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迎盛世走进新时代

2018-05-07 02:04吕梁日报社总编辑
新闻采编 2018年2期
关键词:吕梁专刊新春

◇ 吕梁日报社总编辑 刘 鹏

2018年新春,我们沐浴着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春风,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这是一个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这是一个欢乐祥和欢歌盛世的时代。

2018年新春,《新春走基层》怎么走?《吕梁日报》编辑部把专栏的设置定位在用欢乐的氛围、清新的笔触、深情的叙述,呈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吕梁老区迈进新时代的新气象新画卷。

经过编辑部充分讨论,吕梁日报《新春走基层》专栏设置了《欢乐过大年》《新年新愿景》《暖心暖意》《乡情乡韵》《脱贫故事》《年味儿》等一系列子栏目,在要闻版、经济专刊、政教专刊、晚报版同时刊出。要求记者们进村入户,深入一线,见人见事,采写的新闻要有现场有内涵有感情。

欢歌迎盛世 走进新时代

“十九大精神鼓舞人心,习近平思想指路明灯,中国梦领航破浪前行,新时代盛世欢歌迎春。”这是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记录的临县秧歌,也是广大群众在新春佳节欢歌迎盛世的心声。

2018年的新春,记者在乡村、在城镇、在田间、在地头……记录了喜庆的鞭炮响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红红的灯笼挂起来,开怀的笑语飘起来……

在石楼县龙交乡寨子上村,大年初一,石楼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新闻办、电视台、龙交乡、摄影协会、戏曲协会、爱心志愿者协会、信用联社的同志100余人和全体村民欢聚在村文化活动广场,扭起了大秧歌,唱起了晋剧名段,摆起了饺子宴,和乡亲们一起过大年。80多岁的辛仁义老人感慨道:“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百姓生活越来越美满,工作队大年初一就到村里,又送红包又送围巾,还义务照相、唱大戏,我活80多年了还是头一次。能见证这样的美好生活就是一种福,每一次团聚就是对美好生活的纪念。”

在汾阳市栗家庄村,大年初一上午,以“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为主题的乡村春节联欢会拉开大幕。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表演精彩地呈现了该村2017年经济总收入达4790万元,人均收入达1.85万元,打造了美丽乡村升级版的精彩故事,震撼人心。

在临县庙坪村,村级文化广场的迎新春文艺表演演身边事、唱心中歌,热情赞美新时代的新生活,赞美新农村的新幸福。这个“山西美丽宜居示范村”的村支书郝金坪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有了党的好政策,好日子还在后头咧!

……

在吕梁的乡村,记者们走到了基层,走进了农村,走近了农民,走近了生活,他们看到了奋斗的精彩,记录了幸福的生活,真切地感悟到了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奋斗出来的。

在吕梁的城镇,记者们走到了街头,走到了巷尾,走到了锣鼓喧天里,他们看到了春天故事的新气象,记录了闹红火的新面貌,写下了进入新时代的盛世欢歌。

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文化局组织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活动遍及城乡,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化为鲜活生动的“小故事”“小场景”,让群众看得热闹、听得入神。一系列文化活动把高雅艺术的“洋味”、传统艺术的“土味”、自编自演的“原味”荟萃交融,让春节文化大餐浓郁醇厚,充满了正能量精气神。

每年的元宵节,各县市区的城镇都有街头秧歌队的表演。过去对这方面的宣传,散落在各个版面中。今年编辑部进行了精心策划,在吕梁日报晚报版分两期组织编发了以“欢乐中国年,幸福吕梁人”为主题的15个新春走基层摄影专版,呈现了各县市区春节元宵节期间欢歌迎盛世的精彩过程,使宣传有规模有气势有内涵有影响力。

孝义专刊生动地诠释了最为璀璨的“孝义”灵魂,展现了孝义人民喜迎盛世的豪情壮志。文水专刊把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文艺表演,体现了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临县专刊1000多人的秧歌表演展现了临县“中国伞头秧歌之乡”的独特魅力与锣鼓喧天迎盛世的恢宏气势。方山专刊大红的绸子舞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表现了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喜悦。秧歌的唱词“十九大精神是春风,新的思想已诞生,牢记使命和初心,习总书记是核心。”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认同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朴素感情。石楼专刊“今年的新春,走到哪儿看到的都是火树银花,听到的都是鼓乐喧天,在这样繁荣富强的太平盛世,怎一个闹字了得。”交口专刊凸显了党的扶贫政策的温暖与美丽交口的魅力。离石专刊突出传统文化厚德树人,红色文化铸魂立人,法治文化守法做人,家风文化家教育人的“四个文化”引领。交城专刊以“交城山水迎春追梦”为主题,展示了迈向新时代,树立新形象,实现新作为的气魄。汾阳专刊喜气祥和凝聚了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中阳专刊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欢乐的锣鼓敲起来,嘹亮的唢呐吹起来,美美的生活唱起来,庆祝全县脱贫摘帽走进了新时代。柳林专刊以盘子会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弘扬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岚县专刊欢歌曼舞庆佳节,好戏连台惠民生。兴县专刊悠悠古韵,梦魂萦绕,文化底蕴深厚。欢歌劲舞,斗志昂扬,幸福理想远大。

