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囚徒章太炎

2018-05-02 05:33刘园
金秋 2018年1期
关键词:清廷章太炎袁世凯

文/刘园

期待袁世凯

章太炎是货真价实的排满主义者。1900年义和团战争引来了八国联军,清廷面临重大政治危机,一大批汉人士大夫试图借机颠覆这个异族政府,他们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议会”,试图重建一个新政府,取代流亡中的朝廷。这是多数与会者的想法。然而章太炎此次最为极端,他认为应该趁此机会,成立一个新的中国政府,直接替换掉满洲人建立的清朝。章太炎的极端思想引起了革命党人的注意,也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此后,章太炎的反满革命思想日趋激烈,清廷数次追捕,章太炎数次流亡,直至1903年因《苏报》案入狱三年,章太炎由一个名声不大的政治异见者,渐渐变成了世界级革命领袖。

1906年章太炎走出牢房,直接被孙中山派人接到东京,出任《民报》主编。不过,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合作时间并不长。随着日俄战争结束,俄罗斯开始了改革历程,亚洲在其启发下也开始觉醒。1905年,清廷派遣大臣分赴东西洋考察宪政。第二年,清廷宣布开启宪政改革进程。清廷的政治变革使革命发生了重大逆转,一大部分革命者原本只是出于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因为清廷不改革而参加革命。现在,朝廷改革了,他们基本上也就满意了,争先恐后回归主流参与变革。

清廷的变革有效分化了革命队伍,章太炎与孙中山等人从此开始分道扬镳,甚至一度视若仇雠。鉴于此,等到武昌起义爆发,章太炎回国,他并没有站在孙中山一边支持南京临时政府,他几乎从一开始就唱衰革命,坚定不移地站在孙中山、革命党对立面,期待中国在革命后建立专业的执政团队,坚定不移地转投袁世凯,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非袁莫属”是清末民初那个短暂时期中国人的一般共识,章太炎认同这个共识一点都不奇怪。1912年3月1日,章太炎发布通告,宣布将自己参与创办并主持的中华民国联合会与预备立宪公会合并,组建统一党,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统一党的主体为立宪党人,张謇、熊希龄、唐绍仪等,都是治国良臣、能臣,一时之选。他们在感情上亲近袁世凯,甚至可以说统一党就是袁世凯可以凭借的政治力量,是“总统党”。章太炎在民国初建那些日子,殚精竭虑为袁世凯出谋划策,提供一个又一个建议。

对于章太炎的拥戴和建议,袁世凯感激不尽,投桃报李,4月9日,聘请章太炎为总统府高等顾问。此后,章太炎坚定站在袁世凯一边,成为民初政争中最拉风的一个重要人物,为袁世凯威望提升与维持贡献不小。章太炎在许多问题上的建议都是从大总统立场进行考虑,袁世凯对章太炎充分信任,在章太炎逗留北京那些日子里,袁世凯数度邀请章太炎到总统府畅谈一切。章太炎有时代表大总统巡视南北,联络各方,貌似大总统特别代表或特别助理。

章太炎与汤国梨婚礼

民国元年很快就要过去,按照南北和谈时的规划,国会将要选举,正式大总统也要选举。为了这些选举,袁世凯请章太炎到东北地区观察情形,疏通关系,以为选举准备。章太炎到东北,每与人接谈,必盛称袁世凯功德,以为现在麻木不仁之中国,必须要有袁世凯这样的开明专制。章太炎东北之行不仅帮助了袁世凯,而且使他个人对东北的战略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他回到北京不久,便接受了袁世凯的任命,出任东三省筹边使,其职责就是代表中央政府全面负责和协调东三省管理和开发。

1912年底,章太炎带着随从离开北京前往长春。对于东北开放和未来建设,章太炎有非常好的构想,然而仅仅七个月时间,从来没有从政经验的章太炎对于官场各种各样的规则、潜规则很不耐烦;袁世凯的中央政府也没有像原先承诺的那样支持到位。到了1913年6月,当袁世凯财政总长梁士诒刻意阻挠东三省筹措资金计划时,章太炎于6月18日愤而辞职,大骂梁士诒不是东西。章太炎发给袁世凯的电报说:只管推宕,不要你的钱了。

