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秋优336”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

2018-05-02 07:52王治雄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201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集体资产管理事务中心站201399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粒数穗数生育期

张 珍 王治雄(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季 青 (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集体资产管理事务中心站 201399)

“秋优336”是由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以“秋15A×R336”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沪审稻2015002)。该品种株高112 cm左右,主茎叶片数16~17张,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挺拔上举,剑叶角度小、直立,叶鞘、稃尖均呈紫色,后期熟相好,分蘖中等,弯穗型,每穗粒数多,产量高,米质中等,米饭软硬适中,抗逆性强,抗倒伏,对条纹叶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较强抗性,综合抗性较好,能较好地解决浦东地区当前水稻生产中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有助于缓解水稻茬口矛盾。为促进该品种在浦东新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给该品种今后大力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笔者对该品种的最佳机插密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试验地概况

供试水稻品种为“秋优336”。试验设在浦东新区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供试田块土壤类型为黄泥土,土壤全氮含量为167 g/kg、有效磷含量为9.1 mg/kg、速效钾含量为187 mg/kg、有机质含量为2.42 g/kg、pH为8.3,前茬作物是绿肥。

1.2 试验设计

“秋优336”采用机插种植方式,于5月10日播种,6月3日移栽,设5个机插密度(株行距)处理,依次为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30 cm、18 cm×30 cm、20 cm×30 cm,试验为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区面积600 m2。

1.3 试验田管理

由于试验田前茬种植绿肥,土壤肥沃,因此不施基肥,6月12日施26-6-10水稻专用BB肥375 kg/hm2,6月22日施尿素150 kg/hm2,7月25日施尿素225 kg/hm2,8月20日施尿素75 kg/hm2,合计整个生育期施纯氮306.3 kg/hm2。整个水稻生长期各处理的管理完全相同,统一除草、统一防病治虫,并定时定点做好水稻苗情考查,收割前进行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不同机插密度对“秋优336”的生育期没有影响,各处理的生育期完全一致。

表1 不同机插密度“秋优336”的生育期

2.2 产量及产量结构

由表2可知,有效穗数随机插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机插密度为12 cm×30 cm处理最高,为283.48万穗/hm2,机插密度为20 cm×30 cm处理最低,为248.4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随机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机插密度为20 cm×30 cm处理的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均为最多,分别为196.40粒和185.05粒,机插密度为12 cm×30 cm处理的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均为最少,分别为182.70粒和168.76粒。千粒重随机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机插密度为12 cm×30 cm处理的千粒重最低,为27.76 g,机插密度为20 cm×30 cm处理的千粒重最大,达28.65 g。产量随机插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状,机插密度为16 cm×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2 471.15 kg/hm2,机插密度为20 cm×30 cm处理的产量最低,为11 975.55 kg/hm2。由此说明,适宜的机插密度对水稻取得丰产非常重要,且机插密度为20 cm×30 cm处理的有效穗数最低,产量也最低,说明保证有效穗数是水稻品种“秋优336”取得丰产的关键。

表2 不同机插密度“秋优336”的产量及产量结构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秋优336”在浦东地区种植,机插密度对其生育期没有影响,以机插密度为16 cm×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可达12 471.15 kg/hm2,即“秋优336”的适宜机插密度为16 cm×30 cm。

猜你喜欢
粒数穗数生育期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遥感ET数据的辽宁地区典型农作物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