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5-07 02:42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依从性疫苗

王 雪

(巴中市恩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巴中 636064)

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最低的代价来有效控制各类急慢性传染病,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安全性和健康性[1]。然而基于儿童的身心特点,其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畏惧、不配合等现象,进而影响了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世界各国均十分注重小儿预防接种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利用医护人员以及家长的关心和爱护,来不断提高幼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与安全性。本研究中在社区中进行疫苗接种的小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社区实施预防接种的154例小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65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2.8±0.6)岁。接种麻疹疫苗43例、接种乙肝疫苗的35例、接种脊髓灰质疫苗的49例、接种百日咳三联疫苗的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154例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7例。两组小儿在性别、年龄及接种疫苗种类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接种护理,内容包括:(1)为接受预防接种的社区儿童建立相关档案;(2)为小儿创造良好的接种环境。对预防接种室进行必要的装饰和布置来吸引小儿的注意力,消除小儿的心理压力;(3)加强对小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力度。

1.2.2干预组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趋利避害式心理干预:对于年龄稍大的幼儿,可以告知其预防接种的优势,如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不会轻易生病,这样便于幼儿在心理上接受预防接种这一事实;(2)渐进式心理干预:渐进式心理干预强调要循序渐进地消除幼儿对预防接种的抵触情绪,逐步消除幼儿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引导家长做好诱哄的协助工作,尽量减少过激的责骂行为;在幼儿抵触情绪有所减轻的情况下,要根据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在了解患者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诱哄护理,如使用可爱的图片或是精美的糖果来吸引幼儿,或是询问幼儿喜爱的事物以及在学校方面的状况,转移幼儿注意力来减轻抵触感。对于配合接种的幼儿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拒不接受接种的幼儿则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幼儿接种依从性的评定

依从性好:幼儿基本无哭闹,可以有效配合预防接种工作,手脚的动作幅度不大或是不敢动;依从性差:幼儿的哭闹程度较大,对预防接种工作十分抵触,需要旁人的协助才能完成接种。

1.3.2VAS恐惧量表评分

在获得幼儿家长许可的情况下在护理前后用视觉模拟量尺评价幼儿对预防接种的恐惧程度。总分10分,分值越大,显示幼儿对预防接种的恐惧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幼儿接种依从性比较分析

对照组在接受预防接种常规护理后,其依从性好的有41例;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其依从性好的有66例。两组接种依从性存在显著差异(t=8.547,P=0.007)。

2.2 两组幼儿VAS评分比较分析

干预组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免疫机能还未全面发育成熟,因而极易受到外界各类病菌的侵袭,罹患传染病和各类病症的可能性较高。在公共卫生保健将预防接种纳入工作体系之前,小儿患病后的死亡率较高,这显然不利于优生优育目标的实现[2]。坚持为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提供各类免费疫苗,不间断地推广幼儿预防接种工作,对于提升幼儿免疫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为了提高接种的成功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对小儿及其家长展开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特别加强对小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力度。当前,部分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和策略也没有相应的了解,因而出于担心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而不愿带小儿前往社区接种疫苗。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发放预防接种健康手册以及张贴、悬挂各类预防接种健康知识等来加强宣传力度,同时定期举办各类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活动,耐心解答家长的各类疑问和困惑,引导家长认识到小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小儿预防接种的覆盖率[3]。

分组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6.39±3.187.79±1.84干预组7.80±3.415.60±1.71t0.4723.714P0.2140.003

预防接种中的穿刺疼痛以及口服药物的异味性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幼儿无法克制自身的情绪,因而疼痛感和不适感而被逐步放大。本研究中,干预组幼儿的预防接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对幼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预防接种依从性。在日常的预防接种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心理情绪特点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利用趋利避害式心理干预和渐进式心理干预手段来与患儿建立起友好平等的关系以换取患儿的信任。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主动向患儿介绍接种室的基本情况,让患儿建立起感性认识,降低对预防接种的不配合程度。在家长的配合下,护理人员可以对配合预防接种的幼儿进行鼓励或必要的礼品奖励,这样可以为其他不配合的幼儿树立起榜样,减少不配合接种的现象。

预防接种对于儿童而言属于一类典型的负性刺激,特别是在穿刺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会让幼儿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本研究显示,干预组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 VAS评分为(5.60±1.7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表明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幼儿的接种疼痛程度,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缓解幼儿对静脉输液的焦虑和恐惧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幼儿对预防接种的恐惧程度,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接种依从性,该护理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1 陈雪莲.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观察.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510~511.

2 李燕荷,张丽君.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临床护理,2015,7(1):34~36.

3 斯卫利.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8):134~136.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依从性疫苗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