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知识迁移,提高学习能力

2018-04-23 01:09吕文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知识迁移学习能力

吕文丽

摘 要 所谓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从影响的效果来看,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知识迁移的情景不论在教学或者学习中时常遇到。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迁移,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都会受到旧知识的影响,尤其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正迁移的现象是很多的。因此,就需要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动学生学习内需,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促进解题的求异能力,提高认知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 知识迁移 学习能力 初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任何新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这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学习迁移能力直接涉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涉及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与问题解决上。积极的、能动的学习迁移,不仅促进学生今天的学习,也影响学生明天的发展。学习迁移是学习中的普遍现象,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几乎就有迁移的发生,并把教学视为“为迁移而教”。所以研究学习迁移的规律对实现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简述了学习迁移的概念,主要以中学实际教学为例展开简单的论述。

1提高学习迁移能力的几个途径

1.1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迁移

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是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有效迁移量越大,与原有认知结构构建的很好密不可分。因而“为迁移而教”应当成为数学教师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点,在每一项数学活动中都应注意创设和利用有利于积极迁移的教学情景,促进有效的迁移的发生。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智力活动方式是观察、分析、概括、比较。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概念会直接影响到几何垂直概念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迁移就是由于它们的反应“垂直”而行起的。如果学生能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就能实现学习之间的迁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利用己有知识的特点来学习新知识,促使正迁移实现。

1.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极大化

积极性知己决定学生是否有兴趣学期的因素之一,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而学习,喜欢学习什么等,都能够通过其积极性来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距离最短问题的一节习题课上,首先,提出问题,我们从河岸一边有M点、N点,从M点划船到对岸P点位置再划到N点,问:P点的位置在何处时,划船的距离最短?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可以在本子上通过画图,做出很多种方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发现通过做对称找出了P点,因此问题就迎刃而解,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培养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图形认识初步”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观察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几何图形,归纳出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图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一些图片,提高了学习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维持下去,就会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去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了自身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为学习迁移奠定了基础。

1.3对发散性思维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发散性思维是非常规常规,寻多变,多途径寻求目的的思维。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以下几种训练来强化发散思维的训练。如下:

(1)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做到:首先学生要对相关概念形成一些定理以及结论推导的过程掌握的得心应手,这样才能在做题中对题目一题多解及多题一解。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手段,能将多个知识点交汇与一题中,而多题一解你那个充分体现出其概括和归纳能力。

(2)一题多变的训练。在中学数学中,一题多变是实现非“题海战术”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题目看起来很平淡,但蕴含信息量很大,是一个可发掘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去。除了类比变题,还可引申变题甚至进行推广。让学生在一题多变中开阔思路、提高能力,通过解一题,带一片,强化了解题的求异能力。

2教学启示

首先,教师要根据有关理论,如果学生能对新旧知识作出概括,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就能实现学习之间的迁移。因此,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共同要素)是实现迁移的基本规律。这样,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考虑现实已有的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特点来学习新知识,促使正迁移的实现。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有一定的了解,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

因此,在教法上,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掌握普遍适用的数学方法,而且要帮助学生概括数学知识,使之成为一个系统,从而提高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概括水平。

最后,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运用自如,触类旁通,促使正迁移的发生。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学习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以至于解题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顺利实现学习的迁移。

参考文献

[1] 王丽琴.学习迁移的教学论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0(06):13-15.

[2] 余会梅.浅谈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A3):108.

猜你喜欢
知识迁移学习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对绳子张力的讨论
几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