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大棚环境、黄瓜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2018-05-02 07:52金海军张红梅丁小涛余纪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奉贤区201403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土壤温度晴天湿度

金海军 张红梅 丁小涛 余纪柱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奉贤区 201403)

黄瓜(Cucumis sativusL.)在我国瓜果类蔬菜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其栽培范围广、种植面积大,占全国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0%左右。目前在黄瓜设施栽培中,人们进入了“栽得越多,产量越高”的误区,引起了种植密度过大、管理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设施条件下黄瓜种植密度问题,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大棚环境、黄瓜生长和产量以及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以期确定设施栽培黄瓜较适宜的种植密度,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黄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春秋王2号”,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秋季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的17号和19号八型棚(棚宽8 m)进行。试验设两个处理:一棚四畦(17号棚)和一棚五畦(19号棚),种植规格见图1。畦面和畦沟全部铺上地膜。四畦棚畦宽1 m,沟宽1 m,棚两边各留50 cm,黄瓜种植株距35 cm,种植总株数为900株;五畦全膜棚畦宽1 m,沟宽50 cm,棚两边各留50 cm,黄瓜种植株距40 cm,种植总株数为1 000株。2015年9月1日进行穴盘育苗,9月9日定植到大棚中,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定期定时浇水,其它措施按常规管理方法。

图1 一棚四畦和一棚五畦的作畦方式和种植规格

1.3 调查项目

在每个大棚中部放置2套空气温湿度仪(WSTH)、土壤温度仪(WS-T)和CO2浓度测定仪,以上仪器均是由杭州微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便携式数据记录仪。将土壤温度仪的探头插入10 cm深的土壤中,测量表层土温度;将空气温湿度仪和CO2浓度测定仪的探头悬挂至距地面1 m高处,3种记录仪均设定为每30 min记录1次数据。

黄瓜开始每次采收后,测定产量。黄瓜生长期间定期调查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发生情况。

试验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用SPSS软件对平均值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用OriginPro7.5软件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晴天大棚内空气温度比较

由图2可知,17号棚和19号棚晴天的空气温度在晚上相差不大,当白天接受太阳照射时,两个棚内空气温度表现出一定差异,尤其是中午,差异更大,19号棚白天空气温度明显高于17号棚,这与19号棚种植密度大、棚内空气流通小有关。

图2 不同时期晴天大棚内空气温度变化

2.2 晴天和雨天大棚内空气湿度变化

图3 晴天(10月13日)和雨天(10月7日)大棚内空气湿度日变化

由图3可知,17号棚和19号棚晴天晚上空气湿度没有差异,均达100%;白天17号棚低于19号棚,最大相差10.1%。雨天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白天最低值也有83.3%,17号棚略低于19号棚,最大相差2.7%。可见一棚四畦种植密度可以增加空气流通量,降低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植株发病率。

2.3 晴天和雨天大棚内土温变化规律

由图4可知,17号棚和19号棚晴天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均呈“S”形曲线,17号棚的土壤温度在正午及午后一段时间低于19号棚,其他时间略高于19号棚。雨天时大棚的土壤温度变化均平缓,17号棚高于19号棚,最大相差0.6 ℃。

图4 晴天(10月13日)和雨天(10月7日)大棚内土壤温度日变化

2.4 不同种植密度下黄瓜植株的生长差异

由图5可知,17号棚黄瓜的株高和叶片数稍低于19号棚,而茎粗和叶面积在生长旺盛期超过了19号棚。这是因为17号棚为一棚四畦种植密度,定植株数相对较少,行距较大,有利于叶片更加平展生长,植株更加粗壮。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瓜产量及病害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一棚四畦的17号棚黄瓜定植总株数为900株,比一棚五畦的19号棚少100株,但单株产量大于19号棚,大棚总产量增加8%,这与17号棚植株生长空间大、生长健壮、结瓜多有关。17号棚在定植初期死株率为1.67%,明显低于19号棚,这与黄瓜植株种植密度小、通风散热较好、土温较低有关。17号棚的黄瓜病毒病病株率为0.78%,也低于19号棚。黄瓜结果中后期19号棚的白粉病发生严重,17号棚黄瓜白粉病病叶也较多,但轻于19号棚。19号棚的霜霉病发生较严重,病叶上病斑数较多,而17号棚只是少数叶片有2~3个病斑,这与17号棚黄瓜种植密度小、空气湿度低有关。

图5 17号棚和19号棚黄瓜的生长变化

表1 17号棚和19号棚黄瓜的产量及病害指数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黄瓜采用一棚四畦的种植密度,由于种植密度小,大棚内空气流动较通畅,可以明显降低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植株病害的发生;较低的种植密度促进了黄瓜植株茎粗和叶面积的增长,从而使单株产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黄瓜在八型棚(棚宽8 m)内栽培,可以采取一棚四畦的种植密度(即每棚种植900株)。

猜你喜欢
土壤温度晴天湿度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湿度场分析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它若安好,便是晴天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小小的一片晴天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