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8-05-02 07:52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223001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茬口孕穗基肥

王安邦 顾正中 周羊梅 杨子博 (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 223001)

“淮麦30”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7)是淮安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早熟小麦品种,其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生长健壮,抗寒性较好,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为给强筋小麦“淮麦30”作直播稻茬口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笔者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6~2017年在淮安市农科院农业高新科技园区进行,前茬作物为直播水稻,试验田土质为沙壤土。

供试小麦品种为强筋小麦“淮麦30”,播种期为2016年11月5日。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播种密度和氮肥两因素,播种密度(每667 m2基本苗数)设为18万、21万、24万苗三个水平,氮肥试验以每667 m2氮肥用量为主区,设纯氮用量为16、19、22 kg三个水平,以氮肥运筹为裂区,设氮肥一次性基施、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7∶1∶2、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5∶1∶4三个水平,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平衡肥于越冬始期(12月25日)施用,拔节肥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定长、叶龄余数2.5叶时施用,孕穗肥在小麦叶龄余数0.8~1.2叶时施用。P2O5和K2O每667 m2用量均为7.5 kg,磷、钾肥均在播种前一次性基施。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3.3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密度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由表1可知,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淮麦30”有效穗数呈上升趋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看,不同播种密度间产量差异显著,以每667 m2基本苗数为21万苗的产量最高。

表1 种植密度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1.2 品 质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淮麦30”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都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小。

表2 播种密度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品质的影响

2.2 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由表3可知,在相同氮肥用量时,随氮肥用量的后移,“淮麦30”的有效穗数减少(每667 m2氮肥用量22 kg除外),每穗粒数变化无规律,千粒重(每667 m2氮肥用量22 kg除外)和产量都增加,且均以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5∶1∶4时产量较高。在相同氮肥运筹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淮麦30”的产量增加,其中每667 m2氮肥用量为16 kg和每667 m2氮肥用量为19 kg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3 氮肥用量及运筹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 品 质

由表4可知,在相同氮肥运筹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淮麦30”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大体上均呈增加趋势,但每667 m2氮肥用量为19 kg和22 kg处理间差异较小。在相同氮肥用量时,随氮肥用量的后移,“淮麦30”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呈增加趋势。

表4 氮肥用量及运筹对直播稻茬口“淮麦30”品质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0”作直播稻茬口的产量及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氮肥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淮麦30”的产量和品质,但每667 m2氮肥用量为19 kg和22 kg时,“淮麦30”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不大。因此,氮肥用量要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以每667 m2基本苗数为21万苗、每667 m2氮肥用量为19 kg、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5∶1∶4时,“淮麦30”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佳的品质。

猜你喜欢
茬口孕穗基肥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在我的村庄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茬口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