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2018-04-25 10:57德利努尔·马合司提汗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林业

德利努尔·马合司提汗

摘 要:林业病虫害是病害与虫害的简称,所谓的病害是指林木自身和致病因素,在各种不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树木和致病因子发生互相作用以后,就容易生病;虫害主要是指害虫对树木的危害。本文将简析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36

一般情况下,树木在感染治病因子之后,就会在生理活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外表形态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导致树木抗病能力降低,树势迅速衰弱,在病害继续循环的同时濒临死亡。此外,如果遇到害虫泛滥,就会滋生虫害,大量的害虫蚕食树叶,刺吸树汁或者咬食树皮、枝干和果实,必然会严重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借助现代技术综合治理林业病虫害。本文将简单分析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探讨防治对策。

1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生态环保工作的深入,林业工程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防风固沙效果,推动了绿化工作的进步。同时,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日显重要。所谓的林业病害是指林木自身和致病因素,在各种不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树木和致病因子发生互相作用以后,就容易发生病变,进而导致林木死亡;虫害是指来自于食叶害虫、刺吸害虫和钻蛀害虫对树木的危害,这些害虫分别会蚕食树叶,刺吸树叶汁,咬食树根或者钻蛀果实(这种害虫长存在于商品林中,如银杏树林和沙果林等),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成长,进而阻碍林业工程的发展,对此,必须综合防治林业病虫害,充分发挥林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1]。

2 林业树种尤其是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

2.1 林业病害原因

导致林业树种产生病害的原因有3种,即病原、树木和环境条件,这也是形成林业病害的3要素[2]。就拿杨树来讲,病原是指直接作用或者间接作用于杨树,使树体发生病变。一般情况下,病原分为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侵染性病原是指能够寄生并传染的病原生物,例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线虫等。一旦一棵杨树带有侵染性病原,就会传染给整片杨树林;非侵染性病原则是指不利于杨树生长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矿物质和营养物等因素。如果杨树林生长地的营养物稀缺或者过剩,就会导致病害。此外,水源供给失衡,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土壤中的盐分过高或者过低和光照不足等问题也是滋生病害的重要因素。杨树林在低温状态下会产生冻害,如果温度过高,就会被灼伤。在水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会因枯萎而死亡,如果水分过多,杨树根部就会腐烂[3]。

以杨树为例从林木本身的角度来讲,病害和树木有感病和抗病之分。如果杨树对某些病害具备较高地抵抗能力,相反就很容易感染其他病变;如果不具备抗病变能力,就非常容易发生病变;杨树能在病原侵入时自动分泌抗侵入物质的的话,就会扩展病原。

树木和病害都是存在一定外在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因素不仅关系到了病原的发展以及林木的生长状况,而且会影響病原与树木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如果外在环境条件有利于发展病原,而树木的抗病能力又比较弱,就会格外加剧病害问题。相反,如果杨树生长得非常健壮,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即使外在环境有利于病原发展,也不会大面积导致杨树林发生严重病害。如果外在环境不利于病原的发展,就算杨树会产生病害也不会是重度病害。

2.2 林业虫害原因

滋生林业虫害的因素有4种,分别是气候条件因素、土壤条件因素、食物因素和天敌因素等。从微观视角来分析,气候条件因素涉及到了温度、湿度和风向3个方面,大多数昆虫都属于变温性动物,如果外在温度适合昆虫繁殖和生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害虫泛滥问题;如果气温非常低,在0℃以下,很多昆虫就会处于休眠和死亡状态,进而降低林业虫害指数;湿度能够影响昆虫的繁殖能力与成活率,在干旱地区,虽然不适合大多数昆虫的生存,却有利于刺吸害虫的繁殖;风向及其风力会影响昆虫的分布、迁飞以及扩散,蚜虫和尺蠖就能够借助风力与风向迁徙。

土壤条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温度、湿度与性质,其温度关系着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入土深度;湿度对金龟子、蝼蛄、地老虎、尺蠖等害虫的生长、发育、繁衍和栖息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的性质会影响害虫在土壤内部的活动与分布。

