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独裁者》中艺术即自由的成分分析

2018-04-24 13:01龚若林
报刊荟萃(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阿多诺独裁者自由

摘 要:“艺术即自由”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的重要理论之一,阿多诺认为是艺术使人能够获取“不自由中的自由”的为数不多的领域之一。甚至在企图从体制上否定自由的社会中,艺术也能让人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因此,阿多诺强调艺术所呈现出的和谐的可能性与被认为不存在且不能得到和谐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影片《独裁者》中用喜剧和讽刺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进行调侃,引人开怀大笑的同时发人深省,其内容之深刻,语言之犀利,对社会阴暗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披露,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自由在艺术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也直接证明了阿多诺“艺术即自由”的观点。

关键词:艺术;自由;阿多诺

《独裁者》讲述了中东宗教极端国家瓦迪恩的独裁者阿拉迪恩经历过谋杀与叛变后转变思想,从而完成国家真正“民主化”的一个故事。《独裁者》这部影片用艺术的自由表现形式和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来阐述这个世界中存在政体和社会的不合理性,也可以称之为一种精神上的“乌托邦”,赤裸裸的揭开政治的丑恶。影片的一开头便出现了典型的美式嘲讽做法,而且主角在形象设定方面无一不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联想到萨达姆的“大胡子”、卡扎菲的“女保镖军团”。这样的影片、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很容易被开放国家的大众所接受,但确无法得到上面隐晦提到的国家的认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艺术的自由,也是艺术在表现自由,引导民众敢于对强权说“NO”。为什么在谈及阿多诺艺术即自由的理论在影片实际中的运用选取的是《独裁者》这部电影,我想一方面是向艺术大师查理·卓别林的《大独裁者》进行致敬,另一方面是因为《独裁者》的选材大多基于中东地区,可以说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就是基于现实基础。《独裁者》这部影片在第一次观看时,观众可能会笑,但是返回来重新看笑点回味的时候,大部分应该是选择思考而不是嘲笑影片本身的丑角。影片每一个笑点都是基于现实中独裁整体再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影片中层出不穷的吐槽点,无一不是把上流社会高高在上的名流们拉下“神坛”,自由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撇开名利的外衣,实际上人和人没有任何区别。

但我们抛开《独裁者》是喜剧的事实后可以发现,整部影片实际是从讽刺独裁的角度出发,反讽了整个民主体制的“不民主”。每个艺术家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式社会构想,虽然影片刻薄的对独裁整体进行了嘲笑和讽刺,但民主在作者心中也不尽完美,民主的缺陷就像主角阿拉迪恩喜欢的佐伊那样,短发、平胸、个子矮,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纯粹的人,所以现实中也不可能存在“完人”和完美的政体。所以作者在影片中也自由的表达了自己对整个世界的希望,希望能够社会能够进步,能够从发展中发现自身的弊端并把之清除,但《独裁者》这部影片所揭示的远不止表面这么简单。有人曾说过“纯粹的独裁要好过腐败的民主”,但是事无绝对,任何事物存在既有两面性。没有什么人能够与时俱进保持自身成长不犯错误,这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独裁就是封建的君主制。封建社会不仅不存在人权的说法,也使少数人占据了全民创造的财富资源,使得普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民主在目前虽然被看做是最符合社会发展和自然规律的一种制度,但民主只不过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模型。

《独裁者》这部影片实际上是作者再向观众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到底世界上存不存在真正的民主”。就像阿拉迪恩在影片最后称赞独裁的好处那样,控制媒体、让整个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可以污蔑任何敌对势力并予以清除等等都是独裁的魅力所在。在表面上,正常思想的公民没有人会去支持独裁,但实际上我们更不愿意迎来一个人人参政的“民主”时代,这样只会让社会陷入到混乱的地步。所以说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做法也只有通过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自由的表达,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完美,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自由,在艺术作品中却可以直接了当的对现实世界进行影射。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说,喜剧片通常有四个层次:一是笑中有料。虽然笑点和包袱不断,但内容较为低俗,很难引起观众的后续感官认同;二是笑中有情。整体构架较为丰满且角色塑造方面就无时不刻在透漏出喜感;三是笑中有泪。基于现实中的故事,再通过喜剧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四是笑中有思。喜剧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利用笑声来对现实社会进行讽刺和批判。《独裁者》这部影片所表达出来内涵就囊括了第2和第4两个层次。影片从整体来看充满了低俗的搞笑内容,但其实质却是通过调侃的方式来吐槽社会的权威。用一种自由的夸大的艺术表现来讽刺整个社会的不合理性,以达到满足草根阶层的“八卦”心理。《独裁者》在影片中对于政治和社会阴暗面的讽刺过于直接,以至于观众通过演员的着装就可以略窥一二,没有通过隐喻的手法来增强观众与影片和作者的互动性,所以《独裁者》这部影片在境界和艺术修养上要比其他传世艺术家的影视作品要差一些。《独裁者》虽然就整体来说很难超越查理·卓别林的《大独裁者》,但却可谓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在更为紧贴当下时代的背景前提下,恶搞的低俗笑料成为了其将矛盾直指政治最为有力的武器,而于此中电影使我们所能看到的又不仅仅是一个个昔日独裁者的影子,更还有着对以自由民主自称的美国那虚伪面纱的嘲弄,对权利本身犀利的讽刺,令这部电影在逗人捧腹大笑后更还有着深远的意蕴,这本身就体现了阿多诺“艺术即自由”的观点,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自由的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感官或看法,把这一种启示或是思想毫无障碍的想观众进行表达。像《独裁者》这样的喜剧片其实是艺术自由的体现,同时它又丰富了艺术的样貌。

参考文献:

[1]唐艳华,试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创造.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236-237.

[2]陆财源.浅析当代西方艺术与自由的关系.天府新论,2009(6):227.

[3]鄒强.雅典娜之光——法兰克福学派审美乌托邦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龚若林(1992—),甘肃武威人,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编导与制作(含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阿多诺独裁者自由
浅析阿多诺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
西方美学中关于“丑”的概念研究
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
道德律自明性的根源:早期市民阶层的理性激情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一字省万金
大观园
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