各县(市、区)的新春文化活动展示,非常好得把控了视角冲击力,展示了祥和盛世的新时代,形成了强大的感染力,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誉。

暖心暖意 党和人民心连心

《新春走基层——暖心暖意》,让记者深深感动于党和人民心连心。

新春佳节,困难群众生活怎么样,时刻牵挂在各级干部心里。记者李雅萍、付永文谈起随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和市长王立伟等领导慰问基层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孤残人员以及困难企业和职工的情景,十分动情。领导们每到一家都如见到亲人一样,拉着手嘘寒问暖,坐在炕沿祝福安康,站在院中嘱咐基层干部用心贴心服务群众,让困难群众困有所助、难有所帮,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那里没有主席台没有扩音器,但他们的家常话暖到了群众的心窝窝里,分别时招着手依依不舍的画面,正是党和人民心连心的见证。

《新春送温暖浓浓关怀情》,寒冬腊月,单位领导们来了,第一书记来了,扶贫工作队员来了,包扶的干部们来了,送钱送物送春联,聊天唠嗑话发展,吕梁干部纷纷深入贫困村入户送温暖的新闻让山村里的年味儿充满了温情,让乡亲们的脱贫致富坚定了信心。

记者们说,只有到了基层,到了现场,才能看到那些久久的拥抱,才能看到那些泪如泉涌的相望,才能看到那么真切的暖心暖意。

《兴县: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撑起保护伞》记述了农历腊月初十兴县志愿者协会组织爱心妈妈们看望千城明德小学的32名留守儿童的故事,故事普通质朴却流趟着浓浓的大爱。校长说:“自从有了这些爱心妈妈,留守儿童犹如干旱的禾苗遇到了甘露,绽放出了生命应有的光彩。”

《上海警察“儿子”第一次回乡看望交城“双亲”》讲述了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世博园区公安一队副大队长姜经纬第一次来到交城县,看望自己的第二位“父亲母亲”。之所以父亲母亲加了引号,源于15年前,交城县的夏占海痛失爱子,致失忆的妻子常问“儿子去哪儿了?”为宽慰妻子,他选择了隐瞒,直到在电视里看见和儿子长得“一模一样”的上海民警姜经纬。一个持续5年、跨越千里的美丽谎言就此展开……这是大爱,感动了交城也感动了上海……

《团圆年夜饭飘香》讲述了离石区环卫中心为200余名垃圾清运人员准备年夜饭的故事。那些脏了自己干净了一座城市的环卫工人除夕夜不能回家,因为他们必须在天亮的时候把节日里猛增的垃圾清运出去。环卫工人吃上了年夜饭很开心,而记者望着这些大口吃饭的环卫工人,心里暖眼里热,感动与敬畏油然而生。

《六旬老太春节走失蓝天救援合力助团圆》等等等等……春天里的新闻感动着记者,记者写的新闻感动着读者。记者们说这个春节有太多的暖心,这个春节有太多的暖意,太多太多的暖心暖意沉浸在社会的每一个村落里,每一条街巷里,每一个家庭里,正是这些暖心暧意构建了新时代的祥和之春,构建了新时代的文明之春。

新年新愿 脱贫致富新生活

每个人都有新年新愿,对于吕梁这个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群众的新年新愿成为记者新春走基层的聚焦点。

《大棚里种出好年景》,方山县乔沟村农民薛锁柱在蔬菜大棚里和记者掰着指头算账,一年一棚的收入达4万余元。村支书郭自清自信满满,村里的绿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22户农民每年增加收入25万元,带动30人脱贫;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温室大棚上光伏扶贫电站可增加集体收入27.5万元,新的一年集体经济壮大会成为全村奔小康的厚重基石。看着绿油油的蔬菜,望着笑盈盈的脸,记者说那一刻没有辛苦只有感动。

《许艳平,迎春梅花别样红》,临县的许艳平说自己从一个农村妇女成长为金牌月嫂、省人大代表,靠的是党的关怀,政府免费的护理护工培训。她说她的新年新愿是带动更多的贫困姐妹走出大山勤劳致富。靠自己的奋斗赚更多的钱,让自己的孩子像城里人一样受到更好的教育。记者说,许艳平的故事不是传奇,而是奋斗者的成功。想起通过宣传许艳平们的故事,会让吕梁山护工的品牌更响亮,让吕梁山护工的生活更幸福,顿时觉得这份职责好神圣。

