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进程

2018-04-23 07:37谢珂
南方文物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展史新媒体

谢珂

摘要:中国的公众考古新媒体传播始于1998年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考古信息大众化传播,迄已走过20年历程。其间,公众考古网络化传播大致经历了媒体传播期、考古人自媒体传播期、考古人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全媒体传播期三个阶段。新媒体的出現和发展调动了公众参与考古的积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实现了公众考古追求的公众化和社会化互动效应,为公众考古传播提供了全新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史;公众考古传播

中国公众考古学经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不仅现已成为国内外考古界与公众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文化热点,同时,更是考古学一级学科下一个较为重要的新兴专业生长点。目前其主要的实践形式有四种,分别是:公众考古传媒、公众考古教育、公众考古活动与公众考古展示。其中,公众考古新媒体又是现下公众考古传媒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即为公众考古新媒体。

考古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在近些年互联网不断快速发展与中国网民规模不断壮大的大环境下,现代通讯技术的迭代性更新发展,不仅为中国公众考古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更提供了众多的潜在受众与传播形式。而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体发展的重要代表——新媒体,与以往大众所接触的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但在传播媒介与途径上有了更大、更快的革新与进步,同时,在公众考古信息的传播方式与形式上也比传统媒体更具多元性与互动性的优势。因此,适当性地厘清中国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历程,对考古新媒体各个时段的发展规律与阶段性特征予以系统性总结,不但是时代所需、公众所需、学科所需,同时也是公众考古学进行深入实践和探索研究应具有的题中要义。

一、公众考古新媒体的要义

要想对中国的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做一个通盘的了解与研究,首先应对新媒体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梳理与界定。目前,新闻传播学界较具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对于“旧”而言,即广播相对于报纸而言,是新媒体,电视对于广播而言,也是新媒体,而网络对于电视,更是一种新型的新媒体形式。

而美国《连线》杂志(Online)却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出发,直接把新媒体界定为了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对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意即新媒体是网络媒体的代名词。

综上,新媒体在近十年间虽已衍生出了各类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新媒体传播形态,但目前学界对于新媒体这一概念的定义与构成仍处于一种见仁见智的状态,其大多都是从传播学角度对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传播特点等进行一种传播学上的专业性研究,而从公众考古传播的角度来对其概念的廓清与界定仍旧较少。

本文认为,公众考古新媒体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科学信息和文化服务的新媒体传播形态,其强大的互动性、消息传递的即时性、接触的易得性以及多媒体传输与数字化等特性,应是本文公众考古各类新媒体所具有的核心性特征。

二、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公众考古的不断深入实践,中国的公众考古新媒体传播实际上也将陆续走过近二十年的路程了。而在整个公众考古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中,又以考古类的门户网站、网络社区、微博客以及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应用最广,受众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因此,笔者将以上对象作为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与分期划分依据,希望在对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做以全面梳理与阶段总结的基础上,使考古人今后能更好地认识到新媒体这一特殊传播形式与其功能。

依据中国互联网不同媒介形态发展与其传播特征.本文将国内的互联网大众传播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以门户网站、论坛为代表的web1.0阶段;二、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wed2.0阶段;三、以微信或其他新媒体为代表的web3.0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可分别对应中国公众考古新媒体传播历程中的三段重要时期,简如下表一:

三、公众考古新媒体各阶段特征

1、以媒体为主的媒体传播期(1998年-2004年)

1998年起,中国国内的门户网站逐渐建立,带动了中国公众考古新媒体传播的起步。由于当时互联网技术尚不成熟,国内信息的传播方式显得较为单一。当时中国大多数网民主要是通过各类不同性质的门户网站和论坛来获取信息,中国最早的考古类网络新闻便也随之而动,逐渐开始了面向大众传播的历程。

①门户网站的考古信息传播

中国最早的公众考古网络化传播,从广义上说,应是始于中国商业性门户网站“新闻中心”、“新闻频道”的建立。在中国互联网连网的初始期,国内的一些商业性网站为向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转化。从1998年下半年起,便陆续开始把新闻作为其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传播点,为此,许多网站开辟了单独的“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新闻中心”的新浪网。此后搜狐、网易等其他门户网站也陆续建立新闻中心.而公众获取考古新闻与信息的渠道也便由此得以不断增多。

