28例,腹腔干与腹主动脉夹角呈钝角31例,直角1例,锐角15例,狭窄合并钝角21例。Ⅰ型显示特征性内膜片和真假腔,轴位、矢状位MPR及CPR图像均可清晰显示SMA内线样或螺旋形低密度的内膜片及真假双腔;调整CPR图像角度可以将SISMAD近远端的破口显示在同一幅图像上,MIP图像显示真腔狭窄程度和长度的全貌(图1,2)。Ⅱ型轴位、MPR及CPR图像显示内膜片,真假腔,MPR及CPR显示近端破口,MPR、MIP及VR图像显示假腔呈盲袋状改变 (图3,4)。Ⅲ型轴位、MPR及CPR图像显示假腔血栓形成,表现为沿血管走行且无强化的低密度影和溃疡样病变 (图5,6)。Ⅳ型轴位表现为强化的真腔周围环绕新月形低密度假腔 (假腔内完全血栓化),血栓在MPR及CPR图像上表现为沿SMA走行的长条状低密度影,VR图像显示SMA真腔变窄(图7,8)。

2.3 治疗方式与随访情况

46例SISMAD患者中44例采取抗凝、活血化瘀等保守治疗,2例支架置入,症状均得到缓解、消失,予以出院。随访5天~32月不等,MSCTA显示SMA完全重塑2例,即夹层完全消失(图9,10);部分重塑9例,轴位及CPR图像显示假腔内血栓部分吸收,真腔狭窄程度减轻;没有变化33例。

3 讨论

图1,2 SakamotoⅠ型。图1:轴位图像显示内膜片呈线状低密度影(箭),真假腔呈双管状。图2:MPR图像显示近远端破口(箭)。图3,4 SakamotoⅡ型。图3:轴位图像显示SMA内线状低密度内膜片。图4:CPR图像显示近端破口,假腔远端呈盲袋状扩张(箭)。Figure 1,2.Sakamoto typeⅠ.Figure 1:Axial CT scan shows double-lumen sign and the linear low density shadow of the intimal-flap(arrow).Figure 2:MPR image displays the near and distal tear(arrow). Figure 3,4.Sakamoto type Ⅱ.Figure 3:Axial image shows the linear low density shadow of the intimal-flap(arrow).Figure 4:CPR image displays the near tear(arrow)'and the distal false lumen which looks like a dilated blind bag.

图5,6 SakamotoⅢ型。图5:轴位图像显示假腔内低密度血栓(箭)。图6:MIP图像显示假腔内血栓及溃疡状改变 (箭)。图7,8 SakamotoⅣ型。图7:轴位显示假腔完全血栓化,真腔受压变窄(箭)。图8:血栓在CPR图像上表现为沿SMA走行的长条状低密度影。图9,10 SMA夹层完全重塑。图9:首次MSCTA图像显示SMA增粗,假腔扩张伴血栓形成,真腔受压变窄 (箭)。图10:保守治疗后1月随访MSCTA显示假腔消失、血栓吸收,SMA完全重塑(箭)。Figure 5,6.Sakamoto type Ⅲ.Figure 5:Axial image displays the low density thrombus in the false lumen(arrow).Figure 6:CPR image displays the thrombus in the false lumen and the ulcer-like projections(arrow).Figure 7,8.Sakamoto typeⅣ.Figure 7:Axial image shows the completely thrombosed false lumen and the severely compressed true lumen(arrow).Figure 8:CPR image demonstrates the long strip low density shadow of SMA thrombus. Figure 9,10.Complete remodeling of SISMAD.Figure 9:Initial CT scan shows dilation of the SMA'the thrombus of the false lumen'the compressed true lumen(arrow).Figure 10:Follow-up CTA'1 month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shows disappearance of the false lumen'complete absorption of the thrombus and complete remodeling of the SMA on axial view.

SISMAD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由于其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常导致误诊、漏诊[7]。SISMAD发病以男性多见,特别是年龄大于50岁男性。本组病例男性44例(占总数95.7%),平均年龄58岁,与文献报道相似[8]。SISMAD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肌纤维发育不良、囊状中层坏死、结缔组织疾病等[3,6,9]。 文献报道 SISMAD 中1/3罹患高血压[3],本组病例仅6例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9例,约占1/5,与国内李鲁等[1]报道数据相似。Park等[10]认为夹层的发生可能与血管解剖结构有关,SISMAD 常发生在距 SMA 开口 1.5~3.0 cm,此处为SMA固定段与游离段移行处,受到血流切力较大。本组资料观察到夹层破口距离SMA起始部(25.2±6.5)mm,与之相符。 此外,本研究还统计了腹腔干起始部是否狭窄、腹腔干与腹主动脉夹角;发现腹腔干起始部狭窄28例(60.9%),腹腔干与腹主动脉夹角为钝角31例(65.2%),狭窄合并钝角21例(45.7%)。提示腹腔干起始部狭窄,腹腔干与腹主动脉夹角呈钝角,也可能是SISMAD的潜在诱因。当腹腔干起始部狭窄或呈钝角时,SMA内血流速度加快、压力升高,其“h”形的弯曲部前壁所承受的应力升高,内膜更易发生损伤、撕裂。SISMAD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首发症状常为无明显诱因的突发腹痛,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原因可能为血管内膜撕裂、真腔狭窄血流不畅引起肠缺血、肠痉挛[6]'也可能与SMA周围渗出刺激腹腔神经丛有关[11]。本组病例,首次CT检查发现SMA周围渗出32例,其后随访CT显示渗出基本消失,腹痛也缓解或消失,提示腹痛的发生可能与SMA周围渗出相关。

