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风邪袭人,“温柔一刀”让你百病生

2018-04-23 16:53张华陈瑶璇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邪风热猪肝

张华 陈瑶璇

所谓“春风十里不如你”,但早春的风远没有你想象中的温柔,它当然可以吹绿大地,也可以吹出很多疾病。《黄帝内经》记载: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意思就是,风为春季的主气,当气候变化异常,六邪发生太过或者来的不是时候,再加上人体本身正气不足,就容易感受风邪而导致风湿、风热、风寒等问题。

春三月,外邪多依附风入侵人体

中医认为,风邪为六淫之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唐梁说,风邪是诸多外感因素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说法。即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可使人患病。而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引起风寒、风热、风湿等问题。

唐梁说,通常风邪为外风和内风两种。外风由自然界风邪侵入而致,内风则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生。春天阳气升发,更易出现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的情况。实际上,早春的风乍暖还寒,这时候的风很是尖厉,夹带有冬天的阴寒,它就像无形的刀剑,很容易伤人。

风邪致病有三大特点

1.风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风邪常伤人头上部和肌肤,而见汗出、恶风、头痛、颈项僵痛、颜面浮肿等症状。唐梁说,《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春天昼夜温差大,且潮湿多雨,适合病毒、细菌繁殖,加上春天户外运动增多,人们容易出汗而后伤风,出现感冒、头痛等症状。

2.风邪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

中医认为,如果风邪侵犯关节会导致关节游走性疼痛,好像风行走不定;风邪犯表,蓄积肌肤导致皮肤团片状突起、瘙痒,时起时伏,发无定处,民间形象地称之为“风团”。故《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可以说,过敏性疾病多与风有关,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这些疾病起病迅速,病情变化快,中医治疗这类疾病时多要疏散风邪。

3.风性主动,致病多动摇不定

凡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多属“风胜则动”的病变。唐梁说,春天发热性传染性疾病也比较多,会出现热盛动风的表现,比如惊厥。老年人,特别是素有高血压,平时性子急躁者,春天阳气升发,更容易出现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内风的发作,出现眩晕、偏瘫等中风的症状。

秋冻春捂,早春还是宜避风头

既然春季风邪为患较多,我们就要注意避风。有道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样可减少我们患伤风感冒、风湿痹证的几率。唐梁认为以下3点值得注意:

1.注意保暖——避外风

俗语说,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初春乍暖还寒,气温起伏不定。此时尤其注意保暖——避外风。唐梁说,现在天气早晚凉,温差接近10℃,因此切记要随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特别是关节、颈部、背部、腹部等,这也是“春捂”的含义所在。这样可减少我们得伤风感冒、风湿性关节痛的机会。

2.注意脾胃——减少过敏

春季百花盛开,粉尘、真菌繁殖,各种致敏原增多,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当然,过敏性疾病的增加和我们自身的免疫功能也有很大关系。唐梁说,脾胃功能的强弱常常关系到免疫功能是否正常。适当锻炼可以调整我们的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清淡饮食,可以减少脾胃负担,促进脾胃功能。所以春季少食或勿食如海鲜、煎炸食物等燥热惹痰生风之物。

3.注意心情——平息内风

春季气温波动,东边日出西边雨,时常有阴雨潮湿天气,人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血压、血糖。此时需要注意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调控好心情,这样才能减少“内风”。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春天多去野外散步、踏青,促进人体阳气正常的生发;多鼓励而少批评惩罚,不要大悲大喜。这样就可以保持人的心情舒畅、气血流通,减少“内风”的发生。

>>链接

祛风药膳推荐

1.桑菊茶

用料:桑葉、菊花各10克,蜂蜜少许。泡水当茶饮。

功效:桑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与菊花同泡水,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

2.杞叶猪肝汤

用料:枸杞叶50克,猪肝100克,生姜、葱、蒜、食盐、酱油、芝麻油少许。

做法:猪肝切片,加葱、姜、蒜、生粉、食盐、酱油、芝麻油拌匀;水熬开后下猪肝,大火煮至猪肝断红,加枸杞叶,撒盐适量起锅。

功效:枸杞叶苦甘,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的功效。猪肝也有补肝明目、养血之效。

猜你喜欢
风邪风热猪肝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猪肝怎么煮才安全健康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猪肝熟透食用才安全
热伤风,喝薄荷粥
烹饪冠军教您炒猪肝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