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2018-04-25 05:06毛帅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扶贫模式十堰特色产业

毛帅

摘 要:从十堰市特色产业扶贫状况出发,研究了十堰市特色产业扶贫的具体模式,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创新优化现有扶贫模式,有效发挥特色产业比较优势,以保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巩固扶贫成果。

关键词:十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作为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十堰市肩负着83.6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任务。据市政府规划,到2018年,我市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456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83.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而这些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高山远山区、深山石山区和边远库区,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区位条件较差,贫困问题及扶贫难度都更加复杂和艰巨,原有已经取得成功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能否继续发挥效果以及效果如何,值得思考。因此,对十堰市现有特色产业扶贫模式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对新时期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十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2.1 十堰特色产业扶贫状况

十堰市地处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的中心区域,该区域集“老、少、山、边、穷”的特点于一体,科教文化水平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然条件恶劣。

截至2016年底,十堰市以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四百万”工程为主,开发粮食、水果、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旅游等的特色产业面积达到542万亩,累计带动贫困农户16748户、68322人脱贫规模较大。如竹山县依靠自身独特的特色产业资源,规划了“南部烤烟西部茶、东部肚倍北果杂、畜牧养殖建小区、城郊蔬菜标准化”的产业发展布局,发展了林特、茶叶、药材、养殖、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了10万农户的脱贫。房县大力发展食用菌、核桃、中药材、山羊、绿茶、蔬菜、大鲵、烟叶八大特色产业,全县已建成25万亩中药材基地,12万亩茶叶基地,48万亩核桃基地,5万亩烟叶基地,饲养山羊835万只,养殖大鲵40万尾,发展袋料食用菌2000万袋,新建蔬菜基地7200亩。

2.2 十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2.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形式。截至2016年底,十堰市注册登记家庭农场累计达到457家;专业大户累计达到2684家;累计注册并在经管部門备案农民合作社达1650家,合作社社员总户数11.9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67.21万户的18.7%;全市创建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2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43家,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20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培育市级示范专业大户20家。

2.2.2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竹山县借助“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县域内100余万亩烟叶、茶叶、药材、林特、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成功打造了多种产业支撑的“边远特色之乡”。目前,竹山县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2.3万户,6.3万贫困人口获得增收,户均增收超过8000元,人均增收超过2800元。郧阳区湖北郧府薯业有限公司借助“企业+基地+农户”扶贫产业模式,配套3000余亩红薯新品种繁育推广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6万户。房县军店镇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建立中草药基地近5000亩,解决贫困村1000余人就近务工问题,人均增收近7000 元。

2.2.3 “市场主体+基地+农户”模式

“市场主体+基地+农户”模式是由两种模式基础上延伸而来,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与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郧阳大自然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十堰渝川食品公司借助“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大规模推广种植豇豆、辣椒、萝卜等无公害蔬菜。该合作社现已吸纳3000多贫困人口,蔬菜基地面积达5万余亩,辐射全区20个乡镇、300多个村,年产鲜菜5万余吨,农户累计增收1.5亿元以上。

2.2.4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十堰市樱桃沟、王家学、卧龙岗等村借助独特的农村原生态、原产地、原民俗等区位优势,建立了“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城乡旅游、有机瓜果采摘、苗木花卉、农家乐等乡村游产业,推广了樱桃草莓节、油菜花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如郧阳区樱桃沟村现已打造成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最美村镇;安阳镇青龙村流转土地、山林近万亩,发展观光旅游和苗木花卉产业。300余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进务工、经营农家乐等形式人均年增收2.2万元。

2.2.5 “扶贫产业园区+扶贫”模式

十堰市开发扶贫产业园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实现辐射效应。十堰市产业扶贫示范园规划面积10000亩,分为食品加工、医药加工、饮料加工和林特产品加工四大板块,该园区已入驻企业13家,总投资12亿元,可转移农村劳动力7000人以上,辐射带动全市400万亩扶贫产业基地发展,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年可实现农业加工产值200亿元,税收10亿元。2015年,全市共投入资金2497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408万元,信贷资金18565万元,扶持产业项目310个,新建成茶叶、柑橘、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65000亩,养殖大牲畜112000头(只),产业辐射带动148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农户增收1438元。

3 十堰特色产业扶贫面临的挑战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化,十堰市特色产业扶贫攻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3.1 分散经营为主,缺乏规模效应

十堰市在特色产业扶贫开发中,虽根据各贫困村村情创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等经营形式,但受地形地貌及历史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大部分土地依旧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仍以家庭分散经营模式为主,大规模经营难度较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户、农业合作社或企业各自为战问题较突出,整个产业扶贫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多元主体参与互动机制,造成一些地区农产品经销商借此趁机压价,扶贫参与主体利益受损。

3.2 市场主体较弱,缺乏竞争力

作为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农业经营主体、企业规模和运营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户对市场的判断,甚至关系到农户对企业的信任。就目前而言,十堰市大部分相关市场主体规模较小、辐射影响力较较弱,未能实现跨区域发展;同时大多数龙头企业依然采用简单的粗加工生产,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部分企业受资金限制,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

3.3 利益联结机制欠缺,抗风险能力较弱

在现有特色产业扶贫模式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仅依靠单纯的产品购销合同来维系,长期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缺乏稳定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三者在特色产业化链条中不可或缺,农户和龙头企业分别对原材料进生产和加工,而合作组织将二者紧密衔接。一方面,如果市场出现较大起伏,造成利益下滑或亏损,各龙头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牺牲农户利益;另一方面,处于中间的合作组织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好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农户利益就难以得到保障,势必导致关系的中止或破裂,抗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

3.4 农户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市场意识不强

在十堰市现有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中,农户主要以贫困户为主。部分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意识,“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甚至部分村镇出现不愿意脱贫的现象;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巢村”大量出现,农村劳动力主要为“三留守”人员,青壮年劳动力欠缺,受文化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农民不能很快接受新技术的推广,往往很难接受与适应现代科技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农民市场意识缺乏,从众情况普遍,对企业依赖性较高,一味大面积推广单一品种,造成产品滞销。

4 十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创新

4.1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各级政府在进行特色产业扶贫时,应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组织、龙头企业探索诸如入股、租赁、合作、托管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合作制与股份制、租赁制、合伙制、委托制等结合,提高农户参与热情;组建合作社时,不仅要在生产计划、技术推广、成品收购、生产加工、销售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充分各经营主体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应充分吸纳贫困农户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合作范围由单一的生产合作,逐步深化到资本、资产、土地、金融、技术、服务来等多层次合作,最终实现农户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有机融合。

4.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各级政府在培育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基层组织对参与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扶贫开发主体各方利益的落实。通过建立“基层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特色产业扶贫模式,以基层组织为引导,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特色产业扶贫中的作用。

4.3 创新农村科技培训

扶贫开发主体在开展科技培训时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状况,以多种渠道和形式展开,从而提升特色产业从业者的劳動技能, 同时贫困村应当配合基础性教育,建立一批以科技种养能人、科技示范户、农业技术员为主体的科技和技术经济服务站,构建“互联网+”平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一体化服务,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的职业农民队伍,提高组织化程度,以此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效阻断贫困人口的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2]阮馨叶.秦巴山区生态扶贫开发研究——以十堰市为例[J].农技服务,2016,(8):192.

[3]杨佩雨.信阳市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4]程守田.特色产业扶贫的路径选择与发展模式[J].中国领导科学,2016,(6):35-37.

[5]龙永华.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州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扶贫模式十堰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畜牧产业联动扶贫模式分析
解决甘肃扶贫问题的对策探析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