食物属于营养型的环境因素,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讲,食物的质量与数量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衍、分布、存活率和栖息活动以及种群密度具有深层次影响。昆虫对食物的适应能力有2种,即食性分化与种型分化,而害虫在生长过程中对食物有不尽相同的选择性,害虫种类不同,对食物的选择各有差异。此外,树木在受到害虫的蚕食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抗虫性(特别是新品种树木),这一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分别是抗生性、全面性和自我恢复性。其中,抗生性是指树木受到害虫的攻击后会自动产生某种化学物质,或者缺乏害虫所需要的营养物进而降低对害虫的蚕食吸引力;全面性也称作“不选择性”,即只要有害虫(不分种类)来咬食树木,树体自身就会分泌阻碍害虫蚕食、产卵或者栖息的化学物质。

天敌因素来自天敌性昆虫、致病微生物与食虫动物等3个方面。天敌性昆虫有2种,即捕食性昆虫天敌和寄生性昆虫天敌,捕食性昆虫天敌会直接捕食某些害虫,如蜘蛛会通过知网来捕食空中的害虫;寄生性昆虫天敌是指一部分寄生虫会寄生在害虫体内通过吸食害虫的营养组织来消灭害虫,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各种病毒,真菌会使害虫致病,进而身体僵硬,体表产生黄、白、绿等不同颜色的霉点;细菌也会让害虫致病,进而行动迟缓,内脏软化,身体变黑,食欲下降,死后身体发软;病毒致病多在于幼虫期,随着幼虫逐渐长大,其体色会变浅,腹部呈乳白色,身体会肿胀进而导致死亡。食虫动物特指各种捕食害虫的益鸟和益兽,如麻雀、喜鹊、啄木鸟和蛙类等,它们会捕食大量的害虫。

3 主要发病症状和防治思路

3.1 林业病害症状和防治对策

如果林业发生病害,就会出现各种病状特征,如变色、有斑点、腐烂、有粉状物、枯萎、有霉状物、出现伞状物、有点状物和脓状物等。所谓“变色”多体现在花朵、叶子上,会出现褪色、白化与黄化等症状;斑点多指叶斑、立枯、叶枯与溃疡等;腐烂有3种,即湿腐、干腐和软腐等;粉状物多为白粉、锈粉和黑粉;枯萎则是指叶子出现青枯与黄枯;霉状物有6种,分别是青霉、灰霉、霜霉、绿霉、黑霉和赤霉;伞状物是指病菌在发病处生长成了伞状;点状物则是指真菌发展为褐色与黑色点物;脓状物特指病菌在发病处产生了脓状液体,后来会因为失水而形成胶状颗粒。

预防和治理林业病害问题,需要采用综合性手段,确保林地有良好的生长条件,透光透风,以此避免出现供水不足和光照不足以及根部腐烂问题;要选择优质品种,提高林木的抗病变能力。而且,要注意改良土壤条件,调节土壤内部的氧气密度,降低真菌和氧细菌在土中的存活率;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及时剪除有病害的树枝,对树干基部进行涂白,从而预防冻害与灼伤问题。

3.2 林业虫害症状和防治对策

一旦林木被害虫蚕食,就会出现叶子稀缺、树根腐烂、树皮破损以及蛀虫等现象,对于害虫,理应综合使用农药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為林木适当喷洒农药,通过安装灭虫灯和喷洒糖醋液来诱杀害虫,或者为树木套袋以阻碍害虫蚕食树体。可以通过饲养益鸟和益兽的方式以及配置菌类来消灭害虫[4]。

4 结束语

预防林业病虫害,做好林地保护工作,有利于提升林业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绿化环境以及净化空气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宜采用预防治理方针,科学建设林地,优化林木品种,提高树苗的抗病虫能力,优化林业灌溉方式,合理施肥,控制农业喷洒比例,运用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方法消灭害虫,从而全面降低病虫害系数,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卫东.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

[2]孙红梅,马金彪,王淑双,等.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1(05).

[3]董春花.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 [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

[4]王志刚.池州市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云南大学学报,2014(01).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