另一方面,早期的传统媒体为扩大其读者范围,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与其国际影响力,也曾有过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网站的作法。但总体来说,相关网站建设尚较初级,在内容上基本与母版没有什么区别,设计排版上也较为单调和呆板,仅仅是作为一般性传统媒体平面化传播资讯中的一个电子版补充而已。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后,才开始逐步有所改善。

约从1999年开始,传统官方媒体网站逐渐开始尝试建立有关数据库,并以设立超链接方式来便于读者查阅、检索信息。而后,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官方媒体网站不仅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制作生产方式,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来进行考古新闻的报道,同时还通过一种横向联合,从以前的单打独斗转向了联合性的合作发展模式。

以新华网科技频道下的“考古发现”栏目为例,新华网首先不仅在信源上拥有国家规定所属的新闻采访权优势,还有获取最佳第一手考古资料的渠道和途径,在其信息的合作生产上,可凭借其自身一批专业的新闻报道队伍和与其他地方媒体合作的形式,让新华网的考古新闻与报道充分获得内容上的质量保证和题材上的丰富多元。而人民网科技频道下的三级栏目——“考古探秘”也同样如此,其内容不仅涵盖了考古新闻的深度报道、考古人物展示和图片说明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在具体的传播形式运用上,同时增加了考古评论、考古分享等多类不同的传播互动,是国内综合性门户网站中公众考古信息传播与受众互动结合的较好的一类。至此,我国考古新闻信息的大众化网络传播,在商业性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网站的共同推助下,开始呈现出一片积极发展态势。

尽管以上这两大门户网站已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制作和传播考古信息,但尚属考古信息网络化传播的起步期。换言之,真正意义上的公众考古新媒体传播,应当以考古文博人所建立的门户网站为标志,即以考古文博人及其视角所进行的自觉性为主的公众考古传播。

我国的考古文博网站出现在1990年代末.目前考古文博单位建成的网站共有203个,其中,由考古机构设立的并具有一定公众考古传播意义的考古类专题型网站却仅有17个,仅占到全国考古文博网站总数的8%。这类网站的内容大致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宣传概述类,多为单位简介、组织机构、历史沿革等基本信息介绍,一般置于首页的最前面;第二、考古资讯类,这类版块主要是用于更新考古文博单位最新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或国内外最新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信息;第三、教育服务类,主要是面向普通大众,以对大众进行公众服务或展示教育功能为主;第四、公众参与类,这部分多是以设立公众考古版块、论坛交流或访客留言等形式为主.其特点在于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方便彼此沟通交流、与考古深入互动的网络参与形式。各家网站情况,大体可参见下表二:

在以上17个考古网站中.以专业性的学术考古型网站诞生最早,少数的几个公众考古型网站或公众考古部分模块都是近年来开始逐渐建立的,这主要与我国考古工作者对公众考古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有关。此外,目前大部分省一级考古研究院所对考古网站中公众考古板块的重视尚嫌不够,数量偏少。换言之,加强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导向性意识,满足社会公众对考古成果的关注度,是今后诸多考古网站需加大内容建设与投入力度的一个方向。

②网络社区的考古信息传播

网络社区,也称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由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格尔德于1993年在其《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一书中首次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借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其强调共同的精神状态、团体意识和生活方式所汇聚成的强大社区凝聚力与用户粘性应是其最大的特色。

而发展至今的“网络社区”,不但在概念上早已和以往大不一样,在具体组织形式上更是日臻成熟,种类也更加纷繁多样,甚至几乎已经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所指的考古类网络社区则是特指以网络论坛和贴吧这两种为代表的,具有较大公众考古传播意义的社区形式。一般而言,拥有强大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是考古类网络论坛与贴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的网络社区如果从网络论坛的诞生开始算起,也已走过将近20个年头的历史。其实早在中国内地尚未开通互联网之前,一些研究机构的少数专业人员就已经开始自己尝试试用网络论坛进行交流并建立网络站点了。至1994年中国大陆开通互联网之后,网络论坛才逐渐被人所认识。至20世纪末,中国的网民开始接受网络论坛,论坛的数量和用户量也逐渐扩大。此后的1998年-1999年,“西祠胡同”、“天涯社区”纷纷诞生,并以各自独具特色的网络社区服务来吸引争夺受众资源。而论坛的公众考古传播也差不多始于此时。以下为中国公众考古网络社区分期表三。

