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吴艳良:合作社开展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018-04-26 06:27孙超超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2期
关键词:东兴效益秸秆

■ 文 / 本刊记者 孙超超

“有机会多多宣传报道我们合作社啊!”今年“两会”期间,来京参会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部书记、昌图县丰满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艳良给记者发来消息。作为代表,认真履职尽责的同时,吴艳良不忘跟进合作社春耕生产情况,还积极呼吁各方加大对合作社的关心,尽最大努力传达民意。

农民合作社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吴艳良告诉记者,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建的、土生土长的经济组织,必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合作社要投入到乡村振兴这一场战役中,可以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这一途径来实现。据了解,吴艳良所在的丰满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2017年建成了日烘干300吨的玉米烘干塔,仅此一项就带动了15户成员入社工作,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到3万元,“如果合作社继续发展玉米的深加工、物流等,可直接带动10户到20户成员致富。”吴艳良说。就目前而言,合作社从春种到秋收整体上用工数达1000多人次,同时,合作社收购玉米每斤平均高于市场价5分钱,并免费将玉米运送到烘干塔,这是看得到的效益。吴艳良对记者说,合作社还为成员及周边农户提供秸秆打包和土地深松服务,平均每亩秸秆为承包地农户节省10元,免费土地深松可为农户节省至少30元/亩,这两项带给农户的效益就是40元/亩,同时美化了环境,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这部分效益看不见,却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民合作社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因地制宜。

2016年国家玉米临储制度改革,丰满源合作社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了2000多亩玉米、1000余亩马铃薯,受到市场等因素影响合作社有所亏损。2017年,合作社继续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了3600亩玉米、1000亩大豆,玉米效益不错但是大豆效益一般。“一方面,国家对大豆的政策不明确;另一方面,昌图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本就适合种玉米。2018年,合作社将主要种植玉米,成立一个有机肥料厂,专门处理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这样人居环境也改善了,就能沿着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路子走。”吴艳良说,“我认为只有延长合作社的产业链条,增粗价值链,让农户参与利益分配,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合作社立足于农村,就要做农业农村的事。”

呼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既是理事长,又是村干部,吴艳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重点深有体会。此次会议,他建议应从“一懂两爱”的“三农”人才培养、合作社贷款担保支持、农业补贴政策倾斜等方面促进合作社规范有序发展。此外,他还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他告诉记者,东兴村共480户,在家留守的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近45人,全县400多个村的老人就更多了,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应该加大符合条件的乡村养老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整体推进农村养老新模式,同时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如东兴村480户有120户闲置房屋),对这些房屋进行重新修缮整合并实行公司化养老体系运营,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和城镇老人度假养老问题。

猜你喜欢
东兴效益秸秆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我见证了东兴侨批馆的发现、印证、修复历程
我的父亲陈植芳与东兴汇路
应运而生的东兴汇路
东兴汇路 烽火侨批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