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物基全降解育秧盘育秧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018-05-02 07:52高兴友张国萍浙江省绍兴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3120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晚稻分蘖秧苗

高兴友 张国萍 (浙江省绍兴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12000)

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河南青源天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以PLA(聚乳酸)生物基塑料为原料研制的生物基全降解钵型毯状育秧盘,具有带盘机插、植伤轻、缓苗快、全降解的特点。为熟化优化配套技术,2017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浙江省绍兴市开展了水稻生物基全降解育秧盘试验示范。现将水稻生物基全降解育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连作晚稻“嘉优2号”。育秧盘选用“佰士农”水稻生物基全降解育秧小钵盘(以下简称降解小钵盘),以本地常规塑料平盘作对照(CK)。育秧基质为“中锦牌”连作晚稻育秧基质。秧苗栽插采用久保田插秧机。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塑料平盘育秧(CK)、降解小钵盘育秧(A)2个处理,每处理播150盘,种植大田各6 667 m2。

试验于7月5日播种,播量为70 g/盘,基质底层厚度为2 cm,覆盖厚度为0.5 cm[1];采用机械流水线播种;育秧方式采用半旱式育秧[2],以湿润灌溉为主,移栽前3 d(7月19日)喷施三环唑预防稻瘟病,同时喷施尿素45 kg/hm2,7月20日后不灌水。移栽期为7月22日,秧龄17 d,栽插密度为30 cm×14 cm。除使用的育秧盘不同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

由表2可知,处理A的秧苗素质明显好于对照,主要表现为秧苗高矮适中,地上部分生长好,叶色深,茎基宽。分析原因可能是生物基全降解秧盘在秧田里可分解,分解的物质能作为养料被秧苗吸收利用。处理A的秧苗具体表现为:(1)秧苗较高,更适合机插。苗高为12.94 cm,比对照高1.05 cm。(2)茎基较宽,符合壮秧要求。茎基宽为2.93 mm,比对照宽0.37 mm。(3)地上部分生长好。表现为叶片较厚,叶色较深,百株地上部分鲜重为15.2 g,比对照重2 g。(4)单株分蘖数相对较多。平均单株分蘖数为0.2个,对照仅有0.03个。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表2 不同育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2 栽插质量

机插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选取4行、每行10丛,调查每丛机插苗数和缺秧数[1,3,4],统计基本苗数和漏插率,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

由表3可知,处理A的漏插率为4.2%,比对照低2.5%,这主要与成秧率和出苗均匀度有关。据移栽前对选取秧块的苗数进行调查,处理A为168株、成秧率63.2%,对照为161株、成秧率62.2%,但处理A的秧苗分布较均匀,因此,处理A的漏插率低、缺株少。

2.3 返青期

由表3可知,处理A的返青期为7月25日,比对照提早1 d,这主要与栽插时的伤根多少有关。在栽插时对秧苗根系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处理A的秧苗根系盘结成一块块小方块,分秧时根系损伤小,故返青快;而对照整盘秧苗的根系盘结在一块,分秧时根系损伤较大,故返青相对较慢。此外,处理A返青早,故其分蘖时间也相应提早。

表3 不同育秧盘育秧对水稻栽插质量及生育期的影响

2.4 产 量

由表4可知,处理A的单产为8 034.0 kg/hm2,比对照增产7.18%,增产明显。分析增产原因,主要是处理A的有效穗数较多,为282.5万穗/hm2,比对照多9.75%;而处理A有效穗数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处理A漏插率低、败苗轻、分蘖发生早。此外,虽然连作晚稻因栽插后气温高败苗发生较普遍[5],但用降解小钵盘育成秧苗栽插时伤根轻。因此,用降解小钵盘栽插后水稻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有利于连作晚稻争季节、获得高产。

表4 不同育秧盘育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水稻生物基全降解育秧盘育成的秧苗茎基宽度增加,叶片较厚,叶色较深,地上部分生长较好,百株鲜重增加,单株分蘖数较多,秧苗素质提高;能提高水稻的成秧率,减少漏插率,伤根小,返青早,增加有效穗数,最终能增加产量;育秧盘可在水稻生长中降解,且降解后的物质能被水稻作为养分吸收,没有废弃物产生更环保。

[1]张卫星, 朱德峰, 林贤青,等.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1):45-48.

[2]沈建辉,曹卫星,朱庆森,等.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3):7-9.

[3]孔德友.水稻机械化栽插配套简化育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6):26,28.

[4]于林惠,丁艳锋,薛艳凤,等.水稻机插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6,22(3):73-78.

[5]胡润,王佳佳,秦叶波,等.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J].中国稻米,2013,19(4):103-105.

猜你喜欢
晚稻分蘖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晚稻帖(外一首)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农民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