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2018-04-23 07:37郭蓓
南方文物 2018年3期
关键词:遗民故国八大山人

郭蓓

在南京市博物总馆众多馆藏精品中,珍藏了一幅明末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这是一张大幅的纸本竹石图轴,纵165厘米,横89厘米。此画用大写意的手法,画了一座山石和一丛竹子,用笔简洁、大气。细细观赏,画中的山石没有棱角,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关键是山石没有立足之地,锥形的石根暴露在外。可以看出这幅图的构思是,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整幅画的画面简单冷逸、孤独幽愤,充满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画的上方落款“八大山人画”,下钤白文印章“八大山人”(封三)。

一般来说,水墨画中对竹石的描绘是俊秀清逸、明洁优雅的,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典雅清新的感觉,而这幅画笔墨精炼放纵、构图大胆、造型夸张、风格豪放,所绘景象给人一种萧索冷寂、满目疮痍之感,那一大块形状怪异、头重脚轻、岌岌可危的石头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自古画家敏感、多情,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寄托在作品的形象里,借助客观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在作品的内容选材上也多趋向于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事物,通过这些事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所谓托物以言志。任伺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和情绪表达,大多数都与其身世和经历关。显然,这幅画的作者是想通过这种怪诞的艺术创作方式向世人表達自己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情感,而选择这样的创作方式应该与作者特殊的身世际遇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幅画的作者八大山人俗名朱耷,原名朱统筌,明天启六年(1626年)生于江西南昌一个衣食无忧的宗室家庭,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世孙,是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也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八大山人的祖父是一位诗人兼画家,父亲擅长山水花鸟,叔父也是一名画家,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再加上聪明好学,八大山人的艺术才能在他幼时就展现出来。在祖辈们的艺术熏陶下,他八岁能诗,十一岁能画绿水青山,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学习环境,为这位大师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兵戎四起,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八大山人全家由南昌王府迁居至新建县洪崖山避祸。不久以后,八大山人的父亲去世,那时他刚十九岁。面对国破家亡残酷的现实,八大山人内心极度忧郁、悲愤,强烈的民族意识、沉重的家国之恨、决绝孤傲的性格等种种主观客观因素使得他愤然闭上了嘴,假装聋哑,为了逃避清廷追杀迫害,他被迫出家,在深山老林隐姓埋名,法名传綮,字刃庵,59岁弃僧还俗后取八大山人号,一直用到去世。八大山人还俗后,孤独一人定居南昌,食不果腹,穷困潦倒,以卖画为生,在满目疮痍的小庙中艰难度日。从1648年落发为僧到1682年前后蓄发还俗,八大山人在寺院中度过了30多年。相关文字资料显示,在八大山人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纵观八大山人的一生,虽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尝尽人间疾苦,但他从不贪享清廷的恩舍,不肯与清人合作,从不为清廷的权贵画一花一草。他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故国一直在他的心中。

艺术家的产生以及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有其时代必然性。仔细观察这幅画,不难发现,整幅画的画面笔墨简练,给人以枯索冷寂、满目凄凉之感,同时,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出八大山人当时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所以说,八大山人的艺术创作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他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更替,那是夹杂着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时代,是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时代,整个时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八大山人从皇室宗族沦落为隐姓埋名、寄居山野与世隔绝的前朝遗民,家国巨变的残酷现实导致了他在生活与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前朝遗民,八大山人对绘画作品有着特殊的表现方式,他更注重自我心灵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始终缠绕着他,他将自己强烈的情感融入画作,画作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慷慨悲歌以作画传达,寄情于笔墨之中。坎坷的人生阅历,使得八大的画作不能像其他画家一样直抒胸臆,而是要通过晦涩难懂以及变形、夸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将自己鲜明的爱憎情感渗透在每幅作品中,他一边宣泄着内心的愤恨,一边向世人展示他不屈的精神,可以说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造就了他绘画的特点,他把满腔愤世嫉俗之情从笔墨中宣泄出来。面对人生的磨难,八大山人在艺术中得到了安慰,只有艺术才能抚平他心中巨大的隐痛,掩盖他人生的孤寂,道出他拳拳爱国之心。

30多年相对清净的僧院生活,八大山人居身寺庙,潜心禅理,他以书画阐发禅理,寄托情感。经过岁月的打磨和长期的凝练实践,八大山人广泛地汲取了历代名家的优秀技法,在此基础上融入复杂的个人情感,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风貌,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不易模仿。他的绘画在笔墨上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在章法结构上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用笔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是情感与技巧的高度结合。

作为明末清初卓越的画家,八大山人在绘画上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著称于世,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记述他“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写菡萏一枝”透露出八大山人幼时学画即喜绘花鸟。他的花鸟画在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的描述,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作为遗民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常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充满倔强之气;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以此来表达国破家亡、山河不在,充满了哀思和无奈。八大山人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他通过独特的构思,用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奇怪夸张的变形画来表现自己强烈的个性和主观情感,以此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浓浓的遗民情怀。此外,他对于书法、诗跋、篆刻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篆刻形体古朴,独成格局,并且他主张在画作中展现书法用笔的玄妙与神韵。虽一生跌宕起伏备受人间凄凉,但是八大山人在花鸟画、山水画和书法艺术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其出神入画的笔墨,深远博大的意境,超凡脱俗的胸怀,为世人所仰慕和尊崇,是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八大山人一生创作有大量的书画作品,由于其人生经历曲折.所以其书画款署由于年代的不同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而“八大山人”应该是后世熟识度最高,也是接受度最广的名称。但此款署也因为创作时代的不同经历着不同的变化,在八大山人59岁(1684年)到69岁(1694年)期间,“八大山人”之“八”字写作“><”,转折明显,形态奇特,即后世归纳的“八大前期”。而从70岁(1695年)直到他八80岁(1705年)写作“/\'.,不再具有转折,而是回归普通写法,即所谓的“八大后期”。因此,从八大山人款署方式来看,随时代和经历的不同具有明显变化,特点突出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这幅《竹石图》中八大的署名,很明显是属于“八大前期”(1684年-1694年)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八大山人在其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八大借以这种特殊的落款,来表达故国沦亡、山河破碎,自己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的心情,由此可见,遗民情感伴随了八大山人的一生。

再看这幅《竹石图》,画面中一石一竹,硕大的山石无立锥之地,石头看上去是实的,实际上是空的;横斜的青竹孤单无靠,缺乏生气,给人以荒凉之感,以此隐喻满清王朝摇摇欲坠、根基不稳,同时也隐晦地告诉人们他尝尽人间冷暖、受尽世间委屈又铁骨铮铮不可屈的民族自尊心。这幅画作笔墨简朴豪放,构图舒朗明快,向世人展示了八大山人绘画雄奇朴茂风格,寥寥数笔,气韵极佳,用笔用墨虽少,却表现出充沛强烈的情感,意味深刻,正如八大山人自己所述:“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夫子自道,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所寄寓的深刻的家国情怀。整幅画作大气磅礴,寓意深刻,感人心脾,实为精品。

猜你喜欢
遗民故国八大山人
图说书法(179)
伤心人别有怀抱
八大山人:我很惨,但我有胜算
故国·青铜
品朱耷《安晚帖》诗画,悟“真”情
遗民傅山的书法艺术探析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流向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
月光如水
试论清初边塞词中的遗民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