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客培养模式研究

2018-04-24 12:14李景丽刘天真耿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新能力互联网

李景丽 刘天真 耿鹏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大学生创客是高校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首先提出大学生创客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当前培养大学生创客的不足,以及“互联网+”时代在培养创客方面的优势,进而提出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培养大学生创客的一般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客;创客教育;创新能力;SPOC;MOOC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0-0009-03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 Maker in In-

ternet + Era//LI Jingli, LIU Tianzhen, GENG Peng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twork to cul-

tivate college student maker.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vesti-

gation, this paper first put forward the basic qualities that college stu-

dent maker should have; second it analyzed the shortage of current training mode and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et +" era in cultivating maker,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mod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 mak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Key words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 maker; maker education; inno-

vation ability; SPOC; MOOC

1 前言

当今社会急需创客型人才,而大学生是创客的主力军。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相结合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交互便捷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尤其是互联网还能更有效地刺激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创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2 大学生创客的基本素质

大学生创客既要有一般创客的共同特征,还要有这一特殊群体的个性特征,他们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具备创新创意的激情  大学生处于有激情、有理想的青年时期,他们要想成为一名创客,首先得有创意,然后才能把它变为现实。创新创意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经验积累,需要长久地保持好奇心,这就需要大学生创客具备创新创意的激情。具备了创新创意的激情,大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巨大潜力,战胜各种困难,迈向成为创客的成功之路。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1]。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也是一种人人都具备的能力,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都可以有创新。每个人的创新能力是有差异性的,但通过教育、训练等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为他们成为创客打下基础。

形成博而专的知识构成  大学生想要有新的想法,并把创意变成现实,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仅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完成一件作品的创作,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各学科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创意活动。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作为创客,有了好的想法还要付诸实践。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明确自己的创业目标,进行缜密的规划,联系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和所学的课内外知识,不拖拉,学以致用,立刻行动起来,攻克自主创新创业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争取创业成功。

3 大学生创客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虽有所创新,但很大程度上还是遵循了以往的培养模式,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填鸭式”授课形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般采取“理论讲解—教师演示—实践操作”这种形式,学生更多是模仿教师的操作,很少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处于接受式学习状态,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目前高等院校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小规模地展开了创客教育,主要途径是开创了创客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场所、设备服务和帮助等。但是,高校的创客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具备创客空间的高校较少,只有少数高校为师生进行创客活动提供了硬件帮助。其次,大学生创客的发展缺少教师的引导。师资力量的匮乏,尤其是高层次师资力量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创客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2]。高校教师自身还不是合格的创客,就不能给大学生创客提供好的指导。另外,一些高校教师在课程建设上具备一定的想法,但由于学校制度等原因很难实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创客教育的发展。

4 “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创客的优势

学习创客课程的便利性  在传统学习中,教师、学生必须同时到同一个地点进行教学和学习,由于大学生平时很多时间都在教室中学习本专业的课程,相对来说,学习创客课程的时间较难安排。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特性打破了传统学习要求的时空一致性,由于是在线异步学习,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随时在网上学习创客课程。

大学生“创友”交流的便捷性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多种方式,除去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等,学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论坛等交流工具开展交流讨论,共享资源并开展协作[3]。

很多社会性软件如QQ、微信等为大学生“创友”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学生可以组建QQ群、微信群等“创友”俱乐部,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交流讨论,激发灵感,解决问题。“互联网+”时代交流形式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友”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借助同步或异步交流的软件,他们可以组织“头脑风暴”,可以基于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把遇到的难题通过拍摄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现给“创友”……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客资源的共享性  能够获取丰富的资源是大学生成为创客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个人能够获取的资源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但是把大家的资源共享起来就会丰富很多。“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通信更便捷,除了文字交流、语音交流外,还可以传输图片、视频以及文件等,方便了大学生“创友”数据资源的共享。同时对于一些硬件资源,借助于共享设置,同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如大学生甲想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一件创客作品,但自己没有3D打印机,而大学生乙有一台,乙将打印机设置为“共享设备”,甲就可以利用乙的3D打印机进行自己创客作品的打印。

5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客培养模式研究

通过前面的研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针对当前大学生创客培养的不足,设计提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客的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并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完善。

借助互联网开设多种形式的创新创意基础必修课  大一新生入学后,为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教给他们基本的创新知识,学校开设创新创意类课程,这时课程为必修课性质,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对创新创意的基本认识、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大学生创新创意成果的展示、创新的探索等。大学新生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创新实践,从而提高自己创新的意识。

由于这一课程为必修课,学习人数众多,因而高校可以采用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开设传统课程,由教师面授加指导。在传统课程中,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讲授课程,可利用交流软件更方便地和学生沟通。另一种是采用校内SPOC的形式。学校可以借助MOOC平台,针对本校学生开设关于创新创业的SPOC,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在论坛或课上交流谈论,全面建构相关知识,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解决自己学习中的疑问。

