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

2018-04-25 10:57蒋兴文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改进建议影响因素

蒋兴文

摘 要:林业不仅属于重要公益性事业,还是现代基础产业体系的有机部分,可以在生态调节、经济发展、社会方向、文化宣传以及低碳等多重领域发挥各项功能。此外,林业工程还承担着生产农副产品、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以及保障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使命。在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林业改革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战略思想,赋予了林业工程在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推动社会环境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中新使命。从总体上分析,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主要受三种关键因素的影响,即数据统计、维护管理和作业设计,本文将在分析这些因素的同时简析应对策略,希望能为中国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33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毁林和森林退化会导致大部分贮存在森林和土壤中的有机碳逐步分解释放到大气中,成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因此,要重视加强林业工程建设,提升植物造林质量。可是,当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受三大影响因素的制约,即数据统计不准确,管理与维护缺乏科学性,作业设计需完善。本文将简单分析这3种因素,并从确保林业数据统計精确度,构建现代化营造林管理机制,优化营造林作业设计等3个方面来浅谈解决对策。

1 当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数据统计不准确

对于林业工程营造林建设来讲,数据统计属于基础工作,可当前有部分林业管理人员会忽视该项工作,难以确保数据统计的精确度,甚至存在林苗数量虚报、重复上报以及错报现象,严重影响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1]。

1.2 管理与维护缺乏科学性

林业工程属于综合性工程,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工程建设时间具有持续性,并非朝夕就能完成。而且,传统营造林管理体制与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林业的发展,然而,当前的营造林管理与维护工作依然缺乏科学性,林木品种质量相对低下,很多树苗成活率较低,树木病虫害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地方存在“重栽轻管”现象,即过度重视栽种大量的树苗却忽视了后期的水肥管理工作,不利于提高营造林质量[2]。

1.3 作业设计需完善

对于林业工程来讲,营造林作业设计颇为重要,可是目前的作业设计并不完善,大多停留于形式,没有充分准备设计材料,时常会出现设计作业中的林地面积和实际面积截然不同,小班图位置也不能准确对应实际位置。除此之外,营造林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林木品种选取不合理,结构设计缺乏严谨性,妨碍了林业工程建设的绿色发展。

2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改进建议

2.1 确保林业数据统计精确度

提升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首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针对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采取科学对策[3]。对于第一大影响因素,应该从多重角度来提高林业数据统计精确度,引导工作人员认知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树立责任意识与使命感,耐心做好林地测量工作、维护工作、验收工作和最终的统计工作。此外,可以组建奖惩机制来杜绝虚报、错报现象,如果发现这些现象,就应该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对于工作态度认真、踏实,作风纯正的工作人员,应该予以必要地奖励,以此激发工作积极性。

2.2 构建现代化营造林管理机制

传统营造林管理体制与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实现林业工程建设目标,必须重新构建现代化营造林管理机制,提高营造林维护性管理技术。在栽植林木时,要控制好栽植密度,做好树苗的选择工作。一般情况下,树种或者品种不同,树木的生长发育特征及其需要也不尽相同,在布设栽植密度时要严格依据树种和品种控制栽种行距,如果树体较为高大,就要适当缩小栽植密度,如果树体相对矮小,就可以适当扩大栽植密度。而且,要注意在确定最佳密度时,应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土壤肥沃与否以及特定的栽培技术。在选择树苗时,要尽量选用壮苗,在栽种之前,对树苗的品种和数量进行核对、登记与分级管理,在种植过程中应挑选皮色良好有光泽、枝条粗壮、根系完整和树芽饱满的苗木,这样能够提升树苗成活率。对于远地运来的树苗,要进行一昼夜的浸根工作以补充它们失去的水分,等到苗木吸足水以后方能进行栽种。当前很多树木属于高产植物,对生长立地条件有很高的要求,部分树木不能承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设和选择林地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地下水文、气候环境、土壤肥力、交通运输状况、劳动资源分布以及市场因素开展林地建设工作,并配合树种与品种的选择。

此外,在栽培营造林时,要正确选用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等高栽植、带状栽植和计划密植等不同的栽植方式,满足熟土壮苗、位置精确、深浅适宜、根土密接、提温保湿的要求,确保营造林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光照条件,注意保持林木的水土和养分。目前,林地水土保持类型有4种,分别是梯田、生草植被、鱼鳞坑和撩壕。梯田多用于山区林地建设中,是将坡地修建成台阶式的平地,这样能够缓解树木种植区域的坡度,使地表径流能够流入林地外的沟渠内,避免雨水侵蚀和冲刷林地土壤。如果林地面较为平整,栽种相对方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比较高,树木根系生长会更加良好,达到树势健壮的基本目标。须注意,梯田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梯壁和梯面,附属部分由背沟和边埂组成,可以将梯面修筑成内斜式和水平式,要控制好内斜式的坡度,这样能够避免土壤冲刷。通常是在降水量偏少和土壤贫瘠的地方修筑水平式梯面,在土壤肥沃、降水量丰沛的地区修建内斜式梯面。附属部分的背沟属于排灌设施,一般位于梯面的基础部位,要将背沟的深度控制在30cm以内,宽度不宜超过40cm,在平均每个5cm的地方设计竹节状的缓水埂,这样可以直通总排水。边埂是为了防止梯壁被冲塌的保护设施,位于梯面的外沿,宽在40cm左右,高为30cm。生草植被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建设营造林时,可以为林地种植宿根性植物,或者覆盖绿肥,这样可以防止土壤内部的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肥力。鱼鳞坑属于单柱台田,面积相对较小,开挖鱼鳞坑可以为树木拦蓄供给吸收的雨水,确保营造林健康成长。撩壕是北方人民创建的一种简洁的水土保持方法,通常是按照等高线开挖横向浅沟,在下方堆垄,然后在垄外栽种树木,这样能够让地表径流深入沟内,避免水土流失,确保林木有充足的水分,并增加土壤的厚度和有机质。

要注意林木多属于多年生植物,一旦栽种后,就很难再翻动土壤,因此,要在1个月前全面做好栽植前的土壤改良工作和树穴准备工作,通过浇透水来沉实土壤,这样方能为树木营造舒适的生长空间。对于春季栽种的树苗,应该在定干后覆盖1层地膜,面积不能少于1m2,然后用土压实四周,从而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对于秋天栽种的树苗,应该在浇水后进行封土,等到发芽时立即扒开土壤,从而改善土壤温度和空气条件。此外,还需要在树干周围设置土盘,这样有利于蓄水保墒。

2.3 优化营造林作业设计

对于植树造林工作来讲,营造林作业设计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着重优化作业设计,整理所有的基础资料,细化作业设计内容,规范设计流程,编撰详细的林业图表,确保表格的完整性与准确性。除此之外,要注意量化营造林作业审核程序,全面审查所有作业设计资料,对于不合格的作业应予以返修,并严加审核,从而有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3 结束语

目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受三大影响因素的制约,分别是数据统计不准确,管理与维护缺乏科学性,作业设计需完善。对此,林业管理部门应尽力确保林业数据统计精确度,引导工作人员认知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通过组建奖惩机制来杜绝虚报、错报现象;构建现代化营造林管理机制,确保营造林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光照条件,保持林木的水土和养分,提高营造林维护性管理技术,改善土壤条件,不断优化营造林作业设计。

参考文献

[1]包铁岩.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03):1.

[2]刘清波.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9):2.

[3]许敏华.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4(04):3.

[4]姜秀荣.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7(06):4.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改进建议影响因素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