2、以考古人为主的自媒体传播期(2005年-2012年)

至2005年,中国网民用户便开始首次进入亿级规模,同时宽带网络的用户达到5300万,首次超过窄带(电话拨号上网)用户。这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传播全面进入Web2.0时代。本文通过博客和微博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来讨论分析进入Web2.0时代后,中国公众考古新媒体传播所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

①考古类博客考古信息传播

博客进入中国的时间是较晚的。自2000年初台湾地区的一篇《网录:一种新内容形式的崛起》文章发表后,Blog的概念才开始进入中国,而至2002年8月,博客中国的开通才标志着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至2005年时,不仅大量新兴的Web2.0网站开始提供博客服务,而且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加入这一行列,促使博客得到空前普及。依据中国网络传播的发展与公众考古网络化传播同步的发展特点,笔者将考古类博客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段:

第一阶段(2002年-2004年),这段时期主要为博客的小众化发展阶段,即初始阶段。这一时期最早使用博客的第一批考古人,可以2004年在天涯开通注册的“理想的小茅屋”为代表,由于这类博客的博文内容、语言风格较为生活化、常态化,故更容易给人以感同身受的文字生活体验,颇受网友欢迎。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段时期是考古人逐渐开始接触博客的肇始期,但这类博客最初的发文目却仅仅只是作为个人生活的网络记录平台,考古人還未真正萌发利用考古博客进行公众考古传播的主体性意识:

第二阶段(2005年至今),这段时期主要为博客的大众化、普及化阶段。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至2007年,中国博客作者便已达4700万,博客文化现象形成。这段时期也恰好是考古类博客开通的高峰期,不仅涌现出了众多考古专家、学者开设的博客,也出现了以普通公众为主要用户的一般性个人博客,甚至一度形成了精英博客与草根博客共舞、实名博客与匿名博客并存的局面。在此期间,公众考古型的博客也逐渐出现。其中,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开通的搜狐博客——“公众考古试验田”更是目前所有公众考古型博客中开设的较为成功、也较具影响力博客的典型代表。

“公众考古试验田”是高蒙河教授于2007年4月7日在搜狐上开通的一种公众考古型博客(图一),截止至2017年底,该博客共发文477篇,访问量达2689,225次,评论达3530篇,还有近百篇公众考古类的博文被直接推送到了搜狐博文首页。该博客以题材广泛,种类多元,内容丰富,叙事通俗为特点。其博文选材涉凡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学、艺术史等多门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与学术理念,并有意结合一些考古热点等,为网友们做趣味解读、条理分析,寓教于乐,寓理于文。而在叙述风格和叙述手法上,博主也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经常运用对比、引用、反诘、隐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并以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为读者呈现考古人、考古事、考古观。

②微博考古信息传播

微博,最早起源于美国的“Twitter”,我国新浪于2009年推出微博平台,至2010年,其微博注册用户数为5000万,到2011年,其注册用户已突破了2.5亿,一年时间翻了5倍,其成长速度之快、使用用户之广,使其成为了在2010年以后国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其间,微博的公众考古传播发展也随之而兴.可大体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阶段,2009年至2010年,为考古微博的起步期。由于新浪微博刚刚上线,正处于试水期,因此考古人开通的新浪微博数量总体较少,考古类的微博主体主要以考古文博专业的大学生团体为主。传播主体年轻化、交流内容生活化、传达信息碎片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总体上,此时考古类微博的传播处于较为被动的自觉传播期,尚缺少公眾考古主动性传播的问题意识。

