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言“省略”的几点认识

2018-04-23 01:09黄永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中心词文意古汉语

黄永利

摘 要 在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是极常见的现象。这种省略一方面使语言含蓄简洁,在一定场合下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一方面又因它与现代汉语结构上存在的明显差异而使今天的读者阅读时增加了困难,这对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这种省略现象的特点,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文言学习 省略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

古代汉语成分的省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主语的省略

在古代汉语中,如果句子意思前后相承,后一句中主语所表示的意思是前面句中提及的事物,则此主语可省略。如: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这儿,“非不贤也”句省略了主语,这主语表达的意思即前一句中提及的事物,前一句提及的事物有“上”与“先王之法”,但据最后“为其不可得而法”来判断,省略了的主语应是指“先王之法”。即:(先王之法)非不贤也。

有时,承前面句中提及的多项事物,后面的句子可以出现主语的连续省略。如: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殽之战》)

这儿,“及诸河”、“则在舟中矣”两句均省略了主语,第一句提及的事物是“公”、“阳处父”、“之”(孟明等人)三者,根据第一句兼语式的句意判断,“及诸河”的主语当指“阳处父”,“则在舟中矣”的主语当指“之”(孟明等人)。即:(阳处父)及诸河,(孟明等人)则在舟中矣。

有时,承接前句中提及的多项事物,后面的句子可以出现主语的交叉省略。如: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殽之战》)

这儿,“哭而送之”的主语为蹇叔,但并非承接于“蹇叔之子”的“蹇叔”,而是承接前文中出现的劝阻孟明等人出师的蹇叔。因为,在这段文意中,即使把“蹇叔之子”改成另一位大臣之子,后一句省略的主语还仍然是蹇叔。

从这儿我们也能进一步看到,后一句中省略主语所表示的内容,在前面句中一般都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2谓语的省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谓语是不能省略的,因为它在句中说明某一人或事物“怎么样”,这是要说明一个完整意思的最基本的成分。但在古代汉语中,在足够的前后文意的提示下可以省略谓语。如:

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这句话中说明了人物是谁,也交代了时间与地点,但未说明这人物“怎么样”,这就是省略了谓语。從下文中史可法“谋于狱卒”入狱看望左光斗之事可以明白,这儿省掉的谓语应是“等待”、“等候”之类的词语。即:史朝夕(候)(于)狱门外。“于”是介词,也省掉了。这就是由后文提示省略动词性谓语。

有时,辩明动词性谓语的省略情况相当复杂。如: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孤立地看这句话,要判定省略了什么成分是很困难的。因为这儿有几种可能出现的省略:第一,如果“王”作动词用,表“称王”,那么它的前面就省略了主语。第二,如果“王”作名词用,这儿就省略了谓语。而省略谓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王”作主语时的谓语省略,另一种是“王”作为宾语时的谓语省略。但从句前文意看出,孟子是因不愿在齐王面前讲述“桓文”之事,才提到“无以,则王乎”,那么,这儿的“王”就必然是孟子在“不能不说”时要讲述的对象,即“称王”、实行王道的事。这样,这儿省略的就是以“王”为支配对象的谓语,而它的意思也只能是“讲述”,“说”之类的动词。

3宾语省略

在古汉语中,有些句中的动词或介词后的宾语可用“之”时,这种宾语往往可以省略,因为,读者这时可以根据前文中被这个“之”指代的事物确定宾语。

动词后宾语的省略有以下几种情况,如: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荆轲刺秦王》)

这儿,及物动词“念”的后面省略了宾语,这儿的宾语即为“之”,它指代的是前面荆轲为说动樊于期的心而提及的“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这件事。

4介词省略

在古汉语中,构成介词结构的介词本身也可省略,这种现象较常见于“于”,“以”的介词结构中。

例如: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公子引侯生上坐,遍赞(于)宾客。(《信陵君窍符救赵》)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以上几句中,括号中的“于”都为原句被省略的介词,它们可分别理解为“比”、“向”、“被”等各种意思。

以上各句中括号内的“以”均为被省略的介词,它们分别表示“用”、“认为”的意思。

5中心词省略

在古汉语中,被修饰成分修饰的主体即中心词也可省略。

例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这儿,“非常”后省略了被它修饰的意思为“事件”之类的中心词。这是定语后中心词的省略。

以上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几种句子成份省略现象。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句子中省略的不只是一种成份,而可能是多种成分。特别要提出的是,有些多种成分省略的句子并不像前面的例句那样,因有很多的“字意空白”而容易被我们发现。有些省略句可能从结构上看是完整的,因而容易被读者忽略,结果造成对文意的误解。

综上所述,对古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如果从中学语文教学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两点:

(1)句子成分的省略在古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省略并不是无规则的,它是在能通过前后文对照完整地理解句意的前提下出现的,所以,它是“结构性”省略,而非“意义性”省略。

(2)我们在阅读古文时,不能仅仅根据句中已有的文字判断句意,而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也就是说,阅读古汉语时不仅要从句中“归纳”文意,还要从文意中“演绎”句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生阅读古文不仅是理解了文章,而且还能借此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推理能力。

猜你喜欢
中心词文意古汉语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Why I ride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借你一双明亮眼,力拨迷雾见阳光——破解文言文文意理解常见设错方式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
“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的多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