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实践

2018-04-25 10:57李征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工作实践林业技术

李征

摘 要:工业的发展虽然提升了经济水平,但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对不利影响因素,创建绿色环境,必须做好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优化林木护理技术,合理开发林业资源,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本文将简析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实践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技术;工作实践;方案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35

做好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有助于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果,细化林业重点工作,完善林业保障体系,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创新现代森林文化。本文将简单分析中国林业管理现状,并从做好树体整理工作,改善土壤条件,提升水肥管理质量,防治病虫害和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等5个方面来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实践方案。

1 中国林业管理现状

随着集约型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林业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林地面积覆盖率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这对维系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林业管理技术还相对落后,林苗成活效率低下,林木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较弱,大多数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本职工作要求。对此,要全面优化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实践方案,加强林业建设[1]。

2 造林綠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实践方案

2.1 做好树体整理工作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主要是指林苗栽植后的管理工作,当苗木栽种完毕后,要做好树体的整理工作,依据树种和不同品种,紧密结合林苗整形干高的要求,为整形带内保留足够的饱满芽,然后剪除多余部分,这样能够降低蒸发指数,削弱风害,提高树苗成活率。一般情况下,高大乔木的定干高度在75~80cm,剪口应距离芽尖50cm以内,这样能够集中营养,确保树苗的正常发育和生长。如果是在春旱地区或者秋季栽种树苗,就要防止水分流失,为树苗涂抹一层油膜,不能涂得过厚。对于多风地区,栽完树苗以后要立好支柱,防止树苗被大风吹倒。而且,要为秋季栽种的树苗灌入冻水以防止抽条。在冬季寒冷地区, 幼树此时很容易抽条,因此,要根据当地温度做好防寒工作,为树苗北侧进行培高,通常是培高60~70cm的土埂,对于矮小的幼树,可以将其进行卧倒埋土。在萌芽后,要及时抹除树苗砧木上的嫩芽[2]。此外,树木对整形和修剪有不同的要求,修剪不当会导致树木旺长或者过早衰老。乔木大多会被修剪成主干疏层形,短枝型树木多为自由纺锤形或者小冠疏层形。主干疏层形中心干非常明显,干高不能低于60cm,整形结束后,全树高应在4~5m,由5~6个主枝分层排布,第1层有3个主枝,层内距离应控制在20~40cm;第2层有3个主枝(或者2个),层内距离应控制在80~100cm,而且,第2次主枝的伸展方位应该和第1层主枝插空错开。自由纺锤形也有非常明显的中心干,干高不能低于50cm,整形结束后,全树高应在2.5~3m;小冠疏层形主枝整形结束后,全树高应在3~3.5m,第1层有3个主枝,层内距离应控制在20~30cm;第2层有2个主枝,层内距离应控制在10~20cm;第3层有1个主枝。

2.2 改善土壤条件

对于春季栽种的树苗,应该在定干后覆盖1层地膜,面积不能少于1m2,然后用土压实四周,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对于秋天栽种的树苗,应该在浇水后进行封土,等到发芽时立即扒开土壤,从而改善土壤温度和空气条件。而且,还需要在树干周围设置土盘,这样有利于蓄水保墒。此外,对于幼树,要做好草害防治工作,对于有深根性杂草的林地,如果栽种时间相对较晚,杂草已经出土,就需要在修整林地之前全面喷洒除草剂塔隆进行除草。等到1个月之后,开展中耕除草工作,这样能够防止杂草重生。树苗长大以后,要喷洒适量的百草枯以避免树苗受到杂草的危害,切忌将药液喷到树苗上以防树苗受害。

2.3 提升水肥管理质量

大多数树木会在春天初展新叶,此时要做好以下工作:应注意及时浇水,每7~10d浇1次水,这样有助于确保树木成活,促进其快速生长;要结合浇水追施2次尿素,在早期施入10kg尿素和5kg磷酸二铵,等树木发芽后,向根外喷洒适量的红糖水和有机混合液;每年5月份以后,要连续喷洒2~3次300g的葡萄糖酸钙、1000g的天达能量合剂、1000g的有机硅和500g的牛奶混合液,这样可以促进树木枝干充实,确保树体内有充足的营养物;5月中旬以后,在阴雨天时为地面撒生物菌,施入500~1000g/667m2的生物菌土壤改良剂,掺入5kg细土,均匀地撒在林地内[3]。