第二阶段,2011年-2013年,是考古类微博发展的高峰期。考古类的微博在其注册的用户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传播主体也开始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传播内容变得丰富和生动。这段时期的考古类微博逐渐呈现出主动性传播的特点,变以往的自发性传播为自觉性传播,考古微博的公众考古效应开始逐渐显现。

第三阶段,2014年开始至今,考古类微博逐渐步入衰退期。这一时期,由于微信的出现,微博上的使用者开始逐渐减少,大量用户将其注意力移植到微信上,这时的微博与微信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的“微”型态传播模式。

3、以考古人、公众为主的全媒体传播期(2013年至今)

到2013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则继续呈现着快速增长态势。截止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7.10亿,手机网民更超6.20亿人.网站达423万家。此时进入Web3.0时代的公众考古网络传播,随着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又呈现出另一种全新的传播态势——即全媒体式的多方位信息融合传播。在这一时期,又可以微信和其他新出现的考古新媒体传播作为该阶段公众考古传播过程中的代表。

①微信考古信息传播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基于智能手机,可实现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其包括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大众传播三种不同的传播形式和点对点、一对多式的超强新媒体传播特性,因而广受大众喜爱和应用。

微信在近几年迅猛发展,曾先后经历了6个大版本和无数小版本的发展变化,从单纯的手机即时通讯工具逐步发展为了具有新媒体形态、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功能的新型网络应用。至2015年底,微信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已达6.97亿。其中.作为汇聚了超1000万的公众账号和20万第三方开发者的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之一。

与此同时,2012年《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及2016年国家文物局新颁《“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强调了互联网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深度融合的社会现实,表示今后的考古文博人士要积极并善于运用微博、微信,要将微博、微信的社会化使用也正式纳入考古文博行业的公众互动中来。

从整体上看,考古微信公众传播的发展,其实也与微信自身功能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其传播历程课大致分期如下表四: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微信的整体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就考古微信传播的整体情况来看,其传播历程依旧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发展时期,即考古微信初步发展期和考古微信的蓬勃发展期,这两个时期的主要分期标准在于初步发展期主要是以考古人的人际交流为主,后来随着微信功能的改进,逐渐增加了朋友圈分享及公众号推广等功能,而这两项功能的推出则意味着微信考古的信息传播开始具备了一定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效果.尤其是考古公众号这种一对多式的精准信息模式更为微信考古信息的推送与传播提供了一种更加新式的传播渠道。

②其他考古新媒体信息传播

而在当下的公众考古全媒体发展期,除了微信这类极具传播效力与传播影响力的公众考古新媒体形式外,随着人类文化的演进和新技术的迭代发展,现下又出现了多种功能各异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以考古文博类的APP客户端为例.APP是现下智能化、大数据式应用的一种智能终端形式,同时也是现在的考古文博界和公众运用的较广的一种考古传播新形式。以“博物馆·看展览”为例。“博物馆?看展览”云平台是一家当下集展讯推送、智慧讲解、博物馆活动资讯和博物馆行业信息等于一体的博物馆信息传播新媒体平台。在该平台上,用户不但能通过图片、文字、多媒体及触摸引导形式直接性地获取博物馆信息,同时,用户也能以发布、评论、打分或微信、微博关联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信息的资源分享与互动交流。此外,该平台还建立了较为强大的用户数据搜集与分析功能,可其合作的博物馆提供较为专业的观众数据,进一步地为博物馆的策展与决策提供相应地数据库支撑。此外,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每日故宫”等故宫系列APP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汇”APP也都是目前考古文博界公众宣传较好的一类APP。

综上,中国公众考古新媒体的传播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以媒体为主的媒体传播期、以考古人为主的自媒体传播期和以考古人以及公众为双向导向和互动体验的全媒体传播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又分别存在着不同的新媒体传播互动形式和其相应的时代性特征。

目前,从考古新媒体传播的总体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的公众考古网络化传播日益呈现出一种增强互动体验、更加个性化、人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良好态势。换言之,中国公众考古新媒体传播已经开始随之步入新一轮发展期。

猜你喜欢
发展史新媒体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浅谈我国会计发展史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明晰主线,品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