SISMAD的MSCTA表现复杂、多样,其中间接征象包括SMA增粗、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局部肠壁水肿、肠腔积液以及继发肠缺血[12]。本组研究中有45例SMA管径增粗,36例因SMA血栓形成导致管腔密度增高,32例SMA周围脂肪密度增高;1例因肠管缺血表现为肠管壁水肿增厚和肠腔积液。直接征象包括撕裂的内膜片、真假腔和假腔内血栓形成。本组15例Ⅰ型和Ⅱ型轴位图像均可清晰显示低密度的内膜片,MPR及CPR图像显示内膜片呈条状或螺旋状走行。Ⅰ型CPR图像可显示近远端破口,真假腔呈双管样改变,真腔大多变窄。Ⅱ型仅夹层近端有破口,其MPR、CPR、MIP及VR图像显示假腔呈盲袋状改变。Ⅲ型和Ⅳ型均不能显示内膜片,仅观察到假腔内的血栓和变窄的真腔。Ⅲ型假腔内血栓在MPR及CPR图像上表现为沿血管走行且无强化的低密度影和溃疡样病变,真腔受压变窄。Ⅳ型轴位表现为强化的真腔周围环绕新月形低密度假腔,假腔内血栓在MPR及CPR图像上表现为沿血管走行的低密度影,真腔受压变窄。

目前MSCTA是诊断SISMAD的主要检查方法,横轴面图像准确可靠,是诊断SISMAD的基础。MPR能在任意平面显示SMA及其分支,清晰显示内膜片的形态和走行,但不能显示夹层的全貌。CPR则可以跟踪血管走行,将扭曲的血管重组在同一平面,多角度完整显示夹层全貌。VR图像可以显示SMA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显示夹层扩张、真腔狭窄及远端分支血管充盈程度,但对腔内显示不理想。MIP图像能直接测量血管的管径,分析真腔的狭窄程度和长度,但不易区分前后重叠的血管,且对充满血栓的假腔显示不佳。

此外在分析夹层有无累及分支、分支有无血栓、分支血管开口于真腔或假腔、肠管有无缺血等较复杂情况时,要仔细观察原始图像,减少误诊、漏诊。

由于SISMAD的病因和自然病程尚不清楚,临床上对SISMAD的治疗没有统一标准,常见有3种,即保守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当临床无症状、无缺血、夹层动脉瘤无破裂,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加重时,可以行支架置入术,存在肠缺血坏死、动脉瘤破裂风险时需急诊手术[1,13-16]。也有部分学者依据影像学分型来制订治疗策略,Ⅰ型有入口和出口,真假腔血流通畅,可予保守治疗。Ⅱ型、Ⅲ型可因夹层扩大导致真腔狭窄闭塞,或假腔增大形成假性动脉瘤易破裂出血应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Ⅳ型如真腔内血流通畅,可保守治疗,若假腔血栓进展影响真腔血流,也应采取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3,6,8,17]。 本组病例中 44 例采取保守治疗,症状均得到缓解、消失;2例因腹痛持续不能缓解,行支架置入,术后症状消失。临床医师应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SCTA改变,如果没有肠缺血、出血及动脉瘤破裂,则尽可能保守治疗或密切随访,以减少不必要的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

MSCTA不仅可以明确诊断SISMAD,在治疗前评估脏器的血供状态,在治疗后的随访及预后评估中也具有重要作用。Park等[18]观察了24例经保守治疗的SISMAD患者的随访CT图像,80%的患者病情好转或稳定;其中SMA完全重塑的6例,部分重塑4例,没有变化9例,进展为完全栓塞4例,假腔动脉瘤样改变1例。本组病例在后期随访中,MSCTA显示SMA完全重塑2例,即夹层完全消失,SMA显示为正常解剖形态;9例部分重塑,表现为假腔内血栓部分吸收或完全吸收;没有变化33例,即夹层未见进展,血栓也未见明显吸收。2例支架置入显示支架内通畅,支架位置未见移位。

MSCTA检查快速、无创、可重复性好,其轴位和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清楚、直观地显示夹层发生部位、长度,评估肠管血供状态,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评估和随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由于本组病例样本量较小,统计数据有失偏颇;未就MSCTA对SISMAD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且仅探讨MSCTA与临床治疗后诊断的符合情况,无具体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另外,MSCTA检查存在辐射,应谨慎选择检查适应证。

猜你喜欢
真腔假腔轴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
主动脉几何构型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支架周围假腔残留的预测价值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眼镜光学成像与眼内屈光力需求须吻合
尤昭玲关于假腔求子临证经验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
MRI PDWI抑脂序列和DWI对肛瘘内口及分型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鉴别诊断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