“宋案”对章太炎的影响

章太炎愤而辞职,除东三省工作根本推动不了,可能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宋教仁被杀。

在东京的革命党人中,章太炎独独看好宋教仁。当宋教仁被刺时,章太炎还在东北。他根据各方面情报认为宋教仁被刺肯定是一个政治谋杀,大声疾呼舆论界主持正义,揭露真相,认真监督,追究真凶;对于南方革命党人,章太炎竭诚呼吁各党中革命人才纠合为一,辅以学士清流,或许能够平稳度过“宋案”带给中国民主政治的困扰。

基于这些判断与考虑,章太炎于宋案后离开东北赶赴上海,与国民党人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一笑泯恩仇,接续先前合作。只是章太炎在没有更明确证据时,没有像孙中山那样坚定地将矛头指向袁世凯。

居间调停南北

在南北纷争日趋严重时,章太炎并没有坚定地站在南方国民党人的立场上,当然也没有站在袁世凯立场上,他似乎对南北双方都有点儿看不上。他能够看上的只有黎元洪。

于是章太炎从上海专程前往武昌,希望黎元洪能够以廓然大公之心,出面参与竞争大总统,以此拯救国家危亡,拯救刚刚诞生的共和国。黎元洪清楚知道自己根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尽管章太炎在武昌盘桓了二十多天,说了很多话,但黎元洪始终不敢就此明确表态。即便被逼到最后,黎元洪也只是建议章太炎不妨趁着进京接受“勋二位”(袁世凯给“有功民国”的人物授勋,分为六等)的机会劝劝袁世凯,袁公如果能够听进去谏劝,也就不必大事更张,另选总统了;假如袁公执意不听,那就再按章太炎意思办。有了黎元洪这个态度,章太炎于5月28日抵达北京,准备近距离观察袁世凯的态度,也准备正面尝试着调解南北纷争。

历史发展被章太炎不幸而言中。袁世凯自以为不是宋案主谋,自以为居于道义和正当,所以面对南方反对,不愿妥协,不愿让步,反而步步紧逼,挑起事端。相继罢免李烈钧、胡汉民等人都督职务,逼迫国民党人走上武装反抗道路,于是有“二次革命”。

章太炎、汤国梨与汤国梨两位母亲

民国囚徒

“二次革命”爆发后,章太炎迅即发布宣言,号召各地共同起兵讨袁,期望黎元洪此时能够大胆借机站出来,利用由统一党改建的共和党修筑第三条道路,既抛弃北方的袁世凯,也不要南方的孙中山。然而,民国元勋黎元洪并没有按照章太炎的思路去进行。特别是孙中山纠集的“二次革命”主力,不过是一批乌合之众,一触即溃。“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黄兴等流亡国外。

章太炎自认没有参与孙中山、黄兴的“二次革命”武力倒袁,他不过在这个事件中发布了几个宣言,所以在“二次革命”结束后,章太炎并没有选择流亡。但是在袁世凯的幕僚看来,章太炎不愿离开中国流亡海外,但谁也无法保证这个“章疯子”什么时候犯病什么时候发作。于是,章太炎极端讨厌的“佞臣”之一陈宧向袁世凯献策,为防患于未然,应该将章太炎管制起来。陈宧对章太炎非常了解,他以“二次革命”后政治形势急剧变化为由,邀请章太炎以共和党党魁的身份前往北京。章太炎收到陈宧的电报后并没有多想,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前往北京主持共和党党务。

1913年8月11日晨,章太炎兴冲冲抵达北京,迅即入住化石桥附近共和党总部。刚刚住下来的章太炎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任何政治活动,即发现自己和共和党总部已被警方控制起来了。警方的理由是章太炎参与了“内乱”。不过,警方秉承袁世凯旨意,也没有过分为难章太炎。袁世凯希望章太炎在此后的政治活动中能够站在政府一边,无奈章太炎根本不吃这一套。不知不觉,章太炎余下的1913年竟被袁世凯莫名其妙地给软禁在北京了。

猜你喜欢
清廷章太炎袁世凯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
甲午战争中清廷战略决策评议
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