2.4 防治病虫害

对于林业病虫害,可以通过喷洒农药和安装灭虫灯来降低危害系数,当前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刺蛾、红蜘蛛等,对此可以喷洒1500倍的1059和1605等农药,也通过饲养益鸟、益兽和配置菌类等方式来控制虫害。其次,要做好树苗检疫和消毒工作,所谓的“树苗检疫”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属于国家对林业工程制定的强制政策。树苗检疫工作的目标是预防各种被归纳于检疫对象的病虫,一般情况下,通过调运树苗会将病虫传播给其他地区,给林业造成更大损失。因此,要在林苗出圃的时候,严格执行检疫工作,确保所有树苗不带检疫的病虫。对于已经栽植造林的树木,必须及时挖出,然后集中烧毁。在树苗出圃外运过程中,植物检疫机关应该严格对所有苗木进行检验,为检验合格的树木签发相关证明。

在栽植树苗之前,要做好消毒与杀菌工作,为了防止树苗感染褐斑病,应该及时喷洒波尔多液,这样能够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要依据林木的发病规律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一旦林木发生病害,就会出现各种病状特征,如变色、有斑点、腐烂、有粉状物、枯萎、有霉状物等。所谓“变色”多体现在花朵、叶子上,会出现褪色、白化与黄化等症状;斑点多指叶斑、立枯和叶枯等;腐烂有3种,分别是湿腐、干腐和软腐;粉状物多为白粉、锈粉和黑粉;枯萎则是指叶子出现青枯与黄枯;霉状物主要有青霉、灰霉、霜霉、绿霉和赤霉等。对此,要不断完善预防体系,可以综合采用增强树势、减少病原、树体预防和除去病斑等4种方法来降低病害系数。其中,增强树势特指要促进树体健康,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要从水肥和病虫害的栽植管理角度入手,为树苗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钾肥和磷肥,在早春时节,应该及时为林木浇水,到了秋季要控制好灌水量,在初冬季节要做好树干涂白工作和冬剪工作,这样能够维护林业健康成长,减轻树体负担;减少病原则需要及时清理树林内部的病树,除去带有病原的表皮和树枝。在剪除病枝和死枝以及刮除病皮时,要为林地面铺设塑料薄膜,防止病原在地面上进行扩散。剪除完毕后,要将所有的病枝、死枝和病皮在林外予以销毁;树体预防则是指工作人员要为树干的基部进行涂白,避免在早春解冻之前树皮受到冻害或者灼伤。而且,要做好树干的伤口保护工作,在树木发芽以前,为所有林木喷洒40%的福美砷100倍溶液,在刮除翘皮之后,涂抹20~30倍的灭腐灵或者喷洒50~70倍的腐殖酸钠;除去病斑则需要把握好时节,在早春或者深秋季节及时刮除树干上的病斑,然后在被刮除的地方涂抹10~20倍的用腐必清或者灭腐灵。

2.5 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全面做好植树造林工作,维护绿色生态环境,离不开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撑,因此,林业管理部门要做好林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认知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方案,在日常工作中熟练使用现代林业技术,培养林业管理骨干精英。此外,要加强林业工作考核力度,激发林业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4]。

3 结束语

促进林业发展,加强现代林业建设,必须做好树体整理工作,依据树种和不同品种,紧密结合林苗整形干高的要求,为整形带内保留足够的饱满芽,改善土壤条件,提升水肥管理质量,防治病虫害,并做好林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武琼.大力加强林业绿化养护管理、提升景观效果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6(04):1.

[2]吴迪.林业绿化工程施工绿化养护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11):2.

[3]李湘林,买买提·阿不都拉.加快林业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我[J].新疆林业,2015

(10):3.

[4]田志林.拉萨市林业绿化局 扎实抓好绿化美化工程[J].西藏林业,2011(02):4.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工作实践林业技术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浅析贵州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探讨林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发展思考
试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方法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