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高音机能变形的必要性

2018-05-04 01:52崔杨婷陈毓博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母音高音变形

崔杨婷 陈毓博

摘要:高音训练是每一个声乐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在高音训练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按照声乐演唱的客观规律进行,高音训练中较多的歌唱器官和发音都会和中低声区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训练里会被较多的歌者因强调腔体与声音的稳定性而忽略。文章通过对高音训练的几个器官与技能部分的变形的论述,旨在对高音训练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音;母音;变形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81-01

声乐演唱中不可忽视的地方就是高音问题,无论任何声部、何种唱法均无法回避。在声乐研习过程当中高音的正确演唱是比较难以掌握的问题。通说认为高音的质量决定于中低声区歌唱技术巧的质量,中低声区效果好,高音质量自然好。但笔者认为至少声乐高音区的演唱需要一些和中低声区不同性质的机能变化。众所周知,人声演唱是由一种复合震动产生的音响效果构成的,基本构成是声带产生基音和共鸣腔体产生的泛音构成。高音技术的掌握应该注意有三个地方需要解决。

一、发声基音器官变形

人类的声音高低变化,主要取决于声带的振动形式。从真声到假声的振动其实就是声带有全振动逐渐变化为边缘振动的过程。声带会随着声音的高低而由长变短并且从变厚到变薄。当然,张力的变化并不应该是声带本身肌肉的作用力,应该是声带周围肌肉群的活动。声带借助三种肌肉纤维的走向由全部振动变为局部振动再变成边缘振动。当基音的音高相对于声带肌肉无法再一步拉紧的时候,环甲肌肉群会帮助声带继续紧绷,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音频。环甲肌肉群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喉结的位置,所以在实践中喉结位置上移通常都是不科学的高音演唱,不利于合理的声带基音产生。在真假声进行转换的同时也会出现声音音色出现明显变化,导致音色截然不同,没有圆滑过渡。

二、声音泛音器官的变形

加大声带张力会影响到高音的基音音质,高音的基础音频解决后,共鸣的问题就需要泛音器官的辅助了。因为基音音量在唱歌中极其微小,必须及时的增加泛音的音响。音量扩大之后,才能够传播的更远。但是这必须要泛音的共振波频与基音的共振波频产生乡音的和谐,也就是说通过肌肉组织的调节让基音和泛音产生共鸣,这个过程就是扩大声音实质的过程。

著名声乐教授许讲真的理论认为“口腔会缩小、舌位会从前向后调整”,但是笔者认为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不让舌位从前向后调整,直到咽峡的通道基本状态能够熟练形成为止。高音状态出现时,会出珊“三闭一放”的状态,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呕吐的状态很相似,比如咽峡会关闭、鼻咽峡会关闭、喉口也会关闭;食管入口处开放。这总体感觉和趋向适合高音演唱时候的状态相同。

三、母音的变形

母音变形是提高高音基音频率的有利条件。母音变形的问题需要学习者在掌握基础高音技术技巧之后又一重点需要掌握的地方。母音是声乐演唱中歌词的主体,当然,汉语和拉丁文中母音是极其相似的。母音是演唱语言的实质,演唱语言的传播都是依靠母音进行延长,在共鸣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母音必须变形才能够适应高音的较高频率。在发高音的时候,口咽腔如果和常规说话的状态一样就无法结合声带的缩短和变薄,声带音质在演唱高音的时候不能够衰减,于是母音就必须改变形状。母音变形还有利于增加泛音的音量,在高声区的演唱过程当中,因为高音共鸣不能够直接从中低声区的口腔发声器官通过,所以大量的泛音会经过鼻腔,所以母音变形也是很好掌握头腔共鸣的条件。母音变形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解决真假声冲突的问题。我们从低音演唱高音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经历三个声区,低、中、高声区。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高音换声问题,获得声区统一的混合声响,母音通常在小字一组的g就开始逐渐变圆,通过母音o或者u的变形而获得。

在演唱ie、a、e的母音时,通常要加u或者加o音,如《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西风烈的“烈”字;《我爱你,中国》里面的“爱”字。在演唱i母音的高音时,要相应地加上u母音或者ü母音,如《啊,中国的土地》里面的“地”;或者《我爱你,中国》里面母亲的“亲”、百灵鸟的“灵”字。

唱u、o母音的时候要加上u母音,如《我爱你,塞北的雪》中的“雨”字;《那就是我》中的“火”字、“螺”字等。

在演唱u母音的时候,因为发音器官需要更加突出,高音在头腔中会更加的集中、靠前,所以要特别的注意,但是男声的训练笔者仍然建议使用e、ei母音為主。

四、结语

演唱小字一组a音以上音的时候,要注意口腔和咽腔的空间要变得狭窄,声带要向中间闭合,小舌头完全提起,总的来说呕吐的感觉相对适合,当然还要始终保持面罩肌肉群的兴奋,如同“打喷嚏”。演唱高音的时候,应该以口咽腔的母音做基础,逐渐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变化,母音变形的状态也随之逐渐增加。但是母音变形的现象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着每个人的客观情况和客观事实,生理机能因每个人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变形的体会也不尽一样,进而导致歌唱器官变形的认知也会产生差异。总的来说,高音演唱时候的口腔和咽腔需要逐渐倾向于变圆,也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各种技能变形的准备,在演唱的过程中减少中、高声区声音衔接的痕迹,做好正确的发音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母音高音变形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浅谈“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我”的变形计
换声区唱法在男声歌唱教学中的训练
例谈拼图与整式变形
正确演唱意大利歌曲五个母音的重要性与具体练习方法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