《搬出土窑洞迈向新生活》,升辉佳境天成小区是中阳县最大的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可入住3600户1万余人。在新居里与移民的贫困户对话,都说只有共产党才能为老百姓办成这样想也不敢想的事,让采访的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乡亲们从心里流出来的喜悦与对党的感激。

《振兴美丽乡村留住最美乡愁》,记者说走进石楼县薛家垣村仿佛走进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而这样的美丽乡村正是脱贫攻坚的成就。村支书的新年新愿是抓住振兴乡村的机遇,发展观光型、生态型、休闲型乡村旅游项目,把风景转化为产业,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留住浓浓的乡愁。

2017年吕梁脱贫攻坚的答卷:中阳、柳林将率先脱贫摘帽,445个贫困村退出、14.8万贫困人口减贫。2018年吕梁脱贫攻坚的目标:方山、岚县、交城、交口和离石5县(区)脱贫摘帽。确保354个贫困村退出、12.56万贫困人口脱贫。临县、兴县、石楼3个深度贫困县加快脱贫步伐,筑牢摘帽基础。

脱贫攻坚在吕梁是宏大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如何把脱贫的故事讲好,为这场战役吹好冲锋号,是每一个记者最崇高的使命。

不负此行 不负笔墨 不负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春走基层正是新闻工作者对总书记指示的最好贯彻,也是对记者成长的最好锤炼。

记者阮兴时说,2018《新春走基层》无论采访吕梁山护工许艳平,还是在广场上闹秧歌宣传十九大精神的红歌老王,抑或是深入城市和乡村,最真切、最直观的体会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改善民生效果明显,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等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以及在脱贫攻坚中,精准扶贫不仅带走了贫困,更给贫困百姓带去了致富的希望。作为记录时代的新闻人,能够切身感受着这些新的变化,参与着这样的变化,如实记录着这些变化,不负此行,不负这笔墨,真真的感叹:厉害了,我的国!生活在这样的新时代是多么的幸福与自豪。

记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新闻就能接多少地气。记者罗丽讲起新春走基层心怀感动。她说在孝义市碾头村、东盘粮村以及中阳县柳沟居委,她看到了平整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的门口,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便利的生活设施已进入农村,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采访的过程拉近了与农村的距离,写作的时候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走基层不仅报道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变化,也收获了作为党报记者的责任与成长。

“新春走基层最深的体会是这个年过得从容”,记者曹永亮说:“这种从容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行、吃、穿等方面。”关于行,2018春运,吕梁火车站和吕梁飞机场没有了往年的拥挤,从旅客们满意的表情上,我们能看出他们对春运的准备与文明的服务。特别是环保的公交车让离开吕梁多年的游子无不对吕梁的发展竖起了大拇指。关于吃,市区的菜、肉、蛋、奶价格总体平稳,美特好等多家大型超市的入驻,让老百姓的年货采购归于优雅的境界。关于穿,市区的多个高端商场投入使用,一改往年两三个小商场人山人海的场面,让群众逛商场也成了一件从容的事。这份从容是吕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标志,也是新时代祖国繁荣昌盛的缩影。

“阖家团圆,回家过年”既是一种温情孝意,又是乡村振兴的信号希望。春节期间,大量的游客陪伴家人纷纷到碛口及西湾、李家山等历史文化村落,感受黄河古镇的年味风俗,体会儿时记忆的故土乡愁。晚辈搀着老人,老人牵着小孩,街巷、角落、广场到处人头涌动,那情那景呈现的不仅仅是旅游体验,更是亲情孝道、家风文明……太多的新闻背后是更深遂更厚重的新闻,记者刘少伟说,只有走进基层才能真正看到火热的生活,只有走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温暖的情怀,只有身入心入才能写出厚重的新闻,才能让新闻承载得党的声音更好地融入群众心中。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的新闻是跑出来的。做好主题,做好策划,做好栏目,做好内容……新春走基层因为有了这些,让我们的新闻贴近了社会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群众,让我们的新闻接了地气带了露珠有了温度,因此得到了群众的由衷欢迎与热情点赞。新春走基层结束了,但这只是划上了逗号。2018,吕梁大地“三大目标”旌旗猎猎、“三大攻坚”战鼓隆隆、“十大举措”振奋人心,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为指引,围绕中心,紧扣主线,继续深入基层,讲述吕梁人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精彩故事……□

猜你喜欢
吕梁专刊新春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独占新春第一芳
新春路上不轻松
专刊
专刊
亚运专刊
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