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不同芽长种薯芽块对早春错期马铃薯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2018-04-25 10:57尚文艳许志兴金哲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芽长种薯产量

尚文艳 许志兴 金哲石

摘 要:2016年进行马铃薯不同芽长种薯芽块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芽长处理对马铃薯的出苗率影响不大;但不同芽长处理直接影响马铃薯的各生育进程,尤其是出苗期差异较大,芽块经催芽的2个处理比芽块不催芽(ck)的早出苗7~9d,早现蕾4~6d;早开花3~4d,枯萎期基本一致。同时,芽块经催芽的芽长0.5~1.0cm与芽长1.0~1.5cm的2个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极显著高于芽块不催芽(ck)的处理,芽块芽长0.5~1.0cm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极显著高于芽长1.0~1.5cm的处理。综合考虑,在生产中,在早春错期马铃薯生产上,播前提倡种薯切块催芽,以芽长0.5~1.0cm为宜。

关键词:错期马铃薯;催芽;芽长;芽块;种薯;生育进程;产量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37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及加工原料集一身的兼用型的作物[1]。马铃薯是承德北部山区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该区作物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起着关键作用[2]。在承德中南部地区因正常播种,结薯和薯块膨大期遇7月份的最高气温,影响薯块膨大,薯块小,产量低[3],若提早播种,虽然能在高温来临之前结薯,但早春地温低,易受到冻害,出苗不全,产量也不高。避开早春低温和结薯期高温的威胁,是提高马铃薯薯块产量的关键,而利用地膜覆盖,播前催芽等措施,即能够提高春季的地温[4-6],又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既然催芽做为马铃薯一个早熟、防病、丰产的重要栽培措施,经催芽,芽长过长,易碰断、碰掉,导致出苗不一致,不便管理。那么,幼芽长度多长为最适宜,针对这个问题,2017年特开展种薯芽块不同芽长的对比试验,以期找出最适宜播种的种薯芽块幼芽长度,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及试验方案

试验品种为“荷兰15”原种一级,按芽长不同,设置3个处理。处理1:切块未催芽,芽长0cm(ck);处理2:切块催芽,芽长0.5~1.0cm,即不足1.0cm;处理3:切块催芽,芽长1.0~1.5cm,即超过1.0cm。

1.2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宽4.2m,长6m,小区面积25.2m2。采用小行距50cm,大行距90cm的宽窄行种植。按株距20cm,每小区种植180株,种植密度4750株/667m2。每667m2一次性施入绿宝土壤活化剂0.5kg,农家肥2000kg,马铃薯专用肥(30-10-15)150kg,混合均匀,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试验于2017年3月31日播种,播后覆膜。待马铃薯幼芽距离地表膜面2~3cm时,人工从畦侧沟取土均匀覆盖在膜面上,厚约3~4cm。6月28日取样与收获。田间管理同大田,随时调查测定记载各相关性状,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芽长处理对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及出苗数的影响

表1可知,不同芽长处理对马铃薯的的生育进程均有影响,其中对出苗期的影响最大,常规芽块不催芽的处理(ck),出苗最晚,芽长0.5~1.0cm、芽长1.0~1.5cm的处理分别比常规芽块不催芽的处理(ck)早出苗7d与9d;而对现蕾期与开花期相对影响少些,芽长0.5~1.0cm、芽长1.0~1.5cm的处理分别比常规芽块不催芽的处理(ck)早现蕾4d与6d;早开花3d与4d,枯萎期基本一致。表1还可以看出,不同芽长处理对马铃薯的出苗率影響不大,其中芽长0.5~1.0cm的出苗率最高,高达97.2%,其次芽长1.0~1.5cm的出苗率为95.6%,常规芽块不催芽的出苗率为95.0%,但3个处理的出苗率间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同时,芽长1.0~1.5cm的芽块,因芽长,易碰掉,导致出苗不一致,不便管理。

2.2 不同芽长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表2可知,芽长0.5~1.0cm的鲜薯、商品薯产量均最高,分别高达2980.3kg/667m2与2591.2kg/667m2,芽长1.0~1.5cm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次之,分别为2805.5kg/667m2与2321.9kg/667m2,芽块不催芽(ck)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最低,仅为2630.9kg/667m2与2167.8kg/667m2。不同芽长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芽块经催芽的2个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均极显著高于芽块不催芽(ck)的鲜薯、商品薯产量,同时,种薯芽块芽长0.5~1.0cm的鲜薯、商品薯产量亦极显著高于切块芽长1.0~1.5cm的鲜薯、商品薯产量。说明芽块经催芽后,播种适当芽长的处理,可以提高马铃薯鲜薯、商品薯产量,但芽长过长,出苗不整齐,马铃薯鲜薯、商品薯产量增加幅度降低。

3 结论

通过调查记载与产量测定,不难看出,不同芽长处理对“荷兰15”马铃薯的出苗率影响不大;但对生育进程影响较大,尤其是出苗期差异较大,催芽处理比芽块不催芽(ck)的早出苗7~9d,早现蕾4~6d;早开花3~4d,枯萎期基本一致。

不同芽长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存在较大差异,芽块经催芽的2个处理均极显著高于芽块不催芽(ck)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同时芽长0.5~1.0cm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极显著高于芽长1.0~1.5cm的鲜薯、商品薯产量。因此,在早春错期马铃薯生产上,种薯芽块进行催芽,待芽长0.5~1.0cm时播种,有利于提高鲜薯及商品薯产量。

综合考虑,在早春错期马铃薯生产中,应提倡播前种薯切块催芽,催芽过程中,即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又利于全苗壮苗。同时,以切块芽长0.5~1.0cm播种为宜,即能提早出苗,开花,促进早熟,又有效避开结薯期高温对薯块膨大的危害,提高产量,提早上市,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小燕.浅谈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07):41-45.

[2]谭宗九,丁明亚,高秀明,等.围场——国家级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调查[J].中国马铃薯,2000,14(2):114-117.

[3]桑得福.高海拔地区马铃薯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马铃薯杂志,1999(1):38-39.

[4]李海霞.旱地马铃薯地膜覆盖优化模式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3(10):137,174.

[5]王成刚,水建兵.马铃薯不同地膜覆盖技术抗旱增产效果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1):18.

[6]石玉章,卢玉霞.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3):26-27.

作者简介:尚文艳(1964-),女,河北围场人,研究方向:蔬菜、农作物栽培与推广。

猜你喜欢
芽长种薯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不同温度梯度和培养基质对细叶结缕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不同芽长对马铃薯理化指标的影响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大豆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