结合MOOC网络学习平台深入学习创客课程  通过前面创新创意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大学生若对成为一名创客很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创客课程。高校可开发专门的创客教育课程,完善创客课程体系[4]。创客课程是一系列的课程组合,在这里倾向于较复杂的技能训练和综合性的创新实战。技能训练包括电路装配、3D建模、高级编程等,通过这些训练让大学生掌握创新实践所需的技能。

学习创客课程也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学校开设选修课。学校开设不同科目的创客课程,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学习,可以是上面提及的电路装配、高级编程等不同的方向,也可以先后选修几门课程,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另一种是借助MOOC平台,大学生可以课下自主学习相关课程。当前MOOC平台推出相关的创客课程,如在中国大学生MOOC上已经开设“创客与网络创业——双创入门”“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等课程,致力于成为大学生创客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课程学习,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一名创客做好准备。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  大学生创客群体相对于社会创客,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丰富的社會实践经验[5]。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后,大学生可以进行综合创新实战课程,围绕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团队合作,确立项目,创造出新的方案和产品,逐步成长为一名创客。在高校建立众创空间可以整合资源,为高校创客提供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场所[6]。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立创客工作坊等创客空间。创客工作坊是大学生创客的创新实践场,主要面向拥有共同兴趣的大学生创客群体,为他们的创意创新活动提供软硬件资源等。

创客工作坊一般处于网络环境,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提供Wi-Fi等,方便大学生创客查阅资料、与远程伙伴沟通、设计创造作品。创客工作坊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设计工作室、加工车间、交流分享区。设计工作室可提供基本的软件、硬件资源,包括设计用的电脑及需要的相关软件、绘图板、计算机网络等,为大学生创客团队提供场地进行探讨,共同设计修改。加工车间是大学生创客将创意变为现实的地方,这一区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工具,如木工工具、焊接工具、3D打印机等。借助这些工具,大学生亲自动手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变成产品,提高了实践能力。创客团队可以利用交流分享区召开小型会议,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远程视频会议等,多人沟通以便设计修改创意;也可以召集对某一项目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大家的灵感,设计出更好的创新型产品;还可以用于跨界创客型教师对大学生创客的辅导等。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大学生通过参与多种创新类课外活动,可以更快地向创客迈进。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种活动的展开有了更便利的条件,高校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组织以下活动。

1)网上创客小组。对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创客兴趣小组。首先可以由组长创建一个创客公众号,及时发布一些活动信息等消息。另外,利用公众号的推送功能,可以及时向成员推送有关创新实践的经验、案例等,拓宽成员的思路,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成员有了自己的创客作品,也可以通过网络在小组内发布,其他组员可以观摩学习,也可以针对作品提出好的建议,帮助发布者改进。最后,创客小组成员在论坛中可以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组织大家讨论,互相启发、深入理解,还可以提出自己在创新实践中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2)参观讲座。为激发大学生创新创意的兴趣,高校可组织一些参观讲座。首先可以联系一些创客空间或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带领大学生参观,让他们实际看到创新创业的成果,特别是大学生的成果,加强他们认为自己也能成功的信心;其次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创客到校举办讲座,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从创客自身的经历出发与大学生沟通,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经验等,提升大学生的兴趣和理论水平。

3)创意交流会。要想设计开发出好的创客作品,仅仅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需要交流讨论,互相激发灵感。因此,高校要尽量多地提供这样的机会,组织召开创意交流会。创意交流会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创客导师及创客小组成员都必须参加,这时有创新思路的大学生可以向大家陈述自己的想法,创客导师可以就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提供一些好的建议,避免大学生走过多的弯路;另一种主要由创客小组成员参加,不同的创客小组可以从自己研发的经验出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供他人借鉴。

4)创客大赛。举办创客大赛可以激发大学生更高的创新热情,设计制作出更好的创客作品。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创客大赛,如一年举办一次。借助网络资源,大赛可以涵盖本校以外更广的方位,如省内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大赛主题不限,参赛者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加。通过这样的平台,大学生有了真正创新实践的机会,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下,各校学生之间、不同小组之间还可以方便地互通有无、相互交流,提高大家的创新水平。

6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高校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社会亟待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大学生创客,而目前的“互联网+”时代提供了便利的环境。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客培养的不足,提出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构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客的模式,从创新基础知识到创新能力的深度发掘,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各方面結合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他们成长为大学生创客。■

参考文献

[1]何静,李海燕.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0.

[2]林洁.高校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阻抗及实现路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1):82-85.

[3]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4]黄兆信,赵国靖,洪玉管.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40-44

[5]曾明星,宁小浩,等.面向大学生创客的网络学习空间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30-38.

[6]王丽平,李忠华.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6(1):94-97.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创新能力互联网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