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麦冻害及预防补救措施

2018-04-25 10:57李振强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补救措施预防措施

李振强

摘 要:冻害是小麦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防止小麦冻害的发生,及减少小麦冻害损失,确保小麦安全越冬,通过对小麦冻害的类型、冻害的症状、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做分析研究,力争把小麦因冻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小麦冻害;冻害类型、冻害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48

冻害是小麦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防止小麦冻害的发生,减少小麦冻害损失,确保小麦安全越冬,通过对小麦冻害的类型、冻害的症状、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做分析研究,力争把小麦因冻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1 小麦冻害的类型

1.1 初冬期冻害 (11月下旬—12月中旬)

初冬若遇到日平均气温骤降10℃以上,最低氣温低于-10℃以下的天气,并持续1~2d时,可致使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缺墒、小麦苗弱的麦田的小麦叶片迅速青枯,引发的小麦冻害,此类冻害随着后期小麦生长能够恢复较快。

1.2 越冬期冻害(12月下旬—翌年2月中旬)

冬季持续低温并出现多次寒潮天气时,因冻融交替而引起的小麦冻害,长时间受严寒低温天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小麦冻害,会导致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引发成片死苗; 进入越冬期,因气温回升,麦苗生长锥萌动,导致小麦耐寒性下降,这时若遇早春寒流天气,暖冷的骤变引发的小麦冻害,造成小麦死苗。

1.3 早春冻害 (2月下旬—3月中旬)

小麦从返青到拔节期间,小麦生长加快,抗寒力下降显著,这时若遇强寒流天气, 造成的小麦冻害。

1.4 春末晚霜冻害(3月下旬—4月中旬)

小麦从拔节到抽穗期间,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这时若遇气温突然下降到0℃以下的天气,造成的小麦冻害。

2 小麦冻害的症状

依据小麦发生冻害后植株症状的表现可分为一般冻害和严重冻害。一般冻害主要发生在小麦还没有拔节的麦田,植株主要症状表现为小麦的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小麦的主茎和分蘖都没有冻死,一般冻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很轻,或着对小麦的产量基本不影响;严重冻害主要发生在小麦已经拔节或着小麦即将拔节的麦田,植株主要症状表现为小麦的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枯死,严重冻害会对小麦的产量严重影响。

3 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

3.1 小麦品种的抗寒性差

小麦品种一般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3类品种的小麦播种后都需要经过春化发育阶段才能拔节抽穗,但3类品种的小麦通过春化阶段所需要的天数和时间都不相同,冬性品种的小麦一般在温度0~3℃时,经过31~50d可完成春化阶段;半冬性品种的小麦一般在温度0~7℃时,经过21~30d可以完成春化阶段;春性品种的小麦一般在温度0~12℃时,经过6~15d可完成春化阶段。经过春化发育阶段之后的小麦,其抗寒性会大大降低,因此冬性品种的小麦应适期内先播,春性品种的小麦或半冬性品种的小麦应适期内后播,避免春性品种的小麦或半冬性品种的小麦播种过早。冬前经过春化发育阶段后,小麦的抗寒性降低,春性品种的小麦如播种较早,赶上冬前气温偏高的年份,分蘖节伸长,就容易受冻造成冻害。所以,选择抗寒性品种的小麦对预防小麦冻害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3.2 气候变暖

气候全球变暖,小麦播种到越冬前的气温偏高,致使小麦生长发育加快,拔节期提前,在完成了春化发育阶段和光照阶段的发育后,小麦的抗冻性会降低,如遇突然降温至0℃以下天气,小麦容易发生冻害。

3.3 播期不适当

没有根据小麦品种的特性,把需要晚播品种提前播种,小麦播种过早,由于小麦种得早,温度偏高,小麦生长发育快,会使春性品种小麦在冬前通过春化阶段,大大降低了小麦的抗寒性,造成小麦冻害发生。若小麦播种过晚,因地温较低,麦苗生长发育慢,分蘖少,根系少,小麦扎根盘墩不够好,麦苗积累的有机养料较少,易形成冬前弱苗,也易发生小麦冻害。

3.4 播量过大

在同等情况下,播种量过大的麦田,麦苗比较集中,簇集在一起,单株的营养面积非常小,造成麦苗个体发育不良, 分蘖节和叶鞘内养分含量较少, 麦苗细长不壮。因此小麦的播种量过大的麦田一般冻害发生严重。

3.5 施氮肥过多

氮肥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但底施氮肥过多的麦田,麦苗旺长,叶长株高,分蘖节无法贮存足够的糖分,小麦体内贮存糖分少就会引起其抗寒性减低,就容易引发小麦冻害。

3.6 耕作管理

麦田的整地粗放,垡块大,坷垃多土,壤耕作质量差,土壤过于疏松,土壤中的水分散失严重,土壤热容量较小,易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进入冬季后,造成小麦地上部叶片及根部冻害,引发小麦大面积发生冻害。小麦播种后若麦田疏于管理,对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致使小麦自身抗寒性能降低,也会造成小麦冻害的发生。

4 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

4.1 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

选用抗寒性比较强、丰产性好的优良小麦品种能大大减轻小麦冻害的发生。

4.2 培育冬前壮苗

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防止播种过早形成旺苗或播种过晚出现弱苗,及小麦播量过大。避免氮肥使用量过大引起麦苗旺长,叶长株高,分蘖节无法贮存足够的糖分,致使小麦抗寒性减低,发生小麦冻害,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采取控水、镇压或深耕断根等措施,控制麦苗旺长。

4.3 适时冬灌

小麦冬灌能够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并能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可提高土壤的热容量,平抑低温,起到封实表土,一般能提高地温1~3℃,同时能够合土缝,促进小麦多分蘖、育壮苗,避免土壤因开裂引起冻伤小麦根系,有利于小麦保苗越冬。小麦冬灌一般应该在日平均温度在3~5℃左右,浇水能够及时下渗时进行,若灌水过早,就会形成地表板结,而且易使小麦越冬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若灌水过晚,则容易形成地表结冰,可能发生小麦冻涝灾害。

4.4 加强麦田管理

要在早冬进行锄划或镇压, 压碎麦田表土坷垃,弥合土缝,这样可以减轻寒风的袭击和促进下层水分上升,起到抑制麦苗旺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和防冻效果;要做好麦田的人工间苗和疏苗;要及时追施冬肥;要及时麦田浇水,根据地方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提前麦田浇水。麦田浇水可增加小麦植株附近的空气湿度,提高露点温度,易使水气凝结而放出潜热,从而预防小麦冻害发生。

4.5 覆盖麦苗保温

在冬灌、施肥之后,可以用有机肥、土杂肥和粉碎的作物秸秆覆盖麦苗,保温防冻,使麦苗安全越冬,预防小麦冻害。

4.6 提防倒春寒

倒春寒对返青期小麦能引起很大的冻害,要在寒流来临之前及时对麦田灌浇水,能够起到缓解气温骤降作用,减少小麦冻害。

5 小麦冻害的补救措施

5.1 追施氮肥

若发现麦田中的小麦的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应及时追施氮肥,可促进小麦小分蘖迅速生长。追施氮肥可分2次进行,在麦田化冻后立即开沟追施速效氮肥,每667m2可追施尿素10kg;在小麦拔节期追施速效氮肥,同样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在拔节期追肥并浇水,可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减少小麦冻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5.2 中耕保墒

若发现受冻害麦田只是叶片冻枯,没有死蘖,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这样能提高地温,有效促进麦苗返青,分蘖成穗,可弥补小麦主茎穗的损失。

5.3 麦田中后期管理

小麦发生冻害后,要加强以促为主的麦田中后期管理,使小麦冻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例如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肥和水分会促进小麦早分蘖、促小蘖赶大蘖、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从而减轻小麦因冻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农业厅.安徽小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2]庞锡富,孙培章,刘洪彬,等.冬小麦霜冻害的成因、表现与防御[J].耕作与栽培,1994(5):43-45.

[3]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小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补救措施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极端天气对潮州单丛茶树及单丛茶加工的影响和预防补救措施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试论室内装修过程的常见问题与补救措施
2,4-D丁酯对棉花造成的药害及补救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