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里的狗仔鸡鸭

2018-04-27 08:37
海峡影艺 2018年1期
关键词:白龙马老祖母丸子

兔子青菜

老鼠啃瓜

捏塑“狗仔鸡鸭”,是泉州冬至民俗的一斑。

冬至搓丸,人所共知。搓丸子的米粉团分出部份,掰成若干小团块,分别染上赤橙黄绿,再捏制动物瓜果,那些“微塑”就是“狗仔鸡鸭”。大多另做一小托盘,托盘上的“白兔青菜”“老鼠啃瓜”,都是一则和谐的故趣。

冬至在闽南话里称做“冬节”,那是一年里的大节日,出嫁的女儿在节前都要给娘家“送节”——送年礼。捏塑狗仔鸡鸭演化成民间习俗大概和这一大节的祭祀有关。农家取出自己耕作的收成磨成细粉,塑制猪羊果蔬,做成了“三牲五果”代用品。至今仍有拿面粉米粉地瓜粉制作“三牲”用以上供。久而久之,捏塑狗仔鸡鸭或许就渐渐传续成节庆的方式、礼仪和风尚。

妙趣横生的狗仔鸡鸭,让人享受的不只是成品,更多的是享受横生妙趣的过程。一家人围坐灯下,七手八脚做着狗仔鸡鸭,其情和美,其乐热融。我就是在小的时候,在“冬节”的和美热融中,跟着老祖母学上了这一份“手艺”。老祖母捏塑狗仔鸡鸭的功夫在老家村街是出了名的,节前开搓丸子的日子,就会有邻居婶母阿姨大姐小弟陆陆续续来家看米粉团团在老祖母手指尖上衍化成活灵活现的狗娃兔崽鸭佬鸡婆。老祖母也会把蒸熟定型的“制品”匀出一些送给近邻。老祖母最拿手的是捏塑“白龙马”,寸半大小的“白龙马”有鬃有蹄有鞍有蹬,还有细细的缰绳。我能学着捏上小鱼小虾,就是没有学会捏起小白马。很欣慰,我那小孙孙这些年也坐上我当年的位子,我老伴也颇具冬至的指上本领,祖孙们一起重新点燃早前的温热。所不同的是,小孙孙不会跟着我们的路子走,自己想象自己设计自己摆弄,塑造起他自己的喜爱。小孙孙甚至喜欢上这个过节的程序,去年冬至前做了“狗仔鸡鸭”,节日刚过,他伸直了脖子问:爷爷奶奶,我们能不能再做一次狗仔鸡鸭?

“冬节”做“狗仔鸡鸭”,这是泉州一道饱含古早味的特有风景。说是文化或许玩笑开大了,但一定是闽南民俗永恒的精彩。

山茶花

老鼠与油灯

一清二白

小马哥

鸡公鸡婆

吉羊开泰

小斗鸡

抱窝

小金鱼

母爱

长寿龟

傻小虎

丁亥

萝卜白菜

猜你喜欢
白龙马老祖母丸子
我是一粒沙
老祖母的牙齿
我的“丸子”妹妹
老祖母的牙齿
老祖母的牙齿
老祖母的牙齿
丸子西施
丸子西施
丸子西施
被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