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2018-04-25 10:57龚成庆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防控对策发生特点毛竹

摘 要:毛竹是构成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竹农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壮大,毛竹的病虫害数量不断增大,给毛竹的整体生长造成很大制约。因此,通过对某地区实际情况下的分析,对毛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为其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TS7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28

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下,毛竹的经营收益得以提升,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也在逐渐增强。但是,随着毛竹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毛竹病虫害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合理措施对其防治,对毛竹产业的稳定发展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案例分析

在临桂区的毛竹林中,黄脊竹蝗为其主要危害害虫。发生后,幼虫和成虫取食毛竹的竹叶,从而给毛竹林的实际生长情况造成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也会导致整个毛竹林枯死。该害虫的产生,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之间。为了降低害虫的密度,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在具体实施时,将防治时间确定为2015年5月20日。防治药物及用量主要是用毛竹专用药粉,为细菌型苏云金杆菌或阿维菌素等混合型农药粉剂,在实际使用期间,预计用量为2.5kg/hm2,防治面积432.5hm2,共用药粉大约 16220kg。在防治过程中,选择竹蝗上竹前的时机,在晴天,用电动喷粉机对黄脊竹蝗发生地喷洒药粉,以及使用敌敌畏、敌百虫等多种化学农药进行混合后配制的药剂进行竹腔注射。

通过该手段的应用,投入防治经费大约40元/hm2,防治432.5hm2,共需投入药物防治经费约26万元。经过在2015年5月25—30日共计6d的验收发现,通过对防治面积54hm2的验收分析,森防站技术员和各林业站技术员组成检查小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设立标准地进行效果检查。防治效果达到88%以上,通过药物防治均达到了防治效果,减少了黄脊竹蝗的危害。

2 毛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毛竹病虫害的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将对其造成重大损失。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毛竹病虫害的产生数量达到近百种,对毛竹的各个部分都会造成危害,不仅降低毛竹的生长,还会影响毛竹的产量。一般情况下,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主要为黄脊竹蝗、毛竹丛枝病、刚竹毒蛾等。这些病虫害的面积不断增加,其经济损失也会不断增大。

毛竹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与频率越来越大和频繁。

在近几年随着毛竹纯林种植的面积逐渐扩大和发展下,病虫害的发生在一些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发生间隔期越来越短。比如:竹篦舟蛾、刚竹毒蛾、黄脊竹蝗等病虫害的发生,对毛竹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毛竹的安全生产。

毛竹病虫害的不断增加,多个害虫混合产生。

由于毛竹黑痣病、竹丛枝病、竹杆锈病等病虫害的混合发生,随着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也会给毛竹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3 毛竹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3.1 毛竹的生态遭到破坏

毛竹病虫害大面积的不断产生,与发展毛竹纯林存在很大关系。有些竹农对毛竹林砍伐过多,对竹林实行掠夺式经营,砍大留小,重砍轻育,使毛竹急剧减少,竹林平均眉围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近山光,远山荒”等败竹山现象,这样的做法导致毛竹林日益退化。同时,过量的大面积毛竹营造以及高密度纯林,将为病虫害提供丰富的繁殖环境,从而降低毛竹的抗病能力[1]。

3.2 抚育管理不合理

抚育管理对毛竹的快速生长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进行不合适的松土精耕,很难为毛竹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而栽植密度的不断增加,致使毛竹林更难获得充足营养,这极大地影响了毛竹的生长,进而降低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同时,由于毛竹林的密度大,具备的通透性差,必然会促使病虫害频繁产生。

3.3 气候要素引发的病虫害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加速了虫害的生长发育。在高温条件下,害虫的天敌逐渐减少,害虫的死亡率不断降低,其繁殖能力日益增强,必然会引发大面积虫害的产生。

3.4 防治策略存在的偏差

在对病虫害进行预防期间,要本着预防为本和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4 毛竹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为了在根本上对毛竹病虫害进行预防,需要基于一定的预防原则,对其进行科学防控,以保证能对其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理。这样一来,不仅能对毛竹病虫害合理控制,还能促进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1 加大执法力度

加大力度对其进行防治和检疫,能促进毛竹病虫害依法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由于当前的防治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足,所以,要加大执行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并在此期间对其开展积极宣传,提升人们的科学防治意识,保证能对毛竹病虫害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控。在执行工作中,当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时,应根據《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责令竹林受益者强制防控,进行联防联治,实现毛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法制化。

4.2 完善测报网络,准确预测预报毛竹病虫害发生

毛竹病虫的发生和危害是长期和复杂的,为了全面掌握病虫情,保证监测预报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指导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应建立县、乡、村3级测报网络体系,设立毛竹病虫监测路线、监测点,使监测覆盖率达100%。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高灾害测报准确率,预测毛竹病虫的适期和制定有效防治方案,并及时发布病虫害发生预报。

4.3 营林技术措施

在对毛竹病虫害进行防治期间,营林技术为其中的主要措施。为了能达到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目的,在实际工作执行期间,要基于适合原则,尽量禁止在立地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进行造林。为了促进毛竹的稳定生长,降低病虫害对其产生的危害,还要加大力度营造混交林,实现栎类、椎类等阔叶树种的混合种植,促进立竹密度的合理性。这样在合理密度下,不仅能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还能杜绝病虫害的产生。

4.3.1 实现科学规划

实现科学规划,适度发展。在一些地区发展种植毛竹期间,还未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在整体执行期间,盲目扩展发展规模,形成集中的纯毛竹林。单一的毛竹林比混合林的生态效益低,会给病虫害的产生造成很大危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行确实分析,综合评估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毛竹规划方案。还要遵循混交林发展原则,确定出毛竹的发展面积,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对毛竹病虫害进行预防[2]。

4.3.2 科学经营管理

在对毛竹进行经营管理期间,需要对垦覆的时间进行调整。一般是在春夏季和秋季对毛竹进行垦覆。但是,在该阶段执行期间,病虫害一旦产生,将无法起到高效的杀灭效果,反而会成为大面积毛竹病虫害产生的温床。所以,针对一些越冬的害虫,不仅要在春夏和秋季对竹林地进行垦覆,也要对林下进行清理。这样不仅能增加土壤营养供给,也能降低害虫的数量,避免加深其危害程度。需要对毛竹进行抚育管理,为其提供适合的肥料,保证毛竹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在毛竹积极生长的前提下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

5 总结

由于毛竹病虫害的种类复杂多样,基于其发生特点的分析得出:使用合理措施对积极解决毛竹病虫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毛竹的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建立毛竹病虫害的预警机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在相互合作下,抓住最佳机会,保证其科学控制,避免毛竹病虫害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海红.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2014(2):84-85.

[2]陈新明.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农技服务,2015,

32(9):135-136.

[3]申耀永.桂林市永福县毛竹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12,41(3):276-278.

作者简介:龚成庆(1976-),男,广西临桂,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猜你喜欢
防控对策发生特点毛竹
新疆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流行规律初探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毛竹护笋